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食管癌患者尋求根治最重要的手段。
研究表明,食管癌根治術的5年生存率為30%左右,對早期食管癌患者,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對于經确診為較早期的食管癌,及部分三期食管下段癌,病變長度在5cm之内,一般情況尚好,無遠處轉移,無心、肺、肝、腎功能嚴重損害或其他的手術禁忌症者,應積極争取手術治療。
一、患者術前要做哪些準備
1.好的心情是戰勝病魔的基礎。一些患者想到要手術就會焦慮、恐慌,甚至失眠、煩躁。
家屬要盡可能安撫患者心情,必要時請求醫生護士的幫助,緩解患者的焦慮,盡量保持一個平靜、樂觀的心态來對待手術。
2.術前加強營養,增強身體免疫力。如果患者能進食,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熱量。
3.術前注意口腔衛生。口腔細菌是食管癌手術後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口咽分泌物和下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一起吸入也會導緻術後肺炎。
二、食管癌根治手術怎麼做?
1. 手術時機
對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有條件的醫院建議術前進行新輔助治療(同步放化療/化療)。
新輔助治療後,建議的手術時機是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放化療結束後4~8周,化療結束後3~6周。
2.手術都要做什麼?
目前,公認最好的替代食管的東西就是我們自身的胃,我們的胃可以被裁剪成管狀胃,來代替食管。
切除病變食管,制作管狀胃,殘留下來的食管和管狀胃再次吻合起來,是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核心内容。
所以,食管癌手術除了開胸,還得開腹。開腹是為了制作管狀胃,也可依據患者情況選擇結腸和空腸來代替食管。
3.手術切除範圍
食管癌根治性手術,切除範圍自然包括有腫瘤的食管。同時,因為食管黏膜下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食管癌遠遠比我們眼睛看到的要廣泛。
為了要根治食管癌,一般就會多“切”一點,除了病變部分,醫生還會将距離腫瘤上下緣≥5cm的食管都切掉——包括兩側縱隔胸膜、心包、食管周圍和椎前筋膜之間所有的淋巴結、脂肪血管組織以及整個縱隔和腹部淋巴結。
4.手術切除方式
目前常用的食管癌手術方式有三種,幾乎涵蓋了95%以上的手術,三種手術都包括核心的三部分内容:食管切除、管狀胃制作、殘餘食管和管狀胃的吻合。
①兩切口(應用最多):經腹、右胸兩切口食管癌切除,即 Ivor-Lewis手術;
②三切口:經右胸、腹、頸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即Mckeown手術;
③一切口:經左胸食管癌切除。
三、食管癌手術後預後如何,如何應對?
人體的食管緊鄰肺、心髒、大血管、交感神經、肋間神經等,可以想象手術難度極大。
有些局部晚期食管癌還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會帶來較大的創傷)、進行消化道重建(通常是把胃從腹腔提升到胸腔來,和殘餘的食管連起來)等。
如此複雜的手術也帶來了諸多并發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家屬在照護時要格外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營養不良:術後營養狀況的優劣和營養風險是影響手術患者預後的重要因素,術後需禁食一段時間,而後多以流食、半流食為主,目前食管癌術後營養不良發生率高達40%~80%。
應對措施:在手術後,患者及家屬尤其要注意患者的營養問題,多食用高蛋白、高營養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蛋羹、豆制品、魚類等,必要時尋求營養師幫助,給予腸内、腸外營養治療,提高患者的營養狀态,提高免疫力。
2.感染性并發症:由于患者術後,抵抗力下降,術後感染性并發症可達20%~30%,如胸腔感染、呼吸道感染、吻合口瘘等。一旦發生感染,治療相對困難,預後也會更差,嚴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應對措施:患者在術後,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增加感染風險,家屬在術後一定要密切關注患者的不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找值班醫生,切不可大意,如發燒、呼吸困難、胸痛等,一定要及時救治。
3.消化道症狀:食管畢竟是消化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食管癌切除術後,患者常常會表現出明顯的消化症狀,如反流、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等。其中,反流是最主要的症狀。
應對措施:為了緩解消化道的各種症狀,首先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最好還是半流食,每日少量多餐,以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為主。
如果同時伴有反流症狀,睡前3小時不要吃東西,睡覺時盡量不要平躺,擡高床頭。必要時可以口服藥物來對症治療。
4.心理困擾:術後由于患者的各種不适造成生活質量的下降,可能還會有經濟壓力、社會關系的改變等等,都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困擾。
應對措施:對于術後有焦慮、緊張、煩躁情緒的患者,家屬及親友一定要及時、積極開導患者,并以身作則用積極樂觀的态度看待疾病,快樂生活,對患者保持充足的耐心,必要時可以進行心理咨詢或相應藥物治療。
【文末互動】
看完文章之後,您對食管癌根治手術的相關問題都了解了嗎?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有醫學專家為您解答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