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彭峰北大藝術學院

彭峰北大藝術學院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4 18:19:01

彭峰北大藝術學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1

彭鋒

  談起人生世界的目的,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彭鋒說,美不是物質需要得到滿足後的點綴,人們可以借助審美來擴大自己的意義世界,這種擴大意義世界的方式是無限的。彭鋒的美學和藝術理論研究很“入世” :直面藝術轉折的關鍵時刻,毫不回避當代藝術的中西博弈,進行了令人信服的理論闡釋與建構。他認為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我國當前文藝實踐結合起來,将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精神結合起來,将中華文化的可辨識性與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屬于新時代的文藝理論。同時,作為藝術策展人,他深度介入了“當代藝術的中國轉向” ,以促成基于中國文化傳統和社會現實的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的中國轉向

  中國藝術報:近十年來,“當代藝術的中國轉向”有怎樣的發展?

  彭鋒:不可否認,中國當代藝術經曆了一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尤其近十年來,中國當代藝術自己的特點變得越來越鮮明了。人們常說,當代藝術是全球藝術,是沒有國界的。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中國當代藝術也在全球藝術的大潮之中。這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當代性的體現。但是,中國當代藝術不僅有當代性,也有中國性。中國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和波瀾壯闊的社會實踐,不可能不體現在當代藝術之中。因此,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中“中國性”特征的凸顯,是非常自然的事。不過,我想說的“當代藝術的中國轉向” ,不僅體現在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國性”越來越突出,也體現在中國當代藝術對國際當代藝術産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借鑒國際經驗,外國當代藝術家也在借鑒中國經驗。

  中國藝術報:通過理論研究、評論、策展等,您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幾組關系中,做了卓有成效的轉化、傳播和設計對話的工作,您認為,哪些傳統美學領域是特别值得與當代進行碰撞、進行表達轉化的?能否舉例談談您在選擇對象時的方法?今天“中國當代藝術”要與世界交流的是什麼?涉及中外作品的展覽中,在看似相近的表面下展示藝術家不同的文化氣質,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彭鋒:我本來是做理論研究的,因為教學的原因跟藝術現場有了接觸,進而有了比較深入的參與,也做了一些評論和展覽策劃。我原本做的研究屬于美學和藝術哲學範疇,理論性比較強,而且集中在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理論領域。進入當代藝術現場之後,自然想檢驗一下哪些傳統理論在今天仍然有效。于是,我考慮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比較多一點。後來因為做國際展覽比較多,既有國内藝術家在國外的展覽,也有國外藝術家在國内的展覽,漸漸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中外藝術家共同參與對話的展覽效果會更好一些,因此也考慮了東方與西方的關系問題。

  藝術和哲學與科學和技術不同,科學和技術有明顯的進步的曆史,這種進步的曆史在藝術和哲學中體現得就沒有那麼明顯了。今天學物理學的人估計不會讀亞裡士多德的著作,但是學習哲學的人仍然會讀亞裡士多德的著作。因此,一些傳統的美學觀念在當代依然有效。例如,我2011年策劃的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就受到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氣”“氣韻”“意境”等概念啟發,做出了一個以“彌漫(中國氣味) ”為主題的展覽。這個展覽的效果比較好,因為它促成了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氣”“氣韻”“意境”等理論與當代美學中的“atmo - sphere” (氣氛) 、“affect” (情動)等理論之間的對話,表明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某些理論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傳統與現代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東方與西方同樣如此,它們之間的關系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例如,一個歐洲畫家和一個中國畫家的作品在一起展覽,如果他們畫的都是抽象繪畫,作品放在一起展覽,估計大部分觀衆都不能将它們區别開來。但是,如果我們給這些觀衆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提示,他們就能夠輕易地将它們區分開來。我曾經在上海和北京做過類似的展覽。這樣的展覽可以給觀衆比較深刻的印象:表面上看起來完全一樣的藝術作品,背後仍然存在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是文化氣質的差異。做這樣的展覽的目的,是希望觀衆能夠認識到文化氣質的影響根深蒂固,至少在藝術領域是這樣的。如果藝術家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他就有可能發揮文化氣質的優勢,創作出更好的、風格更加明顯的作品。

審美如何塑造當代人精神與生活

  中國藝術報:您認為,人們所在的世界在根本上是一個意義世界,在根源上是審美地構成的。人被抛在一個感性的、審美的世界之中。能否結合您的研究,談談審美怎樣塑造了當代人的精神與生活?如今大多數的中國人是否都能通過藝術或審美塑造其精神與生活?

  彭鋒:人生在世的世界在根本上是一個意義世界,從理論上講是這樣的。因為人生在世,不僅是在現在,也在過去,還在未來。換句話說,過去盡管已經過去,未來盡管還沒有來臨,但它們都對我們現在的生活發生影響。一方面,一個人現在的所作所為,多半受到過去的影響。過去有怎樣的基礎,決定今天有怎樣的生活。另一方面,未來的目标也很重要,目标不同,現在的生活内容也會不同。但是,過去畢竟過去了,未來畢竟還沒有來臨,因此過去和未來的事物都不會以現實的形式存在,它們隻是以意義的形式存在。現在盡管是以現實的形式存在,但現實可以轉換成為意義,而意義卻難以轉換成為現實。因此,鑒于人不僅生活在現在,還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人生世界從總體上來講是一個意義世界。

  如果說人生世界在總體上來講是一個意義世界,那麼人生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去擴大自己的意義世界,讓自己的生活的意義變得更加豐富和更有創意。擴大自己的意義世界的方式有多種。我們可以通過不斷擴大現實世界的邊界,在現實世界中不斷創造新的事物,來擴大自己的意義世界。但是,這種擴大意義世界的方法畢竟有限。除了這種現實地擴大意義世界的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審美來擴大自己的意義世界,而且這種擴大意義世界的方式是無限的,因為審美并不會占有或者消耗對象的現實存在。我們欣賞一幅繪畫、一處美景,并不以占有這幅繪畫和這處美景為前提,欣賞的過程也不會損耗它們,從這種意義上講,審美隻是獲得對象的意義,不會消耗對象的實在。也正因為如此,審美是大家可以分享的獲取意義的方式。因此,人在審美中有一種惬意感,不會感覺到來自外物的壓力,就像回到家園的感覺一樣。從根本上講,人首先是審美地生活在世界上,在審美中形成自己的意義世界,然後才是在現實世界中建功立業。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說人是被抛在審美的世界之中,因為審美地生存不是人選擇的結果。人本來就是審美地生存着的。隻不過在現實世界中建功立業的人很容易忘記自己惬意的審美狀态,由于現實世界的功名利祿遮蔽了審美的意義世界,人們才會将意義世界視為次要的、派生的世界。從道理上來講,意義世界比現實世界更根本。

  人們對于審美的這種基礎性的功能差不多都遺忘了,将審美視為物質需要得到滿足之後的點綴。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如果人們聚焦于物質欲望上,這種欲望是永遠不會得到滿足的,因為欲望得到滿足之後會激發出新的欲望,以至于無窮。因此,關鍵是轉變自己的生活态度,學會審美地生存。與古人相比,我們今天的物質條件已經改善很多了,但我們的審美生活并不一定比古人要豐富。這就說明,物質文明的發達并不必然導緻精神文明的發達。如果我們能夠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不管在物質生活多麼貧乏的時代,都可以有适當的審美追求和精神生活。所以,我建議今天的人不要以工作和學習太忙而忽視審美活動,要做到忙中偷閑去看看博物館,聽聽音樂會,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如果要将所有的事情忙完才有閑暇去審美,那麼就很有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審美了,因為事情是忙不完的。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藝術和審美來塑造自己的意義世界,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我們個人的生活會更加平衡,社會整體也會更加和諧。表面上看來,審美是個人的事情,尤其是個人享受的事情,但審美絕不是個人享樂。審美是分享。不懂得分享,就不會審美。因此,審美可以培養人們分享的習慣,進而會讓人們相互尊重和相互促進,在讓個人的身心和諧的同時,也會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今天對于審美和藝術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需要加強美育和藝術教育。如果我們都能通過藝術和審美來塑造自己的精神和生活,就不會出現這麼多“内卷”和“躺平”的現象了,個人和社會就都進入一種良性的發展軌道。

  中國藝術報:近年您以“寫意”“象”“禅”等中國經典概念來解釋一些現當代藝術問題,可否談談其當代意義?藝術趨向扁平的全球化時代,中國傳統美學精神是否有成為人類共同審美意識形态的基礎?

  彭鋒:我對中國傳統美學情有獨鐘,不完全因為我是中國人,尤其是不因為我研究的是中國美學,是因為我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在對世界各國美學和藝術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才更加熱愛中國美學和藝術。事實上,在我的知識面沒有擴大到了解他國美學和藝術之前,我并不是特别喜歡中國美學和藝術。我那時更喜歡西方寫實的藝術。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的魅力,源于它們經曆了漫長的曆史的沉澱、多民族和大範圍的藝術的相互借鑒,流傳下來的藝術更加富有意味。對于這種有内涵的藝術,不管它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對于喜歡藝術的人都是有吸引力的,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國外收藏家癡迷于收藏中國傳統藝術品的原因。

不能簡單從觀衆的

審美需求角度出發評價作品

  中國藝術報:您曾撰文探讨“批評中的評價” ,希望中和從藝術家的意圖出發判斷作品和從接受者的審美效果出發判斷作品這兩種批評方法,這兩種批評方法所包含的兩種取向也存在于當代流行的創作觀念中,近年來有沒有比較好的中和兩種創作觀念的作品?

  彭鋒:的确,一些當代藝術作品不是滿足觀衆的審美興趣的,它們可能看起來并不令人愉悅。對于這樣的作品,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如果我們了解藝術家的意圖,可能就對作品有新的認識。藝術作品有多方面的審美價值,令人愉快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我們在偉大的藝術作品面前通常有被震撼的感覺,這種感覺也不是簡單的愉快。如果藝術家側重通過作品來表達某種認識和發現,這種認識和發現給我們帶來的可能并不是愉快,那麼這種作品就不能給我們簡單的愉快。要正确地欣賞這種作品,就不是到作品中去找愉快的感官刺激,而是讀懂作品,看藝術家的意圖是否成功地實現了。如果藝術家的意圖成功地實現了,他創作的作品就具有價值。當然,這兩個方面并不是截然對立的。如果觀衆讀懂了作品,能夠做到像作者一樣去欣賞作品,會獲得另一種快感,一種類似作者成功完成作品的成就感。總之,鑒于今天的藝術樣式比較多樣,藝術家的追求也非常不同,我們不能簡單地從觀衆的審美需求角度出發去評價作品,而是要先讀懂作品,或者說将作品放在它們所屬的範疇下來感知,才能做出比較公允的評價。例如,中國繪畫中有工筆畫和寫意畫,我們不能用寫意畫的要求來看工筆畫,也不能用工筆畫的要求來看寫意畫。如果這樣的話,就不能對繪畫做出恰當的理解和評價。但是,一般觀衆通常會認為,隻要是繪畫就一定有一個統一的标準,我們用一個标準來看不同風格、種類、意圖的繪畫就行了。事實上這是行不通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辨别作品的不同風格、種類、意圖等等,将作品放在與它們相應的風格、種類、意圖等等之下來欣賞。

中國藝術報:請問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如何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美育環境?

彭鋒:這些年來,我和我的同事們慢慢達成共識,明确了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辦學方向。與兄弟院校不同,我們努力将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藝術學研究和教育中心,邀請全世界對中國藝術感興趣的專家和學生來這裡從事相關研究、教學和學習,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價值觀的人才。為此,我們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多元化,開辦了英語博士項目,面向國外招收留學生,國内的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施雙語教育。在這裡接受的教育有一部分跟國外一流大學沒有不同,但是有更多的内容是國外一流大學所缺乏的。我們期待這種模式能夠培養出高水準的藝術學人才,滿足國内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對高層次藝術人才的需要。

作者:中國藝術報記者 馬李文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