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上升的高溫,沒有什麼比一碗清清爽爽的涼面更解暑可口的了!酸辣鹹香的氣味伴随着勁道的面條下肚,渾身的暑氣和萎靡不振的胃口随之被消散。
而在成都,大街小巷各大面館也開始賣起了涼面,這次我們就找了6家涼面,發現排了一兩百米的攤攤涼面才是最資格的!
川大小有名氣的攤攤涼面
黃記是川大很有名氣的涼面了,一個小攤攤,擺了調料和面條。阿姨說中午會在川大校區裡的竹林村門口賣,下午5點就在川大南大門門口擺攤。(建議可以下午去,因為現在疫情,校内不讓進哦)
不止有面條,還有涼皮和牛筋面,可以混着拌。
8元一碗,分量很紮實,都要漫出來了。配菜很豐富,有豆芽、黃瓜、花生米等。味道就是糖醋麻辣味的,麻辣鹹香又酸中透着一點點甜,混合配菜,吃起來特别香。
面條彈性筋道,不粘黏結塊,也沒有很重的堿水味,油辣子混着小米辣的辣很刺激,嗦一口面再吃口黃瓜,清爽開胃。面筋吸滿了湯汁,味兒更足!建議一定要混搭。
店名地址 | 黃記涼面(中午竹林村門口;下午川大南大門)
營業時間 | 11:30-19:00
何姐手工涼面
被嗚啦啦帶火的姐妹面館已經排滿了人,對面這家何姐也非常不錯~
何姐的生意也是很好,下午才出攤,那天去的時候才4點多,過來買的人群都排了好長了。
很忙的時候,阿姨和叔叔負責拌面,根本停不下來。阿姨還說:我拌面手重,但是大家都認準吃我拌的。
蒜泥、辣椒油、面條都是阿姨媽媽在家親手做的,看這個蒜泥特别細膩,比起顆顆蒜粒,這種更能融入在面條裡。
和黃記味道很相似,就是很重的川味涼面,香辣多于糖醋,阿姨果然下手很重,面條面筋上都裹滿了調料,但又不過鹹。
面條細而有韌勁,吃起來很有嚼勁,涼皮爽滑、面筋Q彈,再伴随着黃瓜絲海帶絲和芹菜的清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碗!
鋪滿的調料,這碗涼面很難不好吃了。小米辣、油酥過的豌豆、充足的油水,吃完後舌尖都是麻辣的。
不想吃涼面也可以來碗涼粉,入口即化的涼粉适合嗦着吃,拌勻後的每條涼粉都挂滿了湯汁,足量的紅油香辣味中,帶着一些醋酸,層次豐富。
店名地址 | 何姐純手工甜水面
營業時間 | 14:00-23:00
在自己家賣的袁嬢面館
工人村這一帶也有很多出名的蒼蠅館子,像陸記蛋烘糕、李姐冒菜,都很有些年頭了。
而這家袁嬢面館,也是把自家屋裡改成小小一個餐館,售賣面條。甜水面是它家的招牌,涼面據說也不錯哈。
相比前兩家,這家配菜不多,豆芽打底加入面條,用的是細堿面,很容易拌開醋放得很多,糖醋味更重,有點偏老成都的口味。
涼面裡面沒有黃瓜絲,但完全不失清爽。調料很簡單,更突出了涼面的本味,很像小時候媽媽在家拌的味道。
店名地址 | 袁孃孃面館
營業時間 | 08:00-19:00
二仙橋唯一留下來的涼面攤
二仙橋地鐵口河邊上有個賣涼面的小攤攤,據說原來這一排都是賣涼面的,但現在隻有她在了,這要不是味道好恐怕也不可能在了吧。
一般都是下午4點出攤,調料用罐罐瓶子裝好,不鏽鋼瓜瓢拌面,當阿姨把裝油辣子的蓋子打開後,我們都覺得,這面一定好吃,因為真的太香了!
6元一碗,但量很紮實,女生吃完全足夠。吃起來也是甜辣味的,并且還是用豆芽海帶絲增添涼面的口感,但是它的甜辣是偏甜一點點,辣味感覺是蒜的辣更明顯點。裡面的麻椒很出彩,比我想象中要好吃很多。
店名地址 | 二仙橋A口對面-萌想星球107文創園旁邊的河邊
營業時間 | 下午4點出攤
新都神一樣存在的張嬢涼面
新都四中門口的張嬢涼面真的是學子們的回憶了。有年放寒假張嬢居然開門,問了才知道是她電話遭打爆了,那些娃娃想吃她的涼面。
涼面是一份份裝好了的,每次張嬢會問你要拌還是不拌,這麼一問,就像穿越到以前剛剛放學的時候。
涼面的麻油味偏重,會有一股清爽微麻的感覺從舌尖竄上來。閉到眼睛吃都曉得是一直吃到畢業的張嬢涼面啊!
店名地址 | 張孃涼面
營業時間 | 09:00-19:00
和其他不同的廣元米涼面
涼面分兩種,一種是傳統涼面,一種是廣元米涼面,這次也試了試。
米涼面比起傳統涼面就跟個鋪蓋一樣,有點像米涼粉,但是要更筋道。米涼面綿韌不黏,有濃厚的米香,在辣椒油的浸透下增添了厚實的勁道感。
黃豆芽爽脆,咬在口中咔滋咔滋作響,佐料中還有胡辣椒,整體就更帶一點焦香味。
整體來說,廣元涼面還是值得一試的。
店名地址 | 楊哥廣元涼面開元米粉
營業時間 | 07:00-19:00
總的來說,這六家涼面都很推薦,小編更偏愛何姐和川大涼面,分量足味道夠。果然在成都,排很長隊的攤攤涼面才是真的香!
(成都美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