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本來想簡單回答:投影(激光電視也是投影的一種,隻是光源、幕布、投射距離的區别)甚至無法和最低端的液晶電視比,去賣場看看号稱激光電視領軍的海信的展示對比就一目了然。然而這也隻是從某一方面,也就是畫質、呈現效果、應用場景而言,至于性價比、觀感、審美、音場,這些則毫無感覺的忽略掉了。
但是,我更習慣從多維度思考和分析問題:
過去時:
第一次看到激光電視竟然是在2014年的P&E展會,當時還不了解,隻是覺得這麼薄這麼好的效果很是驚歎,但是在複雜光線下,弱光部分很明顯色彩跟不上,也就無法呈現攝影作品的細節和整體表現。
圖片為CES2021激光電視與影像的結合
5年前,激光電視更多的是打概念和技術,價格并不作為其在大屏市場的優勢,主要是面向未來和打造品牌營銷所需,當然,随後這項技術的确在逐步發展,2019年激光電視開始全面普及,确實培養了一大批義無反顧的忠實擁趸。
現在時:
先說背景。一方面,高端液晶電視所剩無幾,以小米為首,Copy手機的用戶分析、市場定位、産品設計、渠道策略、營銷思路,大打性價比的小米母子品牌液晶電視占據市場,而傳統的以日系為代表的高端電視品牌,東芝、夏普、松下們紛紛退出中國市場,至于原因,可以展開一個較大篇幅分析關于消費者個人需求和高品質追求間平衡的話題,也是目前日本電子産業帶動日本經濟衰退的話題,不在此贅述。簡言之,就是國有品牌在吸收先進制造理念和經驗以提升品質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性價比,占據了全球市場。目前液晶電視,從某個角度被分為合資和國産品牌兩大陣營(當然,衆所周知,這個國産品牌包含了飛利浦),而索尼、三星、LG三個合資品牌,高端上得去(B&O幾十萬的電視不做讨論)低端下的來,甚至也有像索尼去年發布的77A80J----國内能買到的最便宜的77寸OLED這種具有極高性價比的産品。
A80J即将停産,取而代之的是5月份上市的A80K,價格暫未知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同類型面闆不做目測對比是很正常的事,甚至不同級别面闆也很少會親自跑到賣場去做對比,而來自網上的評測文章/視頻往往無法切身體驗。因為人各不同,說得啰嗦點:不同人的不同視力能力和視覺感知,對像素和色彩到不同大腦反應的不同信号收到的不同的快感的強烈程度是千差萬别的。
打個比方,你喜歡聽流行音樂?還是Jazz、Blues?顯然前者的受衆是絕對多數。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大量激光電視品牌,既滿足了基本觀影需求,又符合了大屏趨勢,追趕了新科技潮流,應運而生的極米、堅果等新興品牌,的确在很多方面可以既打産品牌,又打營銷牌。我們都知道,目前的液晶電視和激光電視從效果上來說是沒辦法同平面對比的,尤其在自然光線下,更甚如果不是依托抗光幕布,激光電視的效果更是慘不忍睹。假如不是遊戲控,基本需求不高、追求大屏效果、環境光可控,那麼激光電視的确是個不錯的選擇。
将來時:
廣義來說這裡的液晶電視,是指面闆集成光源的一體電視,但細分又包括傳統液晶、OLED、MiniLED以及今年SONY剛剛發布的QD-OLED電視,那麼未來在“液晶”這個領域,還會不會有不斷的革新呢?
全球首款QD-OKED電視Sony A95K
答案是必然的。激光電視的發展像VR眼鏡一樣緩慢,是因為結構相對簡單,很容易到達瓶頸而難以超越,而以三星、LG、友達為首的面闆廠商,投入的大量研發費用是激光電視廠商無法相比的,就像google和baidu在布局和戰略目标、投入研發的人員和成本,造成兩者在高新技術拓展和革新上是有很大差異的。
看未來,一方面是兩者本身的資本儲備、技術差異和陣營規模,一方面是兩者在全球市場需求量、技術革新、研發團隊這幾個方面的增長加速度,如果激光電視都不具備優勢的話,終結液晶電視簡直就是個笑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