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
《三字經》中有一句:“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它的意思是金木水火土是古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思維觀念,也是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
新版一年級語文課本的第二課,就編排了一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兒歌《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
“土”字
在《盤古開天》的故事中(具體可參考《漢字思維》教材第一課),我們能讀到:
盤古用鋒利的斧頭劈開大雞蛋,輕而清的升為天空,重而濁的降為土地。
甲骨文中的“土”就是一個小土堆的樣子,上面的土堆漸漸演變成今天“十”的樣子,下面的一橫指的就是地面。古人把“土”寫成一個小土堆,以表達對土地的崇敬和熱愛。
金木水火土
無邊的土地承載着萬物,人類的漁獵、畜牧、采集、農耕都依賴土地,所以古人把土地當神來進行祭拜。土地寬廣無邊,不可能把所有的土地都一一祭拜,他們就用土堆一個土台“封神立社”,這個土堆就代表土地神。
金木水火土
“木”字
盤古開辟出天地後終于支撐不住,永遠地倒下了。他死之後,身體又幻化成了大自然的許多物質。他的頭發變成了棵棵樹木,形成片片森林。
甲骨文“木”就是一個由根、幹、枝組成的大樹的形象。因為樹木生長的規律,樹葉會枯萎、凋零,古人在造字之時,就抓住了樹木最基本的特征進行描述,并沒有表現出會凋零的樹葉,足以表現他們對大自然的觀察是多麼的用心。今天,“木”字已經變成了一個橫平豎直的方塊字,但依然能看出它是一棵粗壯的大樹形象。
金木水火土
樹木在古人的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衣食住行種種方面都離不開它:桑樹給蠶寶寶提供食物,我們才有舒适的絲織品衣服;廚房裡,小到筷子大到碗架都是木頭做的;古人住的房子少了房梁(梁中有木)就不會堅固;古人出行用的船和車也都是用木頭造出來的。
金木水火土
“水”字
盤古的血液變成江河湖水,奔騰不息。
你看,甲骨文“水”中間就是水紋,兩邊各加上三個水滴。今天,這個甲骨文演變成了漢字“水”。所以,水的本義就是河流的意思。了解了“水”字的本源,我們再去看“渭水”、“漢水”,是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它們指的是渭河漢江呢?
金木水火土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古人為了便于生存,他們也往往依水而居。河流世世代代滋潤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所以很多河流被稱為“母親河”。
金木水火土
也因為水無定性,它會以各種形态出現在大自然界中,所以,當“水”在漢字中當偏旁時,也會有很多種變化,當你下次見到它們一定要認識噢!
金木水火土
“金”字
盤古的骨骼變成堅硬的石頭和金屬,我們用這石頭和金屬制成各種各樣的工具。
看古文字“金”,它左邊就是兩塊冶煉出來的金屬小塊,右邊是用金屬鍛造的箭簇和斧頭。今天,箭簇演變成了“人”,大斧頭變成了“王”,旁邊的金屬小塊寫到了“王”的裡面。
金木水火土
你知道嗎,“金”最早可不是指黃金,而是我們所說的青銅,所以,刻寫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做“金文”。
金木水火土
“火”字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火”。你知道“伏羲取火”的故事嗎?
傳說很久以前,世界還沒有火,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日子中,伏羲飛升上天為人類取來最早的火種。
這也告訴我們,最早的火種來源于雷電,遠古的先民保存了火種,用火燒烤食物。有了火,山洞被照亮了,大家可以圍坐在火堆旁取暖,野獸看見火光也逃之夭夭。
金木水火土
火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用它照明、取暖、烹煮食物。甲骨文的“火”就是火苗的樣子,“火”在漢字中做偏旁,除了寫成“火”,還會寫成“灬”的樣子。
金木水火土
想一想
通過以上内容的學習,相信小朋友們對“金木水火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是不是也深刻感受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呢?那就動腦筋來猜猜下面幾個古文字是什麼,想一想它們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想一想:這三個古文字分别是什麼
這三個是什麼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