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可過的真快啊。
一眨眼,這個曾萌倒過木村拓哉。
三歲出道就身價上億,被《環太平洋》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稱贊為天才童星。
以知名語錄「這世界有35億男人」火出國門的蘿莉——蘆田愛菜今年也18歲了!
前陣子還完全憑借着自己的能力考取了日本頂尖大學——慶應大學的醫學部。
可以說瑪麗蘇小說女主的人生不過如此了…
但相比我國對愛菜一邊倒的好評,日本網友倒是一直對愛菜有着不少負面質疑。
不少日本網友認為,蘆田愛菜從小就有這麼強的察言觀色能力,說明她既敏感又早熟,缺少童真。
甚至還因此将她評為了“最不想看到明星榜”的榜首。
不過難得的是,愛菜并沒有因為外界的聲音而停住腳步。
相反的,她将這份感知力運用到了工作中,細膩的演繹出了各種角色人格的複雜性。
并将這份敏感的聰慧化為了生活中,完善自己的動力。
但話說回來,能像蘆田愛菜這樣既保持對外界的敏感,還能熱情開朗的人不多。
更多人還是會因為自己的敏感而煩惱。
因為害怕給别人添麻煩,從不跟人提要求,凡事都自己扛!不想讓人傷心,甯可為難自己也不願拒絕别人。
總是反省,即使和自己沒關系的事,也覺得自己有錯。
還特别玻璃心,别人一句無心的話,就能讓自己傷心很久。
每次都告訴自己想多了,卻還是控制不住胡思亂想!
這就是典型的高敏感人群,你知道這種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嗎?如何才能讓自己不再受敏感的困擾?
>>>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敏感?
心理學上把這類人稱作“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人群)”,他們對細節的敏銳度很高。
比如别人的情緒變化或是某些微小的動作,很多人根本察覺不到,但是高敏感人群都能捕捉到。
而且共情能力很強,能夠充分感受對方的心理體驗,是個很好的傾訴對象,但是對方傾訴完,自己卻會沉浸在不良情緒裡很久。
甚至刷個抖音都能哭得稀裡嘩啦!
這不是疾病,隻是一種人格特質,它的形成除了遺傳,更多與生長環境有關,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 父母情緒不穩定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不僅容易給同齡人添麻煩,還會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比如言語上的辱罵,責怪孩子拖累自己等等,嚴重的甚至會動手打孩子。
在這種環境裡,孩子時刻處于擔驚受怕的狀态。
他們永遠不知道父母下一刻是笑臉還是黑臉,他必須保持警惕,時刻關注父母的情緒變化和肢體語言,以便在下一次傷害來臨前想辦法逃離。
這就使得他們對别人的情緒變化很敏感,它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大概率會伴随一生。
有些同事,進入職場時間挺長了,依然對領導的情緒或行為很敏感,彙報工作時如果領導沒有微笑,他就會想是不是領導對自己不滿意。
因為這種情景喚起了他内心的不安與焦慮。
# 打壓批評式教育
父母喜歡批評孩子,或者一味地和“别人家的孩子”對比,打壓自己的孩子,以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持續進步。
實際上,這樣的成長環境容易使孩子形成“内歸因”思維模式。
也就是孩子認可父母的批評,且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導緻父母不高興,心裡很内疚。
長大後,他們對身邊人的情緒變化不僅敏感,還總是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才導緻這樣的結果。
# 遺傳
還有部分高敏感人是遺傳因素,主要是來自父母的某些性格缺陷。
心理學家對這部分人的大腦掃描發現,他們腦島附近的灰質更多。灰質負責傳遞各類感覺,并對信息進行深入處理。
高敏感人群的大腦灰質多,意味着可以感知和收集更多感覺,對信息的處理也更深入,别人一個動作他就能解讀出千言萬語。
>>>
敏感對于我們有啥影響?
# 社恐
社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敏感。高敏感人因為成長經曆,往往會對别人的反應做出負面解讀。
比如和人打招呼,對方沒搭理,就會認為對方讨厭自己,就想遠離這個人。實際上人家可能隻是忘了戴眼鏡看不清你。
這種“被拒絕”或“無視”的感覺會讓高敏感人難過很久,産生自我懷疑,于是見到其他人也想逃避。
因為這些負面解讀太多,感受也不好,所以他們更喜歡獨處,這樣更有安全感,更舒适。
# 愛胡思亂想
胡思亂想是高敏感人群的必然經曆,因為接收的信号太多,大腦需要“加工”的信息也很多。
比如今天同事和你打招呼時不像之前那麼熱情,你的第一反應是他對你有意見。
然後就會回想這些天發生在你倆之間的一點一滴,覺得是自己哪天的某一個細節讓她不開心了,才會這樣...
# 情緒不穩定
情緒不穩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共情能力太強,容易被别人的情緒感染,可以做到上一秒還很興奮,下一秒就開始悲傷;
二是胡思亂想時,人容易想很多不好的事,導緻自己情緒變差,容易傷感或生氣。
# 精神疾病
多項研究證明,高敏感人群在強迫症、焦慮和抑郁方面,患病的風險遠高于不敏感的人。
>>>
敏感的人如何減少痛苦?
其實敏感本身沒有好壞,甚至是一種天賦。
美國的調查顯示人群中20%的人都是高敏感者,而且男女比例相同。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敏感者。
但并不是所有高敏感者都生活得那麼累,有很多人比不敏感者的幸福感更高。
總是受負面情況影響的童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改變:
# 改變信念
敏感是常年的恐懼或挫敗經驗帶來的,本身是想保護你不受傷,但是,長時間如此,就會扭曲你的認知。
而且在實際生活裡,這些傷害大部分都不會發生。
比如怕被拒絕,是因為小時候總是被教育乖巧聽話,否則父母就不愛自己,我們内心在不斷要求自己符合社會期待。
搞清楚了敏感的根源,就要強化新的積極的信念。
比如想要拒絕一個總是找你幫忙的同事,你要不斷告訴自己沒有責任幫助别人,沒有責任去承擔别人的情緒。
然後想:“如果我找他幫忙,他會怎樣?如果我把自己的困難告訴他,他還勉強我,那他是一個值得我幫助的人嗎?”
想到這兩個問題的時候,你會更自然地把自己為難的地方說出來,剩下的就看對方的反應了。
這樣多練習幾次,對方會明白你的邊界,以後會輕松很多。
# 區分事實與想象
高敏感者容易陷入思想的惡性循環,一個主要原因是把事實與想象混在一起了。
比如同事今天對你不像之前那麼熱情,你會亂七八糟想很多。
可以拿個紙條,把你的想法寫出來,然後找到這裡面哪些是事實,哪些是你想象出來的。
比如今天彙報工作領導一直面無表情,你的第一個想法一般是自己的彙報沒做好,或者工作結果讓領導不滿意。
拿出紙把這個想法寫出來,然後分析是這樣嗎?最開始是沒有答案的。
你會想還有别的什麼原因讓他這樣?這些原因都寫出來後發現,除了領導面無表情是個事實,其它的全是你的想象。
為了進一步求證,可以跟同事問一下你的彙報如何,或者問他們有沒有發現領導的這一變化,問一兩個人你心裡基本就有答案了。
多練習幾次,你遇事就不會隻在那一條負面的想法裡掙紮,可以更快把問題想透,走出不良情緒。
# 像愛朋友一樣愛自己
高敏感者可以給朋友充足的耐心和理解,可是容易苛求自己。
當自己陷入低落的情緒時,學着像關心朋友那樣來關心自己。
問問自己為什麼會傷心?像安慰朋友一樣,多方位分析原因,積極的和消極的都要想到。
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和親密的人傾訴,真正關系好的人不僅會讓你分擔他的情緒,也會幫你分擔。
敏感其實是個寶貴的特質,它會讓你比别人更容易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不會變得麻木、冷漠。
敏感的童鞋不要有負擔,接受它,理解它,當你學會阻止負面信息的入侵,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
說起來,高敏感的同學除了太容易共情他們以外,還很容易陷入拒絕困境。
比如有些時候,别人的請求可能已經給自己造成了困擾,但卻仍然不好意思說句“不可以”。
甚至有時候明明好不容易拒絕了别人,還會感到莫名的愧疚?擔心影響彼此的關系…
但其實,拒絕也是一項重要的社交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