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簡介和故事?公元138年(東漢永和三年)4月的一天,安置于東都洛陽的地動儀西北向的龍口裡的銅珠突然掉進了其下對應的蟾蜍口中地動儀是測定地震及方位的,銅珠掉落了,洛陽卻毫無震感,京城的學者們便開始質疑了,說張平子制造的這個銅疙瘩看來沒什麼用啊,哄人罷了譏評聲未停,幾天後,驿使來報,千裡之外的隴西郡(今甘肅臨洮南)地震了衆人這才停下了譏評之聲,歎服地動儀的神妙朝廷因此派遣光祿大夫巡行金城、隴西等地,赈濟災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張衡簡介和故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公元138年(東漢永和三年)4月的一天,安置于東都洛陽的地動儀西北向的龍口裡的銅珠突然掉進了其下對應的蟾蜍口中。地動儀是測定地震及方位的,銅珠掉落了,洛陽卻毫無震感,京城的學者們便開始質疑了,說張平子制造的這個銅疙瘩看來沒什麼用啊,哄人罷了。譏評聲未停,幾天後,驿使來報,千裡之外的隴西郡(今甘肅臨洮南)地震了。衆人這才停下了譏評之聲,歎服地動儀的神妙。朝廷因此派遣光祿大夫巡行金城、隴西等地,赈濟災民。
這是地動儀的制造者張衡去世前一年發生的事。享年62歲的張衡一生的成就在這一年差不多也能蓋棺論定了。縱覽張衡一生的成就,地動儀不過是其中一項。除地動儀,張衡還發明創造了“渾天儀”,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在地理學上,他還研制出“記裡鼓車”“掼車”等;在氣象學方面,他制造出“候風地動儀”,這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在機械學方面,他制造出“獨飛木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張衡發明的各式機械設施儀器無不精妙靈驗,因此被尊為“木聖”。
張衡,字平子,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上述不過是他一生成就的一方面而已,作為數學家,他著有《算罔論》,并計算出圓周率精确到小數點後第四位;在天文學方面,他著有《靈憲》,提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論斷……
我們這裡談的是作為科學家的張衡,作為文學家的張衡,其在文學方面成就一點都不比科學成就遜色,張衡在漢賦發展史上做出巨大的貢獻,《文心雕龍》将揚(揚雄)馬(司馬相如)張(張衡)蔡(蔡邕)并稱,為漢賦四大家。張衡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作有《二京賦》、《思玄賦》和《歸田賦》。
若論全才奇才,張衡堪稱世所罕見的全才奇才。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聯合國天文組織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2003年,國際小行星中心為紀念張衡及其誕生地河南南陽,将小行星9092命名為“南陽星”。
文/陳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