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魚老家是美洲地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等地,是溫水性魚類,它在1-38℃都能存活,如果作為觀賞魚,可以将溫度控制在20℃以上,PH6.0-7.5之間,喂食紅蟲、殘餌、小魚蝦都可以。
圖片來源丨百度貼吧 攝影丨亞馬遜Hyh
太陽魚這種魚類,外貌比較像羅非魚,但它的顔值明顯要高一些。太陽魚鰓蓋後面有一個标志性的黑色耳狀軟膜,根據具體的種類不同,軟膜的顔色也不一樣。
太陽魚的飼養難度比較低,而且肉質鮮美,據說它體内有17種氨基酸,營養價值超高。所以當初作為觀賞魚引入我國的太陽魚,已經成功的被發展成優質食材。
雖然太陽魚的食用性高,但它最初是作為入侵生物進入大家視線的。
圖片來源丨百度貼吧 攝影丨達fanjinda
1960年,日本明仁天皇訪問美國時帶回太陽魚,把它養在宮裡,是王室專享的觀賞魚。
後來友國将它放到河裡,結果就崩盤了,現在太陽魚是讓日本人頭疼的入侵物種,它繁殖速度快得驚人,還喜歡吃魚卵,很快侵占了日本各河流湖泊,還嚴重影響了日本鳑鲏的生存。
2007年日本方面号召民衆捕捉、食用太陽魚,以滅絕這種入侵生物。但事實上,日方的号召也沒帶來什麼實質性進展,現在太陽魚入侵依舊讓鄰國頭痛不已。
圖片來源丨百度貼吧 攝影丨b925434614
1999年,綠太陽魚作為觀賞魚跟遊釣用魚引進國内,經過幾年的發展,它同樣入侵了我國很多湖泊河流。
2015年在大别山發現過綠太陽魚,它吞噬原生魚魚卵,威脅到了當地原生魚的繁衍與發展。
不過太由于我國人口衆多,大部分地區都有吃魚的習慣,所以太陽魚想在國内泛濫,還是有不小難度的。
曆史總是重複昨天的故事,任何好吃的生物,一旦進入我國,就很難形成什麼威脅。
把入侵生物做成菜,一直是我國吃貨的嗜好。面對即将泛濫的太陽魚,廚子們把它做成了黃豆醬蒸太陽魚、清蒸太陽魚、太陽魚蒸蛋、香煎太陽魚、焖燒太陽魚、清蒸豉汁太陽魚、豆醬太陽魚、剁辣椒蒸太陽魚,太陽魚夏日風情湯、啤酒香焖太陽魚等。
圖片來源丨百度百科
為了給大家提供足量的太陽魚食材,我國很多地方都有了頗具規模的太陽魚養殖場,它繁殖能力強, 而且不怎麼挑食,可以跟鳗魚混養,這種混養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太陽魚不争餌食、淨化水質的優點,以降低成本。
在查閱資料時,我還發現了一些釣友野釣太陽魚的經驗,内容詳細,操作簡單,大概已經有相當一部分釣友看到過這篇幹貨,并用于實戰。
圖片來源丨網絡
如果不是作為入侵生物,它可能還幸福的住在水族箱裡,享受适宜的溫度,寬敞的空間,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吃到的飼料,平時做的事情也就跟其他魚類打打嘴仗。
但如果不是它欲求不滿的嘴,一言不合就開挂的繁殖能力,大家還真不一定能發現太陽魚這身鮮美的肉。
世間的事情大概都有兩面性,好跟壞也沒法一概而論。但是不管怎麼樣,眼下隻想嘗嘗太陽魚肉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吃。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