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台了!野生動物進城的消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着衆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了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彙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通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将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黃雀。
我是“成年黃雀”,不是“雛雞”
黃雀又名黃莺、金衣公子,羽色鮮麗,姿态優美,歌聲如流水一般婉轉動聽。黃雀雄鳥頭頂與颏呈黑色,翼斑和尾基兩側呈現鮮黃,但是,黃雀雌鳥頭頂與颏無黑色,具有濃重的灰綠色斑紋。可别因為一身金黃的羽毛就把它誤認成“雛雞”!
黃雀有什麼習性?
黃雀的栖息環境比較廣泛,無論山區或平原都可見到;在山區多在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平原多在雜木林和河漫灘的叢林中,有時也到公園和苗圃中。除繁殖期成對生活外,黃雀常常集結成幾十隻的群,春秋季遷徙時,會組成更大的鳥群。
黃雀的食物一般随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變化;春季在東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種子、裸子植物種子和鞘翅目小昆蟲;夏季以多種昆蟲喂雛,尤以蚜蟲為主;而秋季則食漿果、草子、稗、粟等。
黃雀有什麼故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一句有名的成語,諷刺了那些隻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問題、幹工作、做決策、謀發展,都要統籌考慮、三思後行,要少算“眼前賬”,多算“長遠賬”,不能隻顧眼前,而不顧後果。
策劃統籌:王曉映 任松筠
采寫:金亦炜
美編:楊曉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 金亦炜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