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融制裁的目的

金融制裁的目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4:12:30

俄烏沖突的影響已波及全球金融。

沖突爆發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其金融優勢,對俄羅斯實施多項金融制裁。面對西方制裁,俄羅斯推出“盧布結算令”等反制措施。

專家分析認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加速俄羅斯去美元化進程,也對美元在全球貨币體系的主導地位以及未來各國外彙儲備配置産生影響,全球金融體系可能将更加“碎片化”。

俄羅斯多措并舉 降低對美元依賴

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不斷加碼,對俄羅斯金融造成了巨大沖擊。

作為回應,俄羅斯推出一系列金融反制措施。在加速去美元化進程方面,盧布結算令和盧布錨定黃金兩項舉措尤為典型。

目前,盧布結算令是指俄羅斯棄用美元和歐元,改用盧布結算天然氣。

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23日宣布,俄方向歐盟成員國、美國等“不友好國家”供應天然氣時将改用盧布結算,3月31日又公布了用盧布計算的更多細節,即4月1日起“不友好國家”的公司應當先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賬号,再經由此賬号支付所購買的俄羅斯天然氣。此外,俄羅斯總統府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4月3日表示,俄羅斯還将把盧布結算令的适用範圍從現階段的天然氣擴大至其他出口貨物。

盧布結算令推出後,過去一個多月盧布彙率巨幅波動後逐步回升。莫斯科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在經曆了3月11日創下的彙率低谷後,盧布兌美元彙率逐漸走高。截至4月7日,盧布對美元和歐元彙率已回升至俄烏沖突之前水平。

金融制裁的目的(制裁加碼沖擊金融體系)1

俄羅斯盧布結算令背後有何考量?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盧布結算令有利于降低俄羅斯對美元的依賴。

“使用盧布而非美元、歐元結算天然氣,以及未來可能結算糧食等其他産品,這将增加盧布的使用量,提高盧布在國際貨币中的占比。相應地,美元和歐元的使用量将減少,這将減少俄羅斯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降低金融制裁的風險。”劉英說。

盧布錨定黃金則是俄羅斯央行提出的另一反制裁舉措。3月25日,俄羅斯央行宣布,将從3月28日至6月30日期間以固定價格從機構購買黃金,購買價格為每克5000盧布。俄羅斯央行表示,目前所有黃金儲備中的黃金都在俄羅斯境内。有了這一措施,俄羅斯可用黃金交易或使用錨定黃金的盧布支付,也有助于去美元化。

實際上,俄羅斯并非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後才加速去美元化。據俄羅斯全球金融網統計,俄羅斯外彙儲備中的美元在減少。

金融制裁的目的(制裁加碼沖擊金融體系)2

劉英說,“現在已經有53個國家計劃去美元化,隻是俄羅斯此番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而快速,天然氣用盧布結算這一措施,不僅稀釋和對沖美歐的金融制裁,而且更進一步直接動搖美元霸權地位。”

全球金融體系将更加“碎片化”

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俄烏沖突期間對俄羅斯實施的金融制裁,将對全球貨币體系産生深遠影響。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發布了一份《大殺器?美國對俄羅斯制裁評估與啟示》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截至目前,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8000多項制裁,超過了伊朗位列全球第一。劉英也表示,“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數量、頻度和烈度均達到史詩級,而其中以金融制裁為重。”

美國将美元武器化的做法,可能削弱美元在國際貨币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美國一家頂級财經網站日前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以驚人的速度對俄使用一系列金融武器,包括凍結俄羅斯央行資産,切斷其全球金融市場準入,這種“武器化”的做法将使更多國家試圖擺脫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币體系。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彼得·希夫。彼得·希夫認為,美國未來長期面臨的後果是,每一次通過制裁将美元武器化,都會讓國際社會擔心未來這個武器是否會被用來對付他們。

西方對俄金融制裁可能削弱美元主導地位,導緻全球金融體系更加“碎片化”。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日前表示,已經看到一些國家正在就以何種貨币進行貿易結算重新談判。

正如戈皮納特所說,已有一些國家的能源訂單結算開始繞過美元。

印度便是其中之一。據《今日印度》報道,印度和俄羅斯正讨論盧比和盧布結算機制,或錨定第三方貨币來支付。

除了印度,匈牙利作為目前歐盟唯一的“逆行者”,也打算用盧布購買天然氣。據《今日匈牙利》等媒體報道,匈牙利将遵守俄羅斯以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的要求。

在談及采用盧布結算等繞過美元結算的做法是否會動搖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币體系時,中國外彙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目前不會。

譚雅玲說,貨币兌換需國家信譽背書,沒有國家會找一個有風險的貨币去做交易結算等用途的貨币,美元現在依然是定價和報價貨币,盧布也尚未具備跟美元相當的條件。

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院高級研究員埃斯瓦爾·普拉薩德在《巴倫周刊》發表的文章給出了一個更為肯定的判斷,盡管美元可能仍将是最重要的支付貨币,但它在國際支付中的主導地位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

埃斯瓦爾·普拉薩德給出的理由是,國際支付和信息系統的變革時機已經成熟。新的金融技術使新興市場貨币之間直接進行金融交易變得更加容易,這意味着無需先将盧布、盧比或人民币兌換成美元,反之亦然,從而減少了對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支付體系的依賴。

各國央行貨币儲備或更多樣化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美元的國際地位正在下降。IMF日前公布的全球央行官方外儲貨币構成(COFER)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央行國際儲備中的市場份額從上一季度的59.15%進一步降至58.81%,創下26年以來新低。

相較之下,2001年美元份額高達71.5%(歐元正式以紙币和硬币的形式出現之前)。

雖然美元在全球央行國際儲備中的占比有所減少,但美國《新聞周刊》等外媒報道稱,美元作為第一儲備貨币的地位難以被迅速取代。

路透社評論稱,盡管美元作為儲備貨币的地位不太可能很快被取代,但任何與美元脫鈎的嘗試都可能導緻全球經濟更加分散,包括美元、歐元和人民币在内的各種貨币之間的支付比例将更加平均。

未來,有可能出現一國的央行貨币儲備多樣化的局面。戈皮納特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包括對俄羅斯中央銀行實施相關限制措施在内,西方制裁可能推動一些國家形成基于貿易的小型貨币集團。在全球貿易中更多使用其他貨币将導緻各國央行持有的儲備資産進一步多樣化,其他貨币可能會因此發揮更大作用。

以俄羅斯外彙儲備為例。俄羅斯一直在多元化外彙儲備貨币。

西方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給中國有何啟示?劉英表示,這讓中國了解了西方可能動用的各式金融制裁武器,包括但不限于制裁央行、凍結資産、剔除SWIFT等一系列操作。

如何應對這些制裁?俄羅斯方面的做法能夠提供一些借鑒。劉英認為,面對制裁,要像俄羅斯一樣針鋒相對地反制裁,包括成立反制裁總部,進行系列反制裁。此外,在加快推進人民币國際化方面也應不斷發力,要增強人民币的國際使用,加強雙多邊合作,強化金磚支付,對沖金融制裁。

就宏觀層面而言,劉英分析認為,俄羅斯是世界資源大國,各國對俄羅斯的資源依賴度高,我國作為資源進口大國,更需要的是增強經濟實力和綜合競争力,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實習生 朱銘佳

制圖 許英劍 編輯 張磊 校對 薛京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