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日語:千島列島),是位于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島之間的一組火山群島,全長1300千米,由56個島嶼以及許多小岩礁組成,其中包括大千島群島等。所有島嶼面積為10503.2平方千米。截至目前,總人口約為2萬餘人。
千島群島
俄語稱呼該群島為“庫裡爾群島”,此名稱也是西方世界對該群島普遍稱謂。其中,“庫裡爾”一詞來源于阿伊努語“kur”,意思是“人”。中國人對薩哈林島的稱呼“苦夷”和“庫頁”,以及日本人對北海道的稱呼“蝦夷”,也是來源于同樣的阿伊努語。18世紀俄羅斯人來到千島群島後,曾誤以為這一地名來源于俄語單詞“курить”(意為“抽煙”),因為他們看見群島上的火山不斷噴出煙霧。
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全境現為俄羅斯實際控制,隸屬于薩哈林州的北庫裡爾斯克、庫裡爾斯克和南庫裡爾斯克三個縣管轄。國際上一般以得撫島以北為北千島群島,擇捉島以南為南千島群島。日本和俄羅斯則分别有自己的劃分法。俄羅斯的劃分為,北部島群從阿賴度島到舍子古丹島;中部島群從雷公計島到知理保以南島;南部島群從得撫島到國後島。
壹北千島群島
占守島 (Landsat 7拍攝影像)
占守島(舒姆舒島),千島群島東北方的島嶼,位于50°44′N ,156°19′E。距勘察加半島洛帕特卡角僅有11公裡,約呈橢圓形,長29.5公裡,寬19.9公裡,最高點海拔189米,面積388平方公裡。島上地勢低窪,上面覆蓋着許多湖泊和沼澤地。最高海拔189米。人口不到100人,主要居民點為片岡。
阿賴度富士(親子場山)
阿賴度島(阿特拉索夫島),由阿賴度山組成圓形島嶼,是北千島群島的島嶼,在幌筵島西北海岸22公裡,位于50°51′28.8″N 155°33′30″E。面積119平方公裡。最高火山阿賴度山,千島群島最高峰,位于群島最北端,有阿賴度富士的美譽,海拔2339米,自1770年和1996年有數次大規模爆發,其中1790和1981年噴發為千島群島曆史之最。無人居住。
衛星影像的幌筵島(中)
幌筵島(帕拉穆希爾島),千島群島中最大島(未納入擇捉島)、北部主島,東北隔幌筵海峽與占守島相望,南與溫祢古丹島相望。近太平洋側為鳥島列岩。位于北緯50°20′,東經 155°45′E。面積2053平方公裡。該島是北千島地區唯一有人定居的島嶼,人口2200人。行政中心北庫裡爾斯克(又稱柏原)。除僅有的沿海平原以外島内主要由标高1000米以上的山嶽構成。最高千倉嶽海拔1816米,還有福斯山(後镞嶽)頂海拔1772米,羅蒙諾索夫山(冠嶽)海拔1681米,泰爾福特山海拔1530米。埃别科火山位于維爾納茨基嶺北部北庫裡爾斯克西北7公裡的地方,火山高1156米,該火山2016年11月“蘇醒”并經常噴發灰柱。島上有西伯利亞矮松樹,灌木,高山苔原等,有豐富的食用蘑菇和漿果,尤其是越橘,北極樹莓。動物有赤狐,北極兔和貂,還有灰熊。海獺和海豹也常見。最長轟川河,長20公裡。其它河流有熊川,鳟川,速毛川,茂寄川,西川,加熊别川等,太平洋鲑魚在此河流中産卵。
鳥列岩,千島群島的島嶼,在占守島南部,幌筵島東北,是一個小岩島,面積0.16平方公裡。無人島。
志林規島衛星影像
志林規島(安季費洛夫島),是一個大緻圓形的島,位于50°12′N 154°59′E。直徑4.25公裡,面積7平方公裡,最高蓮華嶽海拔761米,為火山島。島南部是千島群島的五大北海獅繁殖地之一。崖居鳥類,有厚嘴海鳥,海雀築巢在山坡上。島的大緻形狀為圓形,登陸地點基本上沒有,同時船隻接近亦較困難。1644年日本松前藩地圖中已将該島繪入。無人居住。
貳中千島群島
磨勘留島冬景,2001年1月,于北峰頂部
磨勘留島(馬坎魯希島),千島群島中北部,位于溫祢古丹島的西北端,北緯49度46分48秒,東經154度25分48秒。最高點三高山海拔1171米,火山島。面積49平方公裡。磨勘留島的西部約20公裡的地方有一名為アボス的三角形岩礁又名帆挂岩,是海獅和海鳥的繁殖地。無人居住。
阿沃斯島,日稱帆掛岩,在千島群島,磨勘留島西南20公裡,位于49° 43′ 0″ N, 154° 6′ 0″ E,為一組岩石島礁,層狀的火山錐,最高的岩石凸出在海面35 米。
從太空中觀看溫祢古丹島(中)
溫祢古丹島(奧涅科坦島),位于北緯49度27分00秒,東經154度45分00秒。長42.5公裡,寬11-17公裡,面積425平方公裡。北邊隔着第四千島海峽與幌筵島相望,南為春牟古丹島,西北有磨勘留島。在島南部有一個火山口湖幽仙湖,湖中有全島最高峰黑石山,海拔1325米,形成了奇特的“島中有島”的奇特景觀。北部的根茂山海拔1019米。海岸地區多為綿延的斷崖,隻有少部分的沙灘交錯其中。東岸有黑石灣,西北部海岸有根茂灣,因灣口過于開闊,被視為不宜抛錨之地。1644年正保禦國繪圖作成,幕府命松前藩繪制該藩下領域地圖,其中含溫祢古丹島。1745年11名日本漁民漂流登島。目前在該島有俄羅斯邊境警備隊駐紮。
衛星圖片裡的春牟古丹島
春牟古丹島(哈裡姆科坦島),是一個火山島,躺在溫祢古丹島南端13公裡,位于49°07′12″N 154°30′29″E。長12公裡,寬8公裡,面積68平方公裡。最高點春牟古丹火山海拔1157米。島北部有一個小港灣和沙灘,灣口的東端有一被稱作丸崎的150米高台。島的丘陵地區盛産樽前草。
NASA陸上衛星拍攝越渴磨島的影像
越渴磨島(埃卡爾馬島),由安山岩質的火山所構成的長方形島嶼,舍子古丹島西北9公裡,位于48°57′29″N 153°55′48″E。東西長約7.4公裡,南北寬約5.5公裡,面積30平方公裡。西部越渴磨嶽火山海拔1170米。島上沒有明顯的湖泊和河川、淡水來源僅依靠降雨,島的北部有多個高溫的硫黃溫泉。1644年(正保元年)“正保禦國繪圖”作成之時,幕府命令松前藩繪制自藩領土地圖,其中包括有該島在内的39座島嶼。目前俄羅斯邊境警備隊駐紮在島上。
知林古丹島(奇林科坦島),位于48°59′N 153°29′E。距越渴磨島島30公裡。直徑為3公裡,面積6平方公裡。火山島,最高度海拔724米,1955年噴發。火山口寬約一公裡,深300至400米,海岸是陡峭的懸崖,小船不能登陸。 無人居住。
舍子古丹島衛星影像
舍子古丹島(希阿沙科坦島),位于48°49′N,154°06′E。春牟古丹島西南約80公裡,牟知列岩東北約30公裡,由兩個火山島連結在一起。長25公裡、寬0.9至9公裡,面積122平方公裡,最高點黑嶽(錫納爾卡火山)海拔高度944米,還有赤嶽海拔898米,北硫黃嶽海拔828米,南硫黃嶽海拔818米。島上無人居住。
牟知列岩
牟知列岩(洛武什基岩),在舍子古丹島西南、雷公計島東北,位于48° 33′ N, 153° 51′E。由4個較大的岩石和其餘小石礁組成,總面積0.23平方公裡。是海豹和海獅的栖息地。無人居住。
雷公計島地形圖
雷公計島(雷科克島),位于48°17′30″N 153°14′30″E。松輪島北部,呈橢圓形的火山島,長約2.5公裡,寬2.0公裡,面積4.6平方公裡。最高海拔551米,深壁陡峭的火山坑,長700米,寬200米,熔岩流沿島的東半部延長。1778年島上火山爆發,摧毀了該島三分之一。1924年再次發生強烈爆。無人居住。
松輪島
松輪島(馬圖阿島),位于48°05′30″N 153°12′E。羅處和島東北約30公裡,茄子形的火山島。長約11公裡,寬約6.5公裡,面積52平方公裡。位于西北角最高薩雷切夫火山海拔1496米,2009年6月噴發。另一座火山位于島嶼南部,海拔127米。20世紀90年代前由俄羅斯邊防軍駐守,1996年7月11日撤離,後無人居住。
于國際太空站拍攝羅處和島影像
羅處和島(拉斯舒阿島)。在松輪島西南,位于47°46′N ,153°01′E。長15.5公裡,寬約6.5公裡,面積63.2平方公裡。島上有五個小的淡水湖泊,以及衆多的溫泉。最高幌茶々登山,在島的西面,海拔956米。島東部的長頭山海拔503米。曾經有阿伊努人居住,現無人居住。
折手岩(斯列德涅戈岩),宇志知島和羅處和島中間,位于47°35′0″ N, 152°53′0″E,由平岩、黒岩、海獺島、鈕岩等組成,最大的平岩,長約500米,寬約250米。在日本探險家近藤重藏的著作《千島群島圖》中有記載。
宇志知島衛星影像
宇志知島(烏希希爾島),羅處和島西南,位于47°32′N ,152°50′E。由南北兩島組成,兩島之間的濑戶鈴木海峽,其寬度不大于400米,退潮能行走。面積5平方公裡。為火山錐,大部分火山是在海平面以下,南部有一個直徑為1.6公裡的火山口,形成了一個火山口海水灣,名暮田灣,海灣内有個小島,海灣深度估計為30米。南島西側的禦笠山為最高點,海拔401米。北島最高點海拔131米。火山的側翼部分為陡峭的懸崖,從海面上升至131米。島上有密集的海鳥在此築巢。該島是阿伊努人的聖地,傳說阿澄雷神的子孫就是從此島開始發祥的。
計吐夷島衛星影像
計吐夷島(克托伊島),新知島東北,位于47°21′00″N 152°28′30″E。面積73平方公裡,該島呈圓形,直徑約10公裡。地形起伏和陡峭的衆多山脈。島上兩旁都是陡峭的懸崖,南部陡峭懸崖高約500米,最高點計吐夷嶽海拔1172米。計吐夷火山口湖直徑約1.5公裡。白煙山海拔993米。白煙山火山最後一次噴發在1960年。
衛星圖片裡的新知島
新知島(希穆希爾島),位于46°58′N 152°02′E。長59公裡,寬12公裡,面積227.6平方千米。細長的島由衆多火山構成,火山位于東北端的島嶼,最高點是西南部的新知嶽火山(米爾恩火山)海拔1540米,1914年噴發;中部的新知富士海拔1360米,西南部的焼山海拔891米,東北部的日月山海拔676米;東北部有7.5平方公裡的武魯頓灣。中部的綠色火山口湖海拔624米,從南到北長3公裡,從東到西寬約2公裡,南側有溫泉。島上覆蓋亞寒帶針葉林植被。在1987年至1994年期間此島曾作為蘇聯海軍秘密潛艇基地。當時約有3000人常駐。
武魯頓島(布羅烏托納島),位于46°43′N 150°45′E。長4.5公裡,寬3.2公裡,面積7平方公裡。該島為火山島,有的懸崖達到274米高的高度,最高點海拔801米。島名來自英國船長。無人居住。
知理保以島(奇爾波伊島),俄羅斯稱兄弟群島。由兩個島嶼和周圍的一些小島嶼組成,位于46°31′30″N 150°52′30″E。知理保以北島,面積21平方公裡,最高峰大崩山海拔 691米。知理保以南島,面積16平方公裡,最高峰海拔742米。在阿伊努語中,意指“遠海中的島嶼”及“朝陸地方向的島嶼”。
NASA衛星圖片裡的得撫島
得撫島(烏魯普島),位于45°56′N 150°02′E。該島位于千島群島的中央,是一個活火山,約呈長方形,長120公裡,寬約20公裡,面積約1430平方公裡。最高點是沙哥拉山(日本稱白妙山)海拔1426米。植被有桦木,桤木,雪松等。無人居住。
擇捉島
叁南千島群島
1945年擇捉島的紗那村(今庫裡利斯基區)
擇捉島(伊圖魯普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最大的島嶼,位于北緯45度33分28秒、東經148度45分15秒。隔國後海峽與國後島相鄰。呈東北-西南向,長約200公裡,寬約7-27公裡,面3182.65平方公裡。地勢高,少平原,火山頻繁。其中散布山海拔1585米;北散布山海拔1563米;神威嶽海拔1322米;茂世路嶽海拔1124米;指臼嶽海拔1125米,最近在1951年噴發;小田萌山海拔1208米,最近在1989年噴發;焼山海拔1,158米;阿登佐嶽海拔1206米,最近在1932年噴發;西單冠山海拔1566米。得茂别火山口湖位于島的南部。東部海岸線多懸崖,河流直流。冬季風強,夏季較弱,有濃霧。富森林,有熊和赤狐等動物。主要植被是由雲杉,落葉松,馬尾松,杉木,混合落葉 森林與桤木,藤本和千島竹林草叢。山上則覆蓋着白桦樹和松樹西伯利亞矮灌木,草本花卉,或裸露的岩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魚類養殖場為世界最大養魚場之一。沿岸可停泊大型船舶的海灣約有十幾處,并有捕鲸根據地。東南岸單冠灣,1941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即由此出發。主要城市庫裡爾斯克(日治時代名為紗那村),人口2005人(2006年)。島上漁業資源豐富,盛産鲑魚、鳕魚等,同時也是捕鲸基地。夏季短暫且涼爽多霧,冬季長而寒冷。2003年,俄羅斯在庫裡爾斯克附近建設了跑道長度為1500米的機場。1992年底俄兩大專業研究所通過對伊圖魯普島庫德裡亞維火山的考察得出一項驚人結論:火山區内擁有豐富的铼金屬資源。铼金屬主要用于生産航空,铼資源主要蘊藏在火山灰中,每年可增加36.7噸。據2006年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報道,俄在南千島群島的伊圖魯普島(擇捉島)上發現儲量豐富價值遠超白金的稀有戰略金屬純铼礦,計劃大量開發。
1981年擇捉島
國後島(庫拿希爾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最南端,位于北緯44°5′、東經146°。西南隔根室海峽與北海道相連,東北隔國後海峽與擇捉島為鄰。呈東北-西南向,長123公裡,寬4—30公裡,周圍352.8公裡,面積1498.56平方公裡。地形陡峻,多火山,爺爺嶽(茶茶嶽)海拔1822米,為全島最高峰,1973年7月曾大爆發。其餘金城武嶽海拔1485米,岩山海拔1189米,羅臼火山海拔887米,泊山火山海拔541米。低窪地區為湖泊和溫泉。多原始森林。主要植被是由雲杉,落葉松,馬尾松,杉木,混合落葉 森林與桤木,藤本和千島竹林草叢。山上則覆蓋着白桦樹和松樹西伯利亞矮灌木,草本花卉,或裸露的岩石。主要的經濟活動是漁業和捕魚業。與色丹島間有優良的漁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居民多從事漁、林和養狐業。西南端的泊灣可停巨輪。最東岸南庫裡爾斯克為不凍港,有水産加工,俄羅斯行政機構設此。原屬日本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蘇聯占領,現由俄羅斯領有,日本要求歸還。人口為8531人。最北部城鎮近布内也有少量人口分布。
南庫裡爾斯克
國後島
色丹島(希科坦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根室半島納紗布岬東約73公裡處,地質上為根室半島于海中延伸露出水面的部分。位于北緯43°48′,東經146°45′,呈東北-西南向,長28公裡,寬9公裡,海岸線長約144公裡,面積255.12平方公裡,人口3070人,在四島中面積僅大于齒舞群島。丘陵性山地,海拔200-350米,多火山,最高點斜古丹山海拔413米。多港灣。北岸的斜古丹與南岸的松濱為天然良港。植被主要是薩哈林冷杉,落葉松,落葉樹木,竹子 草叢和杜松矮林。有兩個住區,原丹和阿納芒。居民大部采集海帶和從事漁業。中心村落為斜古丹,是漁業基地并有水産加工業。原屬日本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蘇聯占領,現為俄羅斯領有。
1875年
大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色丹島中部以東海岸,位于北緯43°45′14″,東經146°47′57″,面積1.55平方公裡。最高點海拔66米。無人居住。
1905年
小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色丹島南部以東海岸,位于北緯43°43′43″,東經146°41′40″,面積1.01平方公裡。最高點海拔47米。無人居住。
齒舞群島
齒舞群島(哈博邁群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在北方四島中面積最小的群島,位于北緯43°30′,東經146°8′。面積102平方公裡。與北海道納沙布岬海角隔海相望。包括貝殼島、萌茂尻島、水晶島、秋勇留島、勇留島、志發島、多樂島,海馬島、春苅島等島嶼。地勢低平,略有起伏。志發島較大,南部海拔30米,北部僅9米。周圍多礁岩,阻礙航行。水産豐富。夏季的時候,志發島會有少數漁民居住。群島名的由來是阿伊努語中的“流冰退去的地方”。俄羅斯在各無人島配置少數的沿岸警察。原屬日本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蘇聯占領,現為俄羅斯領有。
擇捉島上的火山
多樂島(波隆斯科戈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屬齒舞群島,距納沙布岬約45公裡,為齒舞群島最北端的島嶼。位于北緯43°37′57″,東經 146°19′31″。周長24公裡,面積11.69平方公裡,海岸線長21.5公裡。最高海拔25米。島上幾乎沒有樹木,在1945年8月前,有海帶,扇貝,鳟魚,鳕魚捕撈。
海馬島(奧斯科爾基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是齒舞群島北部地區的一部分。位于北緯43度34分3秒,東經146度24分7秒。在多樂島東南,由主島等11個島嶼組成,最高點海拔38.2米。包括東北カブト島和カナクソ岩兩個島岩群,總面積1.5平方公裡。無人居住。
志發島(澤廖内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的島嶼,屬于齒舞群島,位于北緯43°30′8″,東經146°8′54″。面積45平方公裡,海岸線長41.6公裡。齒舞群島最大的島嶼,為平坦的島嶼,覆蓋草地植被,濕地。有幾個湖泊,東北部有一片沼澤,樹木稀少。最高海拔24米。
秋勇留島(阿努欽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的島嶼,屬齒舞群島,位于北緯43°22′8″,東經146°0′8″。勇留島西南4公裡,周長約12公裡,面積2.73平方公裡,周圍10.5公裡。最高海拔38.8米。無人島。有高大的樹木,幾乎沒有高山。海産豐富,産海帶,紫菜,有鳕魚捕撈。勇留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的島嶼,屬齒舞群島,位于北緯43°25′11″,東經 146°4′11″。面積10.63平方公裡,周圍29.5公裡。最高海拔44米。在1945年8月前,有日本人501人,有海産加工廠和學校。
水晶島(坦菲利耶娃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的島嶼,屬齒舞群島,距納沙布岬約7公裡,位于北緯43°26′8″,東經 145°54′45″。是幾乎平坦的島嶼,最高海拔18米。面積13.71平方公裡,周圍32.2公裡。為天然良港,在1945年8月前,有海産加工廠,捕蟹,鲑魚,鳟魚,蝦等。
貝殼島(西格納爾内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的島嶼,齒舞群島中最小的島,位于北緯43度23分44.8秒,東經145度51分27.5秒。地理位置為北海道納沙布岬半島和水晶島之間。距離納沙布岬3.7公裡。面積約10平方米,島上燈塔建于1937年。無人居住。
春苅島(焦明島),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東北,千島群島南部的島嶼,屬齒舞群島,位于北緯43度24分59秒,東經146度9分40秒。在志發島東南,勇留島以東,為上島,中島,下島3個大島和其餘小島等19個島礁組成,各相距2公裡。總面積2平方公裡,最高點在中島,海拔34.7米。無人居住。
示意圖
肆你知道小千島群島在哪裡麼?
005年3月28日 從納沙布岬・平和塔展望室面對水晶島、志發島、貝殼島、勇留島、秋勇留島等諸島之廣角攝影。
千島群島、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這些名詞我們都比較熟悉,可是居然還有小千島群島的稱謂。
小千島群島是千島群島的一部分,由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島嶼構成,包括色丹島、齒舞群島和幾個色丹島附近的小島嶼。
今日色丹島
最高點412米(色丹島上的斜古丹山),總長度100千米,總面積360.85平方千米(包括六個大島和其他小島嶼)。
小千島群島屬于俄羅斯的南庫裡利斯基區。小千島群島、國後島、擇捉島就是國際上常說的日本北方四島,俄羅斯則稱之為南千島群島。說是北方四島,其實遠遠不止四個。雖然齒舞群島是北方四島中面積最小的,僅有102平方公裡,僅占北方四島總面積的2%多一點,卻是有一組小的島嶼構成。國後島和齒舞群島與日本北海道島中間隔着根室海峽,最短距離不足35公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