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07:32:07

2022年1月25日,在傳統節日“小年”一片喜慶的氛圍下,我國南海卻再度掀起了不安的波濤。

在3天以前的1月22日,美軍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聚集在了菲律賓海,并在當晚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繼續以所謂的“航行自由”為名對我國進行挑釁。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1

(1月22日攝制于菲律賓海)

這支混編艦隊的主力是來自第七艦隊的“卡爾文森”号航母戰鬥群,下屬有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莫比爾灣”号和“尚普蘭湖”号,3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斯普魯恩斯”号、“查菲”号以及“格裡德利”号。

同時,美軍為了增強這支艦隊的實力,還特意跨戰區從本土單獨抽調了隸屬第三艦隊的“林肯”号航空母艦混編入第七艦隊,同時美軍先前在印度洋巡航的“埃塞克斯”号兩栖攻擊艦也穿越馬六甲海峽前往南海與美軍航母會和,佐世保基地的“美國”号兩栖攻擊艦、甚至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日向”号直升機母艦也一同出動加入了其中。

這些艦艇的加入讓這支特混編隊的水上艦艇數量達到了10艘,其中5艘是能運作各類飛機的航母或“準航母”,水下更是不知道隐藏着多少攻擊型核潛艇在伺機而動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2

(CVN-70“卡爾文森号”)

美軍艦隊這次的主力,是兩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該型航母全長330多米,飛行甲闆寬76米,使用兩座西屋公司A-4W壓水反應堆提供動力,是福特級服役前全球最先進的航母。

其中“卡爾文森”号舷号CVN-70,是滿載排水量為9萬噸的第一批次,而舷号CVN-72的“亞伯拉罕·林肯”号,則是進一步改進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0萬噸的第三批次。

它們每艘都可以攜帶包括5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44架E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内的49架艦載固定翼戰鬥機,兩艘航母共可以攜帶近100架戰機,還有E-2D預警機、SH-60“海鷹”直升機等輔助機種進行配合作戰。

航母上三台舷側升降機和4條C-13-2彈射器同時運作,能在30多分鐘左右将這些飛機全部放飛。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3

(F-35C在“林肯”号上降落)

其中“林肯”号更是第一個搭載了美軍最先進的F-35C第五代隐身艦載機的航空母艦,而“卡爾文森”号也在2020年底完成了F-35C的艦上運行測試。這次南海之行中,兩艘航母除了攜帶常規的FA-18E/F艦載戰鬥機外,還各自分别攜帶了一個F-35C戰鬥機中隊——第314戰鬥機中隊和第147戰鬥機中隊共計22架F-35C戰鬥機。

而随行的“美國”号兩栖攻擊艦,也擁有運行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美國”号作為“美國”級兩栖攻擊艦的首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取消了塢艙,專職運作直升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兩栖攻擊艦,艦長近250米,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萬噸,實際上他除了有給海軍陸戰隊員準備的近千張冗餘床鋪外,其他特征更類似于直升機航母。據悉,這次美國号也攜帶了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一個F-35B中隊。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4

(搭載F-35B的“美國”号兩栖攻擊艦)

“埃塞克斯”号兩栖攻擊艦的艦名,繼承自二戰期間的美軍功勳航母。這艘“黃蜂”級兩栖攻擊艦,雖然也具備運作F-35B的能力,但尚未有情報指出其攜帶了該種戰鬥機。

因此可以推測出,美軍此次進入南海的特混編隊總計擁有30多架第五代艦載戰鬥機。

同時,一同來攪和這趟渾水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号直升機驅逐艦,雖然噸位較小隻要2萬噸左右,且不具備操作固定翼戰鬥機的能力,但是卻可以搭載大量直升機進行反潛作業,構築更嚴密的反潛防禦圈,減少航母的反潛壓力,讓其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運作戰鬥機上。

護航的5艘戰艦更是有2艘是萬噸級巡洋艦,能為航母撐起一道嚴密的防空圈。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5

(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号)

這次來勢洶洶的美軍艦隊,不管是規模還是質量都遠超2016年南海仲裁事件時美軍派出的艦隊,也可以說是伊拉克戰争以後美軍最大的一次海軍兵力集結。

在2016年的南海對峙中,美軍的主力艦雖然也是兩艘“尼米茲”級航母——“裡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但當時的F-35C尚未服役,美軍航母上清一色的EA-18E/F對我軍的威脅并不大。而伊拉克戰争中雖然出現了6艘航母共同作戰的情況,但是6艘航母卻是兩兩為一組分别巡航在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對伊拉克發起打擊的,并且即使這樣美軍從全球集結6艘航母的兵力也足足花費了4個月,可以說,當前出現在南海的美軍艦隊就是短期内美軍能調動的最大兵力。

美軍此行的目的,還是借着《國際海洋公約》中海岸基線12海裡外可以自由航行的條款,利用其海軍的實力優勢來我國家門口耀武揚威,為勢力和在南海與我國存在島嶼領土領海主權争端的國家打氣,試圖再次激起南海的沖突與對峙。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6

以兩艘航母為核心的美軍主力艦隊,剛剛進入南海就迅速南下與我國沿海拉開距離,一方面增加我軍對其進行搜索、跟蹤的難度,另一方面試圖躲避我軍岸基航空兵和反艦彈道導彈的威脅。而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則留在我國中沙群島以北的海域,充當前出警戒力量。

這也是美國航母戰鬥群标準的戰術:既派出1-2艘驅逐艦脫離航母編隊前出100-200公裡部署,在這種布置下,一旦沖突爆發,前出的兩艘驅逐艦就會擋在我軍與包括航母在内的美軍主力艦隊之間,變成航母的替死鬼,雖然殲滅這兩條孤零零的驅逐艦對我軍來說輕而易舉,但美軍的主力艦隊卻也能第一時間得知戰鬥打響的消息,迅速做出應戰或逃跑的反應。

不難看出,盡管美軍艦隊打着“無害通過、自由航行”的旗号,但他們還是“嘴上一套、背地裡一套”,随時準備着把一場“示威”航行随時變成真正的戰争!

不過當前我軍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觑!

雖然我國的海軍與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距離我國如此之近的南海海域,“天時地利”優勢帶來的岸基航空兵和反艦彈道導彈使用能力,足以壓倒前來騷擾的美軍艦隊,讓美軍不敢輕舉妄動。

對于現在的我國軍隊來說,不僅不需要擔心美軍前來騷擾,還能直接以活生生的美軍艦隊開展實兵演習,分析敵我雙方作戰特點,進一步錘煉戰鬥力。

台灣地區僞“國防部”在美軍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的23号宣布,發現我軍當天派出了運-9和運-8改裝的電子戰飛機各2架、殲-10戰鬥機10架、殲-16戰鬥機24架以及轟-6轟炸機1架,共39架各類軍機經過台灣島西南側海面前出南海,推測應該是對美軍航母進行了模拟攻擊演習。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7

(運-8電子偵察機)

但如果熟悉軍事的朋友,就會發現這個陣容是很不正常的,我軍發動一次多機種聯合的模拟反航母作戰,不應該隻有這麼點兵力。

這說明敵軍實際上沒有探測到我國派出的全部戰機,即使是已經探測到的這些飛機,大概率也是4架電子戰飛機使用幹擾手段制造出來的假目标。

畢竟從對手的實力來看,這支特混編隊值得我軍出動百架戰鬥機規模的打擊部隊,甚至需要出動殲-20這樣的五代機戰鬥機對抗。

鑒于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這次攜帶了F-35C戰鬥機前來挑釁,我國必然不可能單純派出第四代戰鬥機去對抗,在我國當前已經裝備了近百架殲-20的今天,派出同等規模的五代機部隊與美軍展開一場空中鬥法條件已經非常成熟。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8

而且在正對南海的廣東,就駐紮着我軍第一支裝備殲-20的部隊——空軍第九殲擊機旅王海大隊,有消息指出王海大隊大概率也參與了這次對抗訓練,隻不過以台灣當局的偵察、探測能力沒有辦法發現這些殲-20。

而我軍的預警機很可能也在電子戰飛機的掩護下參與了這次行動,并且同樣沒有被發現。

甚至在敵軍更難以偵察到的我國内陸中,火箭軍的反艦導彈導彈部隊也在進行着對這個特混編隊的打擊演練。

我國的這次空中模拟攻擊/實兵演習的大概部署為:1個大隊兵力的殲-10戰鬥機警戒台灣地區軍隊可能的幹擾行動;數個大隊甚至旅級兵力的大量殲-16挂載反艦巡航導彈和空對空導彈對美軍艦隊發起沖擊,牽制美軍艦載機的截擊梯隊,盡可能殺傷航母編隊護航力量;承擔火力輸出主力的轟-6挂載新型的高超音速武器擊殺航母;殲-20則在後方埋伏提防可能出現的美軍F-35戰鬥機。

我軍一次性派出如此大規模的機群傳達了一個信号,那就是既然美軍要來示威,我國的人民軍隊正好陪他們練練兵!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9

很可惜,老天這次并沒有随了美軍的願望。

也許是在我軍高強度的模拟攻擊中疲于應付,美軍艦隊一不小心鬧了個笑話給我們看,把示威行動變成了丢臉行動。

據美國海軍官方通報,一架隸屬卡爾文森号航母的F-35C艦載機,在24号降落的過程中發生事故,事故導緻了包括飛行員在内的7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被轉運至菲律賓馬尼拉進行救治。

這是繼日本空中自衛隊F-35A墜海事故、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号航母的F-35B墜海事故後,F-35的又一次意外,可以說是終于把這種戰鬥機的三個子型号的事故記錄全部湊齊了。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10

(英軍F-35B墜海事故錄像)

其中以英軍F-35B的墜毀原因最令人哭笑不得,這架戰鬥機在從伊麗莎白女王号航母上起飛時,由于地勤人員的粗心大意,沒有将進氣道防塵蓋取下,令空氣無法進入發動機從而導緻發動機停車,這架F-35B就從滑躍甲闆上一頭跳進了海裡。

而日本的F-35A墜毀原因則至今都沒有公布,雖然美國海軍也尚未公布事故原因,但是根據美軍傷亡報告中飛行員彈射和甲闆勤務員受傷的情況來看,筆者鬥膽猜測是降落過程中阻攔索斷裂,飛機未能成功減速沖入大海,而在巨大彈力下崩飛的阻攔索造成了數名甲闆操作員的腿部受傷。

若真是如此,美軍可能就必須把這架F-35C留在南海海底了,畢竟美軍在南海很難拿出整整一個月來,像英軍在地中海打撈墜海的F-35B那樣搜尋失事的戰鬥機。

這樣突然的變故極有可能讓美軍不得不中途放棄這次“示威”航行,也讓美國此次南海之行的目的破産。

美國航空母艦對決日本(美日太平洋艦隊)11

(我軍艦隊前往白令海峽)

美國應該盡早地認識到,随着我國軍事實力的快速增長,美軍的航母戰鬥群在我國的區域拒止戰略下早已變得非常脆弱,現在的美軍已經沒有能力在我國周邊上竄下跳了。

甚至在我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過去美軍單方面随意派出艦隊鑽《國際海洋公約》漏洞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我軍也早已派出過多個批次的艦隊穿過白令海峽前往美國阿拉斯加周邊海域進行同樣的“航行自由”活動。

随着我國的第三艘航母即将下水,中國海軍實力必然繼續增強,并會逐漸擁有在太平洋深處與美軍分庭抗禮的能力。

雖然我國人民愛好和平不願意挑起事端,但如果美國執意繼續在南海搞什麼“航行自由”,我軍也早晚會派出航母戰鬥群,把“航行自由”帶到美國西海岸,讓美軍也感受一下過不好聖誕節的滋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