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秋的美文名句

中秋的美文名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0 17:19:10

中秋的美文名句(月到中秋分外明)1

中秋是月節,是以圓月為标志、寄寓着中華兒女團圓的夢想、積澱着中華兒女團圓的心理訴求的節日。各地區、各民族過節的習俗異趣紛呈,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中秋所體現出的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凝聚着中華兒女的心,熔鑄着中華兒女的魂。

從 祭 月 到 賞 月

中華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月亮文化。月亮稱“太陰”,與太陽分别成為中華文化中代表陰陽的“兩極”。月亮崇拜古已有之——遠古先民看見月出月落、月缺月圓,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國就有祭月儀式,且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現在北京的月壇即為明清帝王祭月的場所。祭月擴至民間,民衆亦有廣泛的拜月習俗。

随着文明發展,人們對月亮的敬畏心理逐步減淡,觀賞心态逐步加強。長期的農耕社會,使中華民族對月亮自古以來就有細緻的體察。陽曆15号月不必圓,而華人的農曆,每月十五總是月圓。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傳統大節。太陽總是圓的,而月亮變化不居,中華兒女細緻地為之命名:朔、望、晦;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月牙兒、一鈎新月、一輪滿月。

在對月亮的觀察中,人們逐漸發現“月到中秋分外明”。秋分時太陽光線垂直照射在赤道上,一天的晝與夜等長,古時祭月選擇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滿月,農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的一個滿月之日。此日秋高氣爽,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圓,于是中秋節就選擇在了八月十五。加之這時正是秋收時節,五谷豐登、瓜果滿架,人們的心情最是喜悅。到唐代,中秋節正式形成,賞月逐漸成為全民族的習俗。

與西方狂歡節的格調不同,中國的中秋是恬靜清雅的。傳說唐明皇遊月宮,見城樓門匾上寫着“廣寒清虛之府”,便稱月宮為“廣寒宮”。京劇《貴妃醉酒》裡,楊貴妃自比廣寒宮的嫦娥,稱月亮為“冰輪”“玉兔”。中秋呈現的多是“寒”“清”“冰”“玉”之意境,我們要學會欣賞中秋節的這種美。

中秋的美文名句(月到中秋分外明)2

拜月賞月萌發的天人之思

甯靜而朦胧的月夜,讓人澄思靜慮。人們在敬畏拜月、融情賞月的同時萌發了天人之思。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寫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月虧而盈,盈而複虧,卻永遠照耀在曆史的長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暫,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樣生生不息?屈原在《天問》中發出“夜光何德,死則又育”之問。李白《把酒問月》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随”寫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蘇東坡承屈原、李白之意,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中華月亮文化中的人倫情思和天人哲思熔于一爐,爐火純青。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即蘇轍。蘇轼和蘇轍是情深意笃的兄弟,蘇轼每到一個地方,都有詩文寄給蘇轍。蘇轼原在杭州任通判,因為蘇轍在濟南做官,所以他特地請求北徙,來到密州,就是現在的山東諸城任職。雖然兩個地方相隔不遠,但是兄弟倆還是好久不能見面,蘇轍在詞中是作為不能團聚的親人的代表。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和月宮都是仙界,亘古恒久無須也無從紀年。無須問而偏要問,這是醉了,是“究天人之際”的哲思。月光“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先在樓閣間搜尋作者,沒找到,鑽進窗戶搜尋,終于找到了這個因思念親人而無眠的詞人蘇轼。“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你找我幹什麼?該不會也因情銜恨吧,怎麼總以團之月撩撥不團圓之人?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對圓月的怨責,表達的是思親的情深、情苦。這是一種憾恨。如何排解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月亮也并不總是圓的,它陰晴圓缺,周而複始,代表着一種流轉的輪回。人若能融入其中,也就能參透日月造化之永恒,贊服天地之化育。這樣一來,人間之悲歡離合,又有什麼可歎的呢?應淡然處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

從月的自然規律,體悟到人的生存規律,提升為人生哲理,這首詞精妙地體現了中華月亮文化的精髓以及傳統文人對中秋的哲思。

中秋的美文名句(月到中秋分外明)3

圓 月 意 象 與 團 圓 心 理

中華兒女賦予了“月圓”豐富的人倫内涵,“圓”在中華文化裡不僅僅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古人認為“天圓”,圓是“完整”“周全”“沒有缺欠”,“圓”又與“和”“合”内在相融相通。月圓時人們希望人間也團圓,夫妻團圓、親友團聚、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團圓”成為中華兒女共同追求的生活願景,成為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

這種團圓意識很是寶貴,因為團圓是一種群體意識,強調個人與親人、朋友和周圍人的團圓,強調個人對集體的義務。這種群體意識,造就了國人的整體感、集體觀,造就了國人的人倫責任感。

中天皓月還可引發心靈感應,凝聚文化認同。從縱向的時間維度看,月亮縱覽古今,可勾起人們對往昔的回憶、對故鄉的回憶。李白的《靜夜思》婦孺皆能背誦,國人從孩提時代起就把歌頌月亮的詩歌及其指代的文化意象栽種在心裡,長大後仍覺“月是故鄉明”。從橫向的空間維度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光普照大地,中華兒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對共同的皓月也會怦然心動,産生心理共鳴。這是文化積澱形成的民族心理,是文化的共同認同,且越是遠在他鄉異國表現得越為明顯。

國家的團圓叫“金瓯無缺”,金瓯是圓的,沒有缺欠,代表領土完整。中華兒女的心靈深層認為我們國家需要各民族大團結,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才是團圓、才是圓滿。這種大團圓心态,亦是我們民族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且成了家國觀念生成的重要元素。直至今日,它仍是愛家愛國情懷的具體體現,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憑借,也是我們圓夢中華的重要精神資源。

◎本文原載于《光明日報》(作者李漢秋),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