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内存越來越捉襟見肘了。微信越來越膨脹了。
當軟件開發者都想着圍繞其打造一個所謂的“全能生态圈”的時候,軟件的功能和容量的膨脹就變得不可避免,一如他們的貪欲,企圖滲入和占據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軟件大了,運存和内存占用體積就大。我的8g内存,生生被吃掉1g,殘餘的3g在多開app已是捉襟見肘,多殺後台已經是家常便飯。各家應用為了能夠确保自己的推送服務能正常工作,會在後台建立一個在後台運行推送服務。微信本體由于在打開時預先加載了小程序、影音号、公衆号、遊戲等功能以加快下次進入的速度,所以為了及時處理這些功能,微信會在後台占用大量的RAM。但是這麼多的功能是否成為我們普通用戶的剛需?還不置可否,但是帶來的殺後台和運行卡頓讓用戶不堪其用。
實在是搞不懂,這樣一個聊天軟件,滿足日常的社交、浏覽、支付等基本體驗即可,為什麼還要加上各種不必要的視頻、直播等不必要的功能?
試圖打造一站式體驗是吧?培養用戶黏性?把其他替代軟件的用戶吸引過來?那可以,但你們至少要給用戶良好的體驗吧?
2011年,我還在用着米聊。那時也有着很好的聊天體驗。但很快,就在應用市場裡發現了微信這個後起之秀。那時的微信打着免費語音聊天發信息的旗号,以及可以直接從qq導入的便捷性,用戶迅速膨脹。我們也轉投微信名下。漸漸的,家人朋友同事等大家都安裝使用微信。
現實裡的生活圈在虛拟世界變成了微信的朋友圈。你可以覺得不好,但是不可以不用。因為我們沒法徹底脫離這個生活圈。需要聯絡,除了電話,微信依然是最便捷的優選。我想這才是微信肆無忌憚的原因吧。除了軟件越來越臃腫,還在後台收集用戶信息,以便給用戶推送廣告。用着不爽,但還要咬牙用下去,這應該是很多人最直觀的感受。
當屠龍的勇士變成了惡龍,那這種盤踞在用戶手機裡招之即來,卻揮之不去,影響用戶體驗的霸王領主,實在很難得到用戶的真正認可。
前段時間工信部牽頭,終于在微信開通了外鍊接入。一個很簡單的技術問題,卻要執行這麼久,恐怕背後牽扯的利益巨大吧。
我們用戶苦等了這麼多年。希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