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淺談論語中的禮

淺談論語中的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03:13:35
何為孝

所以“父在觀其志”這話,是說當父母在面前的時候,要言行一緻。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時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緻,誠誠懇懇,非常老實,說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做好人,就要做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無改于父之道,說得到做得到,經過三年這麼久的時間,感情沒有淡薄,言行一緻,一貫做法,這就是孝子。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一句,議論比較多,三年不改父道,如果父親做得不對,要改就應該馬上改,何待三年?張居正也說:“觀聖人之言者,不可執一求之。”。

父親在世時,因為什麼事都是父親說了算,所以看不出子女的行為。這時候就要觀察子女的志向。父親去世後,子女做了家長,大小事情,都由子女說了算,這時候要觀察子女的行為。如果過了三年,子女都沒有改變父親生前的行為,而是一以貫之,那就是孝子了。

淺談論語中的禮(論語6.何為孝和何為禮)1

何為禮

“禮之用,和為貴”,禮是中和的作用,和平的思想。人與人之間會有偏差的,事與事之間彼此有矛盾;中和這個矛盾,調整這個偏差,就靠禮。那麼法律也就是禮的作用,法律的原則之下,理國乃至辦事的細則,就是禮的作用。

“禮”,是禮儀,是尊卑上下的禮儀。對禮的運用呢,貴在能和。“和”,是和順從容,是尊卑上下之間的種種調和融洽。

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無論在政府工作,還是在企業,都有尊卑上下之分,禮儀規矩不能亂。工作中有上下級之分,分工不同,但政治上是平等的。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先王不是指哪一個皇帝是先王,講的是“傳統文化”的意思。中國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國家都更早。“小大由之”,無論大事小事,都要由禮的精神來處理。

周公所定宗廟祭祀之禮。正式行祭禮的時候,按爵位身份排序,誰走前面誰走後面,順序不能亂,這是尊卑上下。觀禮者一看,每個人地位高低、身份大小,一目了然。

之後是宴飲,宴飲敬酒的時候,同姓兄弟和異姓賓客,相互敬酒。每一家從年紀最小、地位最低的那位剛成年的小夥子開始,這樣讓他一進來就成為主角,他也找到了存在感,也得到了表現機會。

大宴會之後,異姓賓客退場,隻留下同姓直系親族開家宴。無論職位高低,以年紀排序,哪怕這族裡出了宰相,到這個環節,他也不能坐上位,由年紀最大的人坐上位,其他按年紀以此往下排。

第一個環節尊爵,第二個環節愛幼,第三個環節尊老,這就是“禮”與“和”。

“禮”,是社會秩序、規矩;“和”,是社會的和諧、融洽。禮之貴,在于和。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看見事物歪了,必須要矯正它;矯正得過分了,又是歪了。換句話說,不是向這邊歪,就是向那邊歪。這是“矯枉過正”。禮也是這樣,要中和,過分地調節也不好。一個青年一點不懂禮貌固然不對,但他一天到晚都講禮貌,太多禮了,人家就要誤會他拍馬屁,所以“知和而和”,對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調整它。但過分地調整就錯了,“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禮義的基本精神,是調節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調整。

淺談論語中的禮(論語6.何為孝和何為禮)2

中國人的哲學

在西方哲學家看來,中國人沒有哲學,至少過去中國沒有像西方人一樣,追究宇宙的本體。西方文化這個系統是很嚴謹的,他們的哲學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隻教人信,而且是專制強權,絕不容許你懷疑。你想知道上帝怎麼來的,但是你不能問,隻要“信”就得救。哲學家說,你要我信可以,不過你給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後,絕對信!這是哲學精神。

後來,因為哲學的發展,又形成了科學,科學家更進一步說,光看一下還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後,我才相信的确有這個東西。所以由宗教而哲學,而科學,是今日西方文化發展的步驟。

淺談論語中的禮(論語6.何為孝和何為禮)3

中國人真的沒有哲學嗎?有!所有哲學是“人生哲學”。隻講做人的倫理的道德,講做人應該怎樣。西方人認為我們沒有哲學,過去我國的一些學者也跟着人家這樣講,是不對的。事實上,中國哲學思想,都包括在《禮記》、《易經》等書裡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