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曾經溢價34倍收購公司,如今面臨超15億元資産減值,而這直接導緻湯臣倍健2019年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約3.65億元—3.7億元。此外,該公司2019年前三個季度業績增速已明顯下滑,且銷售費用增速遠超營收和淨利潤增速
看似突發事件背後,往往隐藏着一些内在邏輯。
2019年最後一天,作為A股保健食品龍頭,也是中國市場為數不多的“非直銷”保健食品企業——湯臣倍健(300146.SZ)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2019年将虧損3.65億元至3.7億元。
據公告顯示,受《電商法》實施影響,湯臣倍健2018年收購的澳洲益生菌公司Life-Space Group Pty Ltd公司(下稱LSG)市場業務未達預期,因此,對LSG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約10億元—10.5億元,計提無形資産減值準備約5.4億元—5.9億元。
另外,由于上市公司部分參股企業受經濟環境、經營情況等因素影響,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其計提資産減值準備約7000萬元—9000萬元,且公告預計2019年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8000萬元—9000萬元。
随即,深交所向湯臣倍健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無形資産的具體明細和金額,本次計提減值準備的測算依據和過程,以及計提是否充分,時點是否合理,并說明相應的會計處理過程。
事實上,湯臣倍健斥資35.14億元收購的LSG公司當時淨資産僅為1.01億元,收購溢價高達34倍,而“商譽”隐患也就此埋下。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2019年前三季度,湯臣倍健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已明顯下滑,且銷售費用同比增速顯著高于其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速度。
有業内人士表示,此次商譽和無形資産的大幅減值是為湯臣倍健業績增速下滑找一個突破口,亦或是為明年業績增長,打一個較低的基礎。而湯臣倍健股價竟也在節後連漲兩天,1月3日甚至強勢漲停。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市公司披露商譽減值公告之前,湯臣倍健部分高管有減持情況,包括副董事長梁水生、董事總經理林志成等等。
對于湯臣倍健的未來,東北證券給出“買入”評級力挺,其表示“各方面政策擾動及不利因素基本于2019年集中釋放,2020年預計‘健力多’有望繼續實現快速增長”。
34倍溢價收購隐憂乍現
公開資料顯示,LSG是澳大利亞從事益生菌産品生産和銷售的企業,是當地市占率第二的益生菌品牌,旗下産品以Life-Space(益倍适)為主,包含以益生菌粉和膠囊為主要劑型的26種益生菌産品,針對從孕婦、嬰兒、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到老年人群,協助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
2015年,Life-Space通過跨境電商、代購進入中國市場且在中國電商平台阿裡巴巴(包括天貓和淘寶)占據領先地位。
根據湯臣倍健官網數據顯示,2018年LSG并表營業收入為2.73億元,較收購前LSG的營業收入有大幅減少,2017年LSG的營業收入4.74億元人民币。
在此情況下,湯臣倍健依然堅持在2018年8月宣布,耗資35.14億元對LSG的進行收購,而彼時LSG公司淨資産僅1億元左右,溢價程度高達34倍,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産超15億元。
湯臣倍健對外稱,盡管因收購帶來的商譽減值給公司短期業績帶來巨大壓力,但此次收購不僅打開了未來公司産品“出海”的通道,還得以快速切入益生菌這一市場細分領域。
2020年1月3日,針對收購澳洲益生菌公司LSG形成商譽減值導緻2019年預虧事宜,湯臣倍健回複深交所關注函表示,2019年正式實施的新電商法對代購行業沖擊較大,導緻LSG澳新市場的代購占比由2018年的40%下降至20%,其收入減少42.6%。
對于計提商譽減值的時點,湯臣倍健表示,公司于2019年6月進行了業績評估和減值評估,暫未發現明顯減值迹象。考慮到2019年是中國線下銷售第一年,且處于與LSG整合的第一年,同時考慮到電商渠道下半年占比較高,第四季度可以相對可靠預計全年業績。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事實上,中國《電子商務法》在2019年1月1日已正式實施,而湯臣倍健在2019年年中卻依然未發現業績減值現象。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該公司21.54億元商譽全部系2018年8月公司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澳洲LSG公司100%股權形成,與購買日商譽金額的差異系彙率變動引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海外機構IRI Scan Sales data, Pharmacy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受代購追捧的幾大知名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在澳洲本地藥房渠道的業績均出現了15—30%的同比下滑,而LSG由于收入結構中的代購占比較重,其澳洲市場業務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
除LSG的減值過程外,湯臣倍健還披露了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的情況。其中,參股公司上海凡迪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7845%)拟計提減值撥備4615萬元,東台市賜百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股25%、下稱賜百年)、上海臻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下稱臻鼎健康)分别計提減值撥備2546萬元、1320萬元。
湯臣倍健解釋稱,截至2019年11月末,上海凡迪營業收入下滑、虧損擴大,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持續為負,貨币資金餘額為305.07萬元,加上受其大股東三胞集團債務危機及資金占用的影響,未來發展存在不确定性。
受産業轉型升級和水産養殖行業環保政策壓力等影響,中國近年來螺旋藻行業産能開始下滑,螺旋藻市場情況出現較大不利變化。截至2019年11月末,賜百年營業收入下滑,貨币資金餘額為106.7萬元,經營現金短缺,經營業績持續達不到預期。同期,臻鼎健康賬面淨資産365.7萬元,貨币資金47.81萬元,虧損擴大,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持續為負,經營業績持續不達預期。
湯臣倍健近一年股價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
業績隐憂
由于人口老齡化、城市人口亞健康化以及人均消費水平的持續增加,類似于湯臣倍健這樣的保健食品公司獲得了長足發展。
自2010年上市以來,湯臣倍健營收增長11倍有餘,年均複合增速達37.2%,歸母淨利潤也增長近10倍,年均複合增速達到34.8%,并因此确立了A股行業龍頭的地位。
但随着行業的不斷發展、市場競争加劇,以及近些年來,在無限極、完美、權健等一幹保健品公司諸多不良事件的影響下,公衆的不信任情緒逐漸增加,且行業增速顯著放緩。湯臣倍健公告稱,對中國14個主要城市零售終端藥店的抽樣調研顯示,2019年1—9月,保健品類總體銷售額同比下跌5%。
2019年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又聯合多部門在全國範圍内集中開展了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行動。
在多重監管政策及行業競争格局加劇的雙重影響下,湯臣倍健業績增速出現明顯放緩迹象。
Wind數據顯示,2019年1—3季度,湯臣倍健實現營業收入分别為15.71億元、29.70億元和43.81億元,分别同比增長47.17%、36.88%和28.04%;歸母淨利潤分别為4.97億元、8.67億元和11.91億元,同比增長33.69%、23.03%和12.56%。
而同期,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别為3.01億元、7.44億元和12.12億元,分别同比增長80.24%、50.91%和54%;銷售淨利率分别為30.17%、27.84%和25.99%。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湯臣倍健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速以及銷售淨利率都在不斷下滑,而需要注意的是,其銷售費用增速卻顯著高于其同期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速。
2019年前三季度,湯臣倍健整體實現營收43.81億元,增速較去年同期下滑17.54個百分點。
在2019年10月的一次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湯臣倍健表示,受行業大環境及電商平台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其境内線上渠道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僅實現個位數增長,全年來看,想實現較快的發展目标存在較大的難度和經營壓力。
當然,在商譽大幅減值疊加業績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先知先覺者或早已開始行動。
Wind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湯臣倍健副董事長梁水生、副總經理蔡良平、副總經理陳宏、監事蔣鋼、董事總經理林志成、董事湯晖相繼開始減持。
其中,梁水生減持5696.79萬元、蔡良平減持437.60萬元、陳宏減持6310.4萬元、蔣鋼減持216.20萬元、林志成減持546萬元、湯晖減持4223.3萬元,6名高管合計減持1.74億元。
此外,Wind數據顯示,2019年1—3季度,湯臣倍健的股東戶數分别為3.53萬戶、3.79萬戶和4.11萬戶,同比增長4.11%、7.49%和8.34%;人均持股數分别為2.5萬股、2.3萬股和2.1萬股,同比下滑3.73%、6.91%和7.7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湯臣倍健的股東戶數在不斷增長,但人均持股數卻不斷下滑。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湯臣倍健合計有30家基金持股,包括易方達創業闆ETF、交銀品質升級混合等多家知名機構,合計持股5168.51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為3.54%。
《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到,最近一條關于湯臣倍健産品質量信息是:2018年,中消協對市面上30多種鈣産品進行實驗比較,發現湯臣倍健某款液體鈣标準含量低于标準。
截至2010年1月7日收盤,湯臣倍健報收于17.18億元,較52周高點下挫26.5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