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出處:後晉·劉昫等《舊唐書·魏徵傳》。
釋義: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照出自己的優缺點與得失處。
用法提示:
在公文寫作中,這句話可以用在“群衆路線”上。
例句示範: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曆史是一面鏡子,從曆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曆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
2.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出處:唐·韓愈《送孟東野序》。
釋義:大概各種東西不能處于平靜/公平的狀态就會發出聲音。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善于傾聽,多看多想。
用法提示:
在寫作中,可以将這句話視作警醒,警醒大家如果人心久久得不到相對公平的對待,就會人言鼎沸、物議沸騰。
例句示範: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我們要拉近與群衆的距離,站在群衆的角度思考問題,堅持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
精彩内容 不容錯過
下期更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