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薇媽 薇媽說健康 今天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得高血壓,而防治高血壓,就少不了定期測量血壓。
可這也給很多人帶來了煩惱:血壓計那麼多,要怎麼選才好?
家庭血壓計 選擇有竅門
常見的血壓計有水銀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
雖然水銀血壓計測量血壓是最标準的,但由于水銀血壓計對測量者的要求很高,自己一人無法完成測量,需要有一個人幫忙操作,所以不推薦家庭使用,家用通常會選電子血壓計。
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更建議使用上臂式的。
但若是經常出行(登山隊員、地質勘探員等)、手臂傷殘者以及寒冷地區的人,那比較适合用腕式的。
所以為了操作方便、測量結果準确,建議選用電子血壓計。并根據自己需要選用腕式或是上臂式。
此外,測量方式最好選擇全自動的、有記憶功能(高壓、低壓、脈搏等數據)的,但此類電子血壓計貴一些,可根據自家經濟條件選擇。
哪些人需要在家測血壓?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的治療是長期的,不僅要到醫院看病測血壓,有時在家也要不定時進行測量。
原因
這樣不僅能為醫生提供更詳實的血壓數據,為治療作參考,還能發現隐匿性高血壓,好早發現早治療。
特别是這些人更适合在家中自測血壓:
白大衣高血壓患者
就是說,有些患者一見到穿白大衣的醫生和護士就會莫名的緊張,導緻血壓蹭蹭上漲,而誤被認為高血壓,這些人就比較适合在家自測了。
隐匿性高血壓患者
比如說在醫院診室測量血壓時不高,但在動态血壓監測(連續24小時每間隔一定時間内的血壓值)或家庭自測血壓時卻高于正常水平的,就很有可能是隐匿性高血壓患者,這類患者就很需要在家進行24小時動态血壓監測,以明确診斷。
難治性高血壓患者
也就是頑固性高血壓,易誘發其他疾病,治療也比較難,特别需要結合家庭自測血壓、動态血壓監測以使血壓測定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
糖尿病患者
高血壓和糖尿病可以說是如影随形,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密切監控血壓,在家養成自測血壓的習慣,通常糖尿病患者的血壓達标值應為125/75mmHg。
一些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孕婦、兒童(特别是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存在某些内分泌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腎病等的兒童)等也都很有必要在家測量血壓。
可很多人卻覺得在家測量血壓不準,就索性不在家裡測。其實很大原因,是你沒有掌握到正确的測量方法。
在家測血壓需要注意什麼?
當有了家用血壓計之後,建議把它帶到醫院,讓醫務人員幫忙校正下血壓計是否準确,并遵醫囑要求監測。
1、監測前:
在監測的前30分鐘内,不抽煙、不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開始監測前要挺直腰背,将下肢下垂,靜坐5分鐘。
2、監測時:
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按着說明操作,讓胳膊和手臂與心髒在同一水平線上,保持安靜不說話,也不要移動身體。
手腕式電子血壓計:把碗帶圈在左手的皮膚上,血壓計放在手腕的中央,手掌朝上。腕帶不可太緊,要松弛有度,然後擡頭挺胸,讓腕帶和心髒放在同一水平。
為确保測量準确性,可等幾分鐘後再測量一次,若數值差不多就取平均值;若差太多就再測一次,并取每次數值的平均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頻繁測量,按說明或醫生要求的次數測量就好,免得測量高了,心理壓力變大,血壓也就波動大。如果數值太高,就試着深呼吸、放松一下,過幾分鐘再重新測量一次。
知道怎麼選用血壓計了嗎?
覺得有用,記得點在看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