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同時,中秋也是詩詞的“季節”,親情共鳴、思念同頻、情懷共振……通過這一行一句,不一樣的情感發酵,湧入其懷悅然于心。今昔中秋,讓我們接受這份文化邀約,望月抒懷,品味中國古詩詞中的團圓與相思。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團圓的人,把酒對青天;思念的人,舉杯邀明月。從古至今,這輪明月,寄托了太多人的思念。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蘇轼借助月亮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思念之情。中秋之夜,他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提筆勾勒,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耐人尋味的哲理,他賦予了月亮最美的寓意。通觀全篇,超然曠達,皆是佳句,流傳至今。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人世間有那麼多的美好瞬間,能與你共享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即使未能相聚,我也會在夢裡手捧月光,将所有的美好贈予你。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張九齡在離鄉時,望月思念遠方親人而寫。全詩意境雄渾闊大,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細膩入微。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普天之下,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在家鄉的人思念遠行的親人,離鄉之人遙望着家鄉的親人。今夜,秋思就像銀月的清輝一樣灑落人間。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詩人王建在與友人杜元穎相聚時所作,以寫景起,以抒情結,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望月雖同,苦樂各異。有的人合家團聚,有的人望月懷遠。那綿綿的秋思,會落在誰人那裡呢?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想問天問大地,這次我也來問問月亮……辛棄疾天馬行空的想法,不經意間直悟月輪繞地的科學問題,可謂神悟!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被稱為“辛棄疾版的《天問》”,是最具科學幻想的中秋詩詞。這首詞辛棄疾不寫思鄉,不寫悲歡離合,而是通過對宇宙星空的觀察,馳騁想象,對着月亮提出了一系列的疑問。他一連串的發問,把我們帶入到了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問得奇問得妙。
《中秋》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籁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拟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皓月當空,光照萬裡,您是否願意與月亮一起相約仙境,乘船遨遊璀璨銀河?
《中秋》直奔主題描寫中秋之月,是最靈動的中秋詩詞。在廣袤無垠的月夜裡,月之明亮宛如一面“寶鏡”,望月的人此刻也被皎潔的月光所感染,心無旁骛。月靜風閑、玉兔跳躍,如此美好的時刻,靜靜陶醉在這千裡月光之中就好。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八百裡洞庭,晶瑩輝映,明淨光潔,讓我們在湖光月色中,與水天煙波做朋友,與天地萬物相擁。
《念奴嬌·過洞庭》中秋的洞庭湖,一碧萬頃,水光接天,明月浩蕩,照徹心扉,此番景象正如張孝祥的胸懷,無論境遇如何變化,自己依舊“肝膽皆冰雪”。扣舷獨嘯,難抑豪氣,将北鬥作為舀酒的勺子,将洞庭之水作為美酒,将天地萬物作為自己的賓客來招待,着實灑脫,飒!
《中秋月》徐有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月悄悄圓滿,念漸漸變長。不管月亮是圓是缺,中秋都是一個好時節。
《中秋月》徐有貞看到月亮的皎潔,想到了會有的陰晴圓缺,但話鋒一轉,并無感傷之意,一句“且喜”灑脫至極。中秋,有濃濃的快樂,也有刻骨的思念。每個人都要珍惜和家人一起團圓的時光,希望這樣的美好年年如此。
《八月十五夜玩月》劉禹錫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人間塵世變遷往複不斷,天上這輪明月依舊閑适從容,亘古不變……
《八月十五夜玩月》是一首純粹賞月的經典詩作。劉禹錫形容中秋的月光如水般浣洗了整個天宇人間,酷暑初退,涼秋即至,一派清涼開闊之景。烘雲托月,在如水的夜色裡,滿天繁星不敵月色的光彩都甘心相讓。再回到人生,面對變化莫測的未知,不如在這皓潔的中秋之夜,坦然欣賞,及時行樂。
《念奴嬌·中秋》蘇轼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迹。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鸾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曆曆。
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江山如畫,走進這幅賞月秋景,感受傾注在月光裡的生命況味!
《念奴嬌·中秋》是與《水調歌頭》境界相仿、寓意相關的佳作。一開篇就寫詞人憑高而立、靜心遠眺,仿佛在期待着一年一度的中秋月,似實似虛,惹人遐思。通篇交織着豪邁與深情,看到這首詞仿佛能看到李白、杜甫、陸龜蒙等人的詩句,蘇轼化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他們緻敬,從他們那裡汲取精神的力量,生發出要生活得更美好的強大力量,喚起人們對美好境遇的追求和向往。
今夜月正圓,正是思鄉時。不論山高路遠,天涯海角,中秋皓月都會将我們的思念帶給那個我們挂念的人。但願人長久,相伴惜團圓!
内容來源:經典詠流傳、百家講壇、新聞直播間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