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接到自稱“快遞理賠中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時,周女士深信不疑。
前一天,她接到快遞員的電話,稱其網購物品已放在小區外的小賣部,但周女士下午去小賣部并未找到快遞。随後,她将此事告知了快遞員,并聯系了網購平台的賣家。第二天晚上,她便接到“快遞理賠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稱願意就丢失的快遞作出3倍賠償。但接下來與“理賠工作人員”通話的1個小時時間裡,周女士被騙走13880元,她随後報警。
5月24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南充市公安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獲悉,今年4月以來,該中心共接到3起類似的詐騙報案信息。目前,警方正在對此類案件進行進一步的偵辦。
快遞丢失:
“理賠中心”來電
聯系她給予3倍賠償
4月5日,南充市民周女士在淘寶網購買了一件價值40元的商品。4月8日上午,圓通快遞員給他打來電話,稱其購買的商品已經到了,快遞就放在小區門口的一個商鋪裡。“這個快遞員都算是熟人了,平時送來的快遞都是讓他放在小賣部的。”周女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當天下午6點左右,自己接孩子放學回家路過小賣部時準備取快遞,但并沒有找到快遞。
周女士随後聯系快遞員,但對方堅持說快遞就放在小賣部,周女士讓對方第二天可以到小賣部查看一下。之後,周女士還聯系了淘寶賣家,反映自己購買的商品快遞丢失一事。4月9日,前一天的圓通快遞員電話聯系周女士,詢問她如何處理快遞丢失的事情。周女士說:“(快遞員)連續打了兩個電話,但是我當時很忙,就說後面再說”。
當晚8時許,周女士和朋友在談事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個來電顯示為“黑龍江哈爾濱”的電話,男子一口普通話,自稱是“圓通快遞理賠中心”工作人員。對方稱經過調查核實,由于快遞員在運輸過程中發生車子側翻,導緻周女士的快遞丢失,他們會按3倍的價值,對周女士丢失的商品進行賠款。
周女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自己因為當時和朋友談事,讓對方第二天打電話處理此事。但這名“理賠人員”顯然比周女士對“賠償”一事更上心。他向周女士強調,賠償必須在24小時内處理,并讓周女士不要挂斷電話,否則會影響索賠。
對于這名熱情的“理賠”工作人員,周女士并未多想。
一場騙局:
通話1個小時後
她被騙走13880元
接下來,按照“理賠人員”的提示,周女士添加了對方提供的一個微信賬号,然後打開對方發來的網址鍊接,如實填寫了個人身份證号碼,銀行卡号,以及淘寶賬号。
“為啥還要填身份證号碼和銀行卡号呢?”周女士有過一絲疑慮,她多留了一個心眼,填寫了一張沒有餘額的銀行卡。
周女士事後才發現,在自己與對方通話的過程中,與這張銀行卡綁定的手機曾收到一條短信,大意是:有一筆1000元的現金将從銀行卡内被劃走,但因餘額不足失敗。
周女士說,“理賠員”随後讓她打開支付寶平台的螞蟻借呗,周女士一看,自己能借到1.4萬元。“理賠員”稱,這1.4萬元是他們通過支付寶後台存入的一筆保證金,周女士需要将這筆錢全部借出來,扣除“理賠中心”對其作出的3倍賠償共計120元後,将剩餘的13880退還給她提供的銀行賬戶即可。之後,“理賠中心”會通過後台直接将她的此次借款記錄進行清零處理。
周女士按照“理賠員”的提示操作完成,并讓朋友将剩餘的13880元轉入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但“理賠員”最後卻告訴她,清除借款記錄需要第二天下午3點上班才能處理。周女士說,整個通話過程持續了1個多小時,因為當晚和朋友談工作上的事情,隻想這件事情盡快處理完。直到當晚回到家後,回想起整個事情經過,才發現自己被騙。當她嘗試撥打“理賠員”的電話時,顯示無法接通。
讓周女士意外的是,次日下午3點,“理賠員”竟然真的給她打來電話,并稱之前的借款記錄暫時無法清零,需要周女士再次通過其他網絡借貸平台操作借錢。周女士并未揭穿對方,她在電話裡試圖套取對方更多的信息,但這引起了對方警覺,對方随後借故挂斷了電話。
“現在已經自己掏錢把在借呗上借的14000元還了,這件事情,就當買了個教訓。”周女士說,因為自己購買的商品快遞丢失,賣家事後與快遞方面聯系後,也對自己進行了全額退款。
警方提醒:
快遞丢失應先與賣家溝通
不要輕信“客服人員”的數倍理賠
5月24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南充市公安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獲悉,該中心目前已經接到周女士的報案,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我們目前已經接到3起類似的快遞包裹丢失的詐騙案件。”南充市公安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蒲警官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據該中心的數據顯示,南充4月份共發通訊網絡詐騙案76起。
民警梳理此類案件後發現,此類騙局中,騙子通過不法途徑獲得事主購物信息後聯系事主,謊稱是快遞理賠人員,以事主所購貨品出現問題拟向消費者進行賠償為由對事主進行試探,而後以理賠需提前支付保證金、保證金和貨款一并退回等理由實施詐騙。事主輕信支付所謂的保證金後,騙子還會以客服人員操作失誤、公司賬戶正在清查等理由誘騙事主繼續轉賬彙款。
警方提醒,市民網購時,請登陸正規網站,不要進入網頁浏覽器提示認定的非法鍊接網站,更不要随意在網站上填寫個人身份信息,慎防個人信息洩露。如遇快遞丢失,要第一時間與賣家溝通,由賣家與快遞公司核實并進行相關處理,千萬不能輕信“客服人員”所說的“數倍理賠”等噱頭,同時,對客服電話及短信保持謹慎态度,收到陌生二維碼、網址鍊接等,切勿盲目掃描、點擊打開,避免上當受騙。
黃桐熊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超
編輯 官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