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馬荊芳 崔貫利
創傷的心理學定義
心理學的知識點,繞不開精神分析的定義。
精神分析的定義,在心理咨詢裡面永遠都占着一席之地。弗洛伊德認為心理創傷,必須是短期内受到極其高度的刺激,并使人的有效能力永久地被擾亂。
弗洛伊德認為心理創傷來源分三部分:
第1, 源于童年早期經曆的某些記憶。
第2, 源于青春期後經曆的某些記憶。
第3, 源于成年之後經曆的某些事件,觸發了早年事件的記憶,這個早年事件包括童年,也包括青春期後的這些東西。
弗洛伊德根本不關注創傷事件是怎麼回事,他關注創傷記憶。
創傷事件本身是真是假,弗洛伊德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人形成的創傷記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換句話說,他看的是人的心理現實,而不是一個真實事件。
記憶的真相
記憶并不是一個真實的記錄過程。很多人都以為記憶代表真相,不是的。
記憶是可以創造出來,可以是假的,可以是從外邊植入進去的,是你原來沒有的。
記憶可以是虛構的,人們每天會對自己的記憶進行修改。怎麼修改的?
如果你和丈夫每天吵架,你已經不喜歡他了,或者他已經不喜歡你了。這時讓你回顧你倆剛剛開始談戀愛時的記憶,記憶的甜蜜度就會下降。也就是你在修改過去的記憶。
如果我們直接回到過去,假如說穿越回到過去的那個時間段,你和他的感受可能是真的挺甜蜜。
但如果十年後你跟丈夫關系不好了,你再去回憶十年前在一起最甜蜜的生活,這些記憶就變得不甜蜜了,說明人們在修改記憶。
修改的标準,就是用現在的标準來修改過去的記憶。
私人記憶與公共記憶
原生家庭這個說法為什麼不可靠?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做"父母皆禍害",每個人都會在網絡上分享小時候被父母傷害的記憶。這些記憶全部都放到了一個池子裡,所有信息放在一起,相當于放到一個記憶池,裡面就裝滿了每個人對父母的仇恨、對父母的不滿。
這時,每個人的私人記憶就變成了一個公共記憶。
原生家庭這個詞彙,學院派心理學裡面沒有,也不承認。
學院派心理學用的術語是早年教養環境。為什麼用早年教養環境?因為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僅是家庭因素,還包括家庭以外因素。而原生家庭把家庭以外因素全掩蓋了。
我們這代人小時候都被父母打過,如果從來沒有看過什麼原生家庭傷害你的文章,我們覺得小時候被父母打就不是一件創傷。
現在我們開始看這些公有記憶池裡面的記憶,于是你的私有記憶,就被這些公有記憶替換了一部分。你再回憶就會說,小時候父母打,傷害了我,引起了我……,這就叫做洗腦。
記憶可以修改,記憶可以虛構,記憶可以被植入。
關注心理現實産生的創傷記憶
比如說昆明暴恐案,那個拿着刀在昆明火車站砍人的女孩才16歲。大腦裡面裝滿了對中國人的仇恨,為什麼?因為她的記憶被洗腦了,本拉登的訓練綱要也傳播到新疆去了。
怎麼被洗腦的?通過每天看這類的文章,你大腦的私有記憶就被這些公有記憶所取代,時間長了,你根本分不清楚哪個記憶是你的,哪個記憶是别人的。
很多小時候的記憶都被你放大了,都被你歪曲成父母傷害你的證據了。
記憶不能作為證據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記憶不可靠。
弗洛伊德不關心創傷事件本身。記憶是虛假還是真實,這也不重要,他要治療你的心理現實所産生的創傷記憶,而原始的創傷事件本身,并不是他關注的重點。#心理咨詢師說#
(未完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