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英國東茂林試驗站第一次進行了蘋果矮化砧木的栽培實驗。距離今天已經有100多年了。如今,矮化栽培技術已經在我國大面積的進行了推廣。
在果樹的生産中,将果樹矮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種植生産的效率、降低了生産成本、增加了效益。
但是,對于整個矮化果樹的研究方向來看,可能一些矮化果樹不僅僅止步于規模化的種植生産這一方向。
目前,國内外一些公司在“陽台農業”上持續發力,提出了“陽台果樹的無土化栽培”這一研究方向。
矮化後的盆栽果樹
盆栽果樹,在我國曆史已經很悠久了。以往多于農村家庭院落内,盆栽果樹的優勢在于可以靈活的調動果樹的位置。
今天,很多研究者希望能将盆栽果樹搬到城市的陽台上。
對比農村的院落,城裡的陽台空間大多數更小、更狹窄、更低矮。果樹的生長空間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在陽台上種植盆栽果樹,從外觀角度上,這種盆栽果樹要更加的“矮化”。在修剪果樹的枝幹時,要修剪的更徹底,更短小。
諸如蘋果、大櫻桃、梨、桃、葡萄等果樹,在陽台上種植都有一定的挑戰。不過,目前矮化的蘋果品種、大櫻桃品種等在陽台上種植空間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
果樹設施栽培把一個陽台變成了果園,在空間的障礙實際上是比較小的。主要問題還是陽台上的環境問題。
如果在北方,在陽台上種植一些南方果樹,甚至熱帶果樹就很不現實了。在南方,種植一些需冷量較高的果樹,像大櫻桃就不太現實了。
環境問題,一直是種植最大的障礙。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用到設施栽培技術。
我國的設施栽培技術在蔬菜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果樹上,這些年沒有太大的進展。果樹的設施栽培也僅僅集中在了一些較為昂貴的高端水果上。
比如以瓦房店為主的大櫻桃設施栽培,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規模。
但是大櫻桃的設施栽培種植技術極為複雜,如果讓城裡的普通人進行“陽台種植”,技術學習成本太高,難以推廣。
這是目前陽台果樹難以推廣的一大障礙。
陽台的智能調控如今在一些設施大棚示範園裡,大棚已經實現了智能化内環境的調節。一些果農可以通過物聯網,用手機來智能調控果樹的生長環境。
這在技術上問題已經不大。
如果将陽台改造成果園,筆者認為可以借助智能化的物聯網來建立“陽台果樹的生長模型”。首先将陽台打造成一個獨立的“可調控”空間,通過數據建立每一種陽台作物的生長模型。種植者可以根據生長模型來進行合理的溫度、光照、濕度、co2濃度、授粉等各個關鍵點的調控。
這樣可以降低一定的技術成本。
另外,還能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進行業務的傳播和分享。
或許,在未來是一個方向。
最後,本文僅僅是抛磚引玉,歡迎各位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