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利車金融負責人李明昊
近日有媒體報道,根據上交所信息,京東金融旗下北京正東金控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正東金控)發行1.89億資産證券化産品——京東金融·華泰·美利車金融信托受益權資産支持專項計劃的申請已被受理。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上述ABS産品成功發行,無論是對于平台京東金融、美利車金融,還是汽車消費信貸行業,都将意義重大。
從美利車金融這種新型互聯網助貸平台的角度講,如果發行成功,會給行業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由于美利車金融屬于助貸機構,其可能采取的是信托通道模式開展資産證券化,也即原始權益人(信托受益權)與消費金融服務商(美利車金融)是分離的,并與其他關聯機構運作,設計較為複雜。類似的方式此前出現過,包括宜人貸、中騰信等發行的ABS産品。
從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角度講,2016年12月底,新興的汽車消費金融服務商長安新生發行了4.02億車貸資産證券化産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金融的細分領域——汽車信貸業務的發展高漲。
從京東金融的角度講,上述ABS産品将是京東金融發行的首款以信托受益權為基礎資産的ABS産品,也顯示其汽車信貸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2016年4月,京東金融戰略投資美利車金融,發力汽車信貸市場。
按照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雙方的合作還是相當深入,美利車金融可以依托京東金融的數據風控和征信體系,并進行渠道和場景覆蓋,同時獲得京東金融提供的資金(主要是京東體系的小貸公司提供)。
京東金融方面則主要體現為消費金融場景的拓展,白條服務已經覆蓋到汽車消費領域。
美利金融定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商,主要在二手車和3C電子産品等消費場景中布局消費金融業務,在二手車業務中,其旗下具有全資子公司力蘊汽車金融。
力蘊汽車金融為消費者提供1——3年的二手車和新車購車貸款,業務流程上,其向美利金融和其他金融機構推薦、審核合格的二手車分期用戶,資金來源多出自互聯網金融平台和其他與汽車相關行業的金融機構,其分期貸款模式是目前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典型的助貸模式。
筆者了解到,美利車金融2015年車輛銷售2.4萬台,2016年銷量大概為9萬台,車輛筆均貸款額度5.5萬元,也就是說2016年其累計放款大約為50億。一方面,美利車金融通過直營店方式開展汽車零售金融業務,另一方面其正在探索加盟店方式,試圖将車金融的品牌全面鋪開。
2016年12月中下旬,零壹财經采訪了美利車金融的負責人李明昊,關于車金融發展的資金來源問題,他當時表示正在籌劃發行ABS産品。
就當時來看,據他介紹,美利車金融業務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于京東金融,銀行資金主要來自于浦發銀行,此外還有部分P2P機構提供的資金,但基于成本考慮,來年會收縮P2P渠道的資金,将傾向于從機構,如京東金融、銀行等方面獲取。
融資租賃方式發展汽車金融業務是汽車金融領域的一大創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業務開展的門檻,同時,一個最大的弊端是資金杠杆低(融資租賃公司受商務部監管,放款杠杆1:7——1:8,也就是說如果平台注冊資本1億,銀行授信額度為7億——8億),這意味着平台擴大規模再發展會遇到阻力。
盡管如此,李明昊表示,美利車金融業務未來也可能以多種方式發展融資租賃業務。
從資金來源渠道上看,發展汽車金融業務,通過ABS融資是一個比較好的渠道。
“無論是汽車金融公司,還是融資租賃公司,ABS已經很成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了。”李明昊說。
同時,他指出,盡管ABS的發行絕對趕不上平台資産新增的速度,但ABS是補充資金來源重要的一條腿。
可以預見的是,ABS的融資方式不僅是美利車金融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也将是其他衆多汽車信貸業務平台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2017年可能會取得快速發展。
——————————————
以下是上述訪談的其他内容,關于美利車金融的由來,是一個創業故事,也顯現了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的一些特點,以飨讀者:
零壹财經:您之前在通用金融,後來為什麼選擇了來美利金融?
李明昊:這個故事挺複雜的,我先前在通用金融做了五年多,大概挺多崗位都做過,最後負責全國的二手車金融業務,因為通用金融慢慢向國企轉移了,很多東西比較墨守成規,推進一個新東西非常緩慢,因為公司大嘛,大了利潤也高,所以做一些決策不是輕而易舉。
但明明二手車這是一個方向很好的行業,比如加盟模式,實際上最早我在通用金融就想幹,并且進行了嚴密的項目分析,做了三個月的準備工作,當時,中方CEO堅挺要幹,但美方CEO不支持,包括美國這邊也不願意做,所以最後這事就幹不了了。
其實之前想做的事現在終于在美利這個平台上做了。
因為一直有這個想法,後來我就離開了通用去了民生總行,在北京西單的總行做汽車金融、二手車金融中心的總經理,一年後,我覺得确實有蠻大收獲的,了解了商業銀行的一些思路,但有很多原因我又離開了,第一太遠,家在上海,來回奔波身體受不了,第二是北京環境太差,第三就是想創業了。
從民生銀行離開後,我回上海創立了第一家公司——優品車,是我和通用金融的搭檔一起創立的,當時也拿到了第一波投資,是高榕資本投的,但由于是第一次創業,沒有經驗,很快錢就燒完了,然後業務沒走動,就不行了,大概做了八個月,在最後階段,在對接資金方的時候,因為要對接有利網的資金,就跟雁南認識了。
但在半個多月,快差不多對接上的時候,公司現金流斷了,這就做不下去了。
所以當時雁南還是比較靈敏的,他覺得那我們一起再做這個事吧。當時我也還不甘心,所以就答應了,帶着優品車的原班人馬繼續做,當時成立了力蘊汽車金融,就是現在的美利車金融業務。
當時運營資金放款資金是有利網來做,有利網相當于力蘊最大的股東。
後來,有利網拆分了,力蘊又從有利網出來,然後成為了美利金融。
所以力蘊是比美利金融還要早的一家公司,對,大概是這樣。
零壹财經:現在覺得有達到自己當年的預期嗎?
李明昊:也還好,很多是機緣巧合,其實當時優品車創業失敗,還是很痛苦的。
零壹财經:那是哪一年?
李明昊:2014年年中左右。那是第一次創業,為建團隊,從通用挖了有二三十人,都是主管經理級别的人,但對人家沒有交代公司就挂了,那種狀态是沒辦法交代的。就像帶着孩子逛商場,一回頭孩子沒了,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态,那半個月時間狀态非常不好。
但當時确實很快就恢複了,為什麼?我在想,必須要重新開始,否則團隊就散了,所以我跟當時的核心團隊說,給我一周時間,然後我就去找新的投資人,那一周時間我跑了很多地方,基本上六家機構給我抛出了橄榄枝,雁南是其中之一。
我們思考再三後,覺得這邊最可行,所以選擇了有利網。
現在回過頭再想,确實感覺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我們團隊是不可能成功,很多條件都不具備。
零壹财經:你比如?
李明昊:比如當時團隊背景不夠強,我們有業務團隊,但沒有融資高手、财務運作高手,這對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是很難的,是緻命的。
我現在覺得當時挂了反而挺好,如果我們再堅持一年兩年,還是要挂,而且還會錯過整個創業窗口期,幸虧2014年年中果斷給關了。然後重新開始,那時候,剛好趕上了我們所說的互聯網金融這波浪潮,所以之後的業務開展比較順利。
力蘊公司2014年9月底才拿到營業執照,但2014年10月15号就開始放款了,11月賣了55台車,12月賣了500多台,1月是1000多台,業務很快就上來了。
零壹财經:是因為之前的積累嗎?
李明昊:是積累,包括風控制度、銷售體系等,我們在之前那個公司就做完了,所以就不用重新做了。
現在回想當時多虧是停了,如果沒停第二波就耽誤了,還挺好,如果再晚半年,機會就都完了。所以真的很多還是機緣巧合。
零壹财經:車金融業務開展的确實挺早的,也挺波折和精彩。
李明昊:好精彩的,也挺有意思,然後2015年又發生了分拆的事情,之後就慢慢好了。現在資金成本在不斷降低,我們利潤空間也逐漸變大,确實各方面都在好轉,宏觀方向上還是不錯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