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說的是“五十歲”,古代稱五十歲為知非之年:“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意思就是說人到了50歲的時候知道了自己前49年中犯過的錯誤,并且不斷的反省自己。另外五十歲也稱知命之年:“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到了50歲就知道哪些是人力不能支配的事情,所以樂知天命。
“習慣”說起來比較複雜,它既可以指風俗、習俗、道德傳統,也可以指生活方式和習慣。
我們常說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所謂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意思了。
那麼這兩個詞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系嗎?這還要從古人留下的一句忠告說起:人到50才知道,走黴運的人,多是源于這兩個習慣,戒掉一個也好!
第一個習慣:紙上談兵,不思變通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從孟母三遷就可以看出,自古中國就是十分注重讀書這件事的。而且不同時期的人們都有勸學的文章,“書中隻有黃金屋”就是說好好讀書就會有所作為。
但是古人所說的讀書,并不是一味的死讀書,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上的内容畢竟是抽象的,還是多思考,結合實踐,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古人就是在不斷的經驗中總結出來了這樣的道理,并深谙此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雖然讀書可以明智,但是隻依賴書本不結合實踐也會倒大黴的。戰國的趙括把兵書背的滾瓜爛熟,但是沒有實際經驗,盲目自信結果慘敗,就是死讀書的表現,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嘛
古代的人比我們成熟的早,20歲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所以到了50歲就已經閱曆人生百态了。當然人各有異,如果50歲時還有這個壞習慣,不懂得變通的話,可能就會走黴運了。
這句話在現在同樣适用,不光是年過五十的人,對于當下讀書的年輕人同樣有警醒作用。
第二個習慣:無原則交友,無界限做事
俗話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可見能交到懂自己的朋友多麼難得。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知己,多數為泛泛之交。古人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在交友時也要有原則,有界限。
所謂友誼,“誼”為“言” “宜”,也就是說我們在交朋友時要言語相宜,說話做事要講究分寸。真正的朋友往往是有相同志向、追求和目标的人,也就是三觀一緻的人,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界限。
倘若人到了50歲,還傻傻分不清什麼樣的才是真正的朋友,交朋友依然沒有原則,很容易就走了黴運了。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以甜言蜜語哄騙,看似關系好到親密無間,這樣的朋友最是不堪一擊,一旦牽扯到利益就會鬧得不歡而散。
所以古人的這句話就是要我們在交朋友時掌握好分寸,保持清醒的頭腦。
結語
老人經常對年輕人說,“我走過的路比你吃的鹽多”,意思就是說老人多年的人生經曆。人過50後,如果還有上述兩種習慣的話,無疑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哪怕戒掉一個也是好的。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人過50以後,應該常思己過,不斷的反省自己,畢竟50歲能成功的人依然不在少數。這是一個頭腦為王的時代,隻要保持清醒的認知,走在時代前沿,好運就一定也會來。
參考資料:《淮南子·原道訓》、《論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