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這樣的話術,說是某某商品,隻生産了2000個,所以因為稀缺性,這件商品價格上也是高昂的,這聽起來是對的。
因為通常我們在提到商品價高的原因時,稀缺性總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稀缺性就真的說明商品應該昂貴嗎?
我認為不見得,我們說一個饅頭5角錢一個,這在平時再正常不過了,可是如果場景變了,比如說饑荒,它可能變得很昂貴,饅頭本身價值其實沒有變化,那麼我們就要明白稀缺性的概念,這裡的稀缺性更多的是指有限的資源和物品相對于人類的欲望而言的,我正餓,而你手裡有,這才叫稀缺,因此所謂的稀缺是相對的。
我們說鑽石因為稀缺,所以昂貴,這句話對嗎?
其實也是值得商榷的,因為有意的限産是人類讓鑽石顯得稀缺的手段,所以稀缺隻是在人類社會看起來的“不夠分”而已。
當然,稀缺性在經濟學裡是重要議題,俗話說“物以稀為貴”
但是又因為稀缺所以會出現競争和選擇,可能還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大家以前聽過《蟋蟀的故事》本名叫《促織》,講的就是古代明朝宣德年間,蟋蟀熱令一個小男孩變成大将軍蟋蟀的故事,這和稀缺性也有關。
當然稀缺性剛才也說了是變動的,可能曆史上某種物質是稀缺的,但現在豐富了,比如過去吃不上大米飯,現在就不是問題了,過去吃不上雞蛋,現在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稀缺性也分人,比如對忙人來說,時間它是稀缺的,對于閑人來講,不缺的正是時間。
稀缺性也是可以交換的,因為資源分配可以通過交換來實現,比如我們可以在股票市場裡去購買股票,得到你認為稀缺的個股。
當大多數人都想購買你手裡的股票時,你的股票就真的成了稀缺之物了,而當大多數都想抛掉的個股時,你手裡的個股就變成了非稀缺的個股了,這些所謂的稀缺性都是在交換中變化的。
稀缺性是人類對待資源變化的欲望體現,我們可以運用經濟學來解釋稀缺性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隻要我們用心思考和觀察,就會明白很多的事理。我們不僅知道稀缺性分為經濟稀缺性也分物質稀缺性,物質的稀缺性又分為絕對稀缺性和相對稀缺,絕對稀缺是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相對稀缺是指資源的總供給能夠滿足總需求,但分布不均衡會造成局部的稀缺也就是結構性稀缺,所以又叫相對稀缺,而稀缺物品又分為兩類,一種是空氣這種随意得到任意物品,它不用付費,一種是交易手段獲得的,具有稀缺性的經濟物品,得到它需要付出某種代價。
總之,稀缺性是客觀存在的,剛才也說了是資源有限性與人類欲望需求的無限性矛盾,也是人類産品選擇,追求,生活的行為基礎,也就是說之所以有了稀缺性這一行為,才客觀上成了人類奮鬥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