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客,列車前方到站,宿遷站。”這句話,500多萬宿遷人終于要等到了。
12月12日,距離徐宿淮鹽鐵路開通還有短短幾天時間,記者來到位于宿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宿遷高鐵站,探訪這座項王故裡的新地标。
翹檐、葉脈紋、木色内飾、回紋棂花、二方連續回紋紋樣風口……從第一眼,到進入站房,記者被這座建築中強烈的楚風漢韻文化符号所吸引。“宿遷是項王故裡,所以我們根據當地文化特征,将高鐵站設計成了中世紀廟宇中庑殿的風格,同時,在内飾中突破了一般高鐵站以白色為主的單調用色風格,大膽使用了較多的木色,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座充滿傳統文化元素、中式風格與現代流動感相得益彰的富有張力的建築形象。” 中鐵電氣化局總工朱長樂對記者說。
宿遷高鐵站的建築規模為25500平方米,站房總共三層,一樓設有旅客出站地道,二樓三樓為候車廳,進站口、售票廳和落客平台都在二樓,車場規模為2台6線。目前站房主要裝飾裝修已完成,正在進行最後的收邊收口、清潔等工作。
“我們公司總部在常州,經常需要從兩頭跑,這之前我過來一趟開車要4個半小時,一大早出發,中午趕到開個會,再匆匆往回趕,一天就在車上過了,我們有上百名的管理人員都面臨交通不便的困擾。”宿遷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連榮說,高鐵開通後預計員工到宿遷的意願率會增加30%到40%。徐連榮說,尤其對于商務旅客來說,安靜的高鐵車廂中,連旅途也是有價值的時間。可若是在颠簸的汽車上,多半是無法談生意的,所以說城市通上高鐵對企業形象也有很大提升。
在電商林立的宿遷電子商務産業園,草帽網絡科技公司總經理賀萍萍是衆多回鄉創業者之一。3年前,她随家在宿遷的丈夫從北京回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但客戶大多還在北京,每次與客戶的約談,不是約在徐州東站附近,就是派車将客戶從徐州東再接到宿遷來。這下宿遷也通高鐵了,到北京隻需要三四個小時,賀萍萍覺得,自己與客戶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邁入高鐵時代,城市發展的各種業态也将随之改變。宿遷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推廣處處長祁小斌說,過去,宿遷旅遊的核心市場就在300公裡之内。高鐵開通後,将高鐵沿線1000公裡的範圍納入了宿遷旅遊的“朋友圈”,越來越多的旅遊乘坐高鐵來宿遷旅遊,将成為趨勢。與此同時,宿遷的旅遊業也面臨着“快旅慢遊”式的變革。“過去,因為對外交通不太方便,遊客來一趟不容易,而今後,遊客來得容易了,走得就也方便,那麼我們能開發什麼樣的旅遊産品,讓遊客願意留下來,多留幾天?這就對旅遊産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介紹,目前宿遷在發展旅遊新業态上重點着力,比如開發特色民宿、房車營地等多種慢遊方式,提高度假、休閑型旅遊業的質量。另一方面,如何讓遊客便捷地從高鐵站直達旅遊目的地,這也是接下來要抓緊銜接的問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文 陳金剛/攝
編輯 : 李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