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8:15:41

猶太人有一句流傳的諺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一個人總是想太多的話,一開始是思慮全面,謹慎靠譜,後面卻可能演變成千算萬算,矯情多事。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經常胡思亂想是)1

想太多的人

那些習慣性想太多的人,生活中是不是都這樣子的呢?

1、遇到令自己十分尴尬的事情,事後還會無數次想起來,繼續體驗那種并不美好的感受;

2、和别人吵架過後,時間過了好久還是會想起吵架細節,及拼命尋找吵赢架的論點論據;

3、在與人交談中表面風平浪靜,實際上卻在思考自己的事情,暗潮湧動,不知對方所雲;

4、很多情況下,剛說完一句話,腦子裡立刻覺得剛才自己不應該說那句話的,倍感後悔;

5、自己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聽者可能幾分鐘就忘記了,自己卻在過幾年後還耿耿于懷;

6、跟人拌嘴的的時候,被被人怼得啞口無言,事後卻可以想出無數個吵赢别人的話本......

楊绛先生曾經給年輕人一句勸告:

你最大的問題,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生活中實在是存在很多想太多的人,這樣的人,其實是高敏感度的人。

太宰治說過:

太敏感的人會體諒到他人的痛苦,自然也就無法輕易做到坦率。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經常胡思亂想是)2

習慣性想太多的人

心理學家說:想太多是“高内耗”行為,讓一個人活得心酸又折磨。

因為那些高敏感度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上會特别容易産生“情緒疲勞”的現象。

這種疲勞不是來自身體,卻比身體的疲勞更加折磨人,心理上的疲勞才是最緻命的。

想太多的高敏感度人,傾向于關注細枝末節,并且将它們放大,對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都會抱持巨大的反應。

這種人,就會容易“自作自受”,卡在自己的情緒疲勞和心理負擔裡,不願意主動走出來。

而且,想太多的人,對人事物反應都會比較大,容易陷入情緒化狀态,總是覺得很累或者焦慮。

若是不能及時地辨别和消化這些情緒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堵塞自己的生命能量流動,容易變得抑郁和麻木。

高敏感度者還有一個不良現象,就是容易産生“共情疲勞”。

心理學家查爾斯·菲格利(Charles Figley)對”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是這樣子描述的:

因為長期暴露在共情壓力下,在身體和情感上感到疲憊和功能障礙,導緻同情他人的能力下降。

共情于人,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但是一旦共情過度,隻會陷入機械化,對别人無益,對自己傷害。

因為想太多而陷入“共情疲勞”的人:

①生理上容易頭暈胸悶、心跳加速、精神萎靡,睡眠困難等;

②心理上容易自責否定、壓抑沮喪、情感麻木、受挫絕望等 ;

③認知上,懷疑原有價值觀、解決問題低能,注意力渙散等。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經常胡思亂想是)3

過度思考的人

既然想太多存在那麼多的負面能量,那我們該如何走出想太多的牢籠呢?

卡特琳在《高度敏感的力量》中寫道:

“通往幸福的路并非繞過了痛苦,而是穿透了它。”

1、尊重自己的想法,接納自己的感覺

心理學家張德芬說過:

一樣東西,你越是抗拒它,它的力量反而越大。

所以,面對自己的諸多想法,我們不是繼續想着如何趕走它們,而是識别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思考内容,同時接納自己當時的尴尬、悲傷、焦慮等感覺。

當你接納和臣服一樣東西,你的内心反而變得平靜,那個東西也會放松下來,然後你與它們就能平和共處,停止擴散式的思考,而不是越陷越深,越想越多。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經常胡思亂想是)4

情緒疲勞的人

2、真實地表達出來,不要隻是腦子想

很多情況下,你腦子裡的思想很活躍,但你忘記了這隻是你一個人的自嗨。

甚至有時候,你默認别人是可以知道,或者應該清楚你腦子裡在想什麼的。

事實上,如果你不去主動交流,表達你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别人永遠無法走進你的思想和心裡。

特别是當你身處安靜無擾的環境下,你過度思考的頻率和力度反而會加強。

如此一來,你不受外在環境因素的幹擾,卻會被内在聲音所困擾。

學會表達,才是王道。

活在腦子裡的好想法,如果沒有付諸行動,那是毫無意義的。

賦予一個良好想法以完美生命的方法,就是去執行和實現它。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經常胡思亂想是)5

學會表達

3、活在當下,不糾結過去,不擔憂未來

《論語》曰:“三思而後行”。

但想太多的人,沒有把握好思考的這個度數,三思變成了胡思亂想,過猶不及,容易滋生煩惱。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低落和幸福感降低,是一個人感到心累的重要原因。

高度敏度的人,心思都比較細膩,情緒化嚴重,經常會缺乏安全感,喪失活在當下的勇氣。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陷入焦慮和抑郁,不如選擇一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纾解内心的疲勞心思。

很多時候,是自己内心的沖突阻礙了我們感知當下的美好,深入理解與接納後,才能享受生活。

NLP大師李中瑩經常說的一句話:

世界上其實隻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煩惱來自: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别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

開心來自: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爺的事。

确實呀,人生在世,确實不需要想太多,做好當下才是最智慧。

畢竟,過去已過去,無法更改;

未來還未來,沒必要杞人憂天;

隻有當下在眼前,抓住即是寶。

如何走出心理惡性循環(經常胡思亂想是)6

活在當下

一個人如果總是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很多做人的樂趣。

人活着,别讓自己的心超載了,學會丢掉那些多餘的想法和情緒。

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盡量讓自己的思維放空,才能裝進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個人類,而不是一個思考的工具。

我們可以通過散步,還是冥想、閱讀、瑜伽等,讓自己的大腦跳出過度思考的模式,給予自己的頭腦和心靈适當的休息。

心理敏感,并不是一種“缺陷”,如果你發揮得當,還會成為你的優勢。

餘生那麼短,我建議你不要想太多,而是把思考的精力,轉化為具體的内在行動力。

你身邊有沒有想太多的人,或者自己本身就是?

持續關注我@心理學大咖集結号一起品人間情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