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十八香配伍原理

十八香配伍原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7:34:24

緻中和 中國傳統香之靈魂

和香是中國傳統香文化的核心,是根據傳統香方和制香初心,選擇多款天然香料,參照中醫的君臣佐使理論,經過配伍炮制,窖藏發酵,全程不加任何化工原料和合而成的香品。

和香是相對于單品香來說的,是諸多單品香的工藝與智慧的結晶。單品香如清水挂面,煮熟吃飽即可。和香如廣東煲湯,講究食材、火候、時間等條件,不僅飽腹還可以養身潤心。

十八香配伍原理(和香配伍之謎君臣佐使)1

和香的制作有系統的規律,嚴格的法度,必須根據香料的五行屬性,使香料藥性相互生發、導順制逆。許多時候是要把香料先分組和合,有的還需經窖藏,最後再按所需順序統一制成。曆史上許多名香,對和香的時間有着嚴格的要求,也就是古人講的擇時和香。有的香品整個制香過程需要數十天才能完成。

除了甄選原料和配伍時間,和香還講究天地人三合、陰陽五行,以及和香師對自然的敏感等等的因素,不是一般的制香師可以勝任的。可以說要制作出一款質量上等的和香,要求和香師對香料有非常高超的駕馭能力。他們需要充分掌握植物學知識,熟知香料的品性,甚至掌握中醫理論,懂得選材配伍的辦法,更是考驗和香師的炮制能力。

十八香配伍原理(和香配伍之謎君臣佐使)2

《香乘》記載,“君臣佐使,以相宜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後指中藥處方中的各味藥配合應用時,對中藥間相互關系的一種形象化的認識。在香料的搭配中,君臣佐使有着源遠流長的計量概念。

《神農本草經》對君臣佐使有所解釋,“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可理解為:上品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中品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有毒,無毒,斟酌其宜;下品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

和香之道要在使衆味合一,不能讓各種香料的味道各自為政。和香配伍借鑒中醫的君臣佐使方法,先定主客。

主即為“君”,“君”的選擇需要香味柔和包容、明顯獨特。當有土之德,可包容衆香,忌香味太過霸道,既可包容“臣佐”又不可掩蓋他香。常見的“君”有沉香、白檀,其包容性強可以為“君”。麝香香味過于霸道,不适合為“君”。

“君”定後再按照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則配伍“臣”。“君”可以克制“臣”,但不能被“臣”所克,“臣”可以生“君”,但不能被“君”所生,“君臣”可以比和為用,這是和香最基本的原則。總之,為“臣”之道輔佐為主,不能蓋主,所以龍涎香和麝香之類不宜為“臣”。

“佐”的使用比較靈活,但也要依據五行關系來使用。比如檀香之類火性重的香料為“君臣”時,可以配乳香之類金性藥以耗瀉火氣,增清涼之味,也可以用綠茶的寒性來去檀香的陽火。

“佐”可以佐“君”也可以佐“臣”,“佐”的方式可以是生旺比合,也可以是克制耗瀉。“佐”還可以調和衆香促進融合,比如甲香,類似中藥裡甘草的作用。總之,“佐”的作用就是使“君臣”更加和諧。

除了考慮五行關系外,陰陽也要考慮,陽性太重的和香聞多了容易上火,也比較刺激,所以陰陽和諧尤為重要。還要考慮節氣旺衰的影響,這也是古人制作和香時強調的一個觀念。

中國傳統香的制香工藝是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指導下,經過幾千年的不斷實踐、不斷完善而成的。和香不是簡單的香料添加,更重要的是人與香的相和,香與天時地利的相和,香藥的和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