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會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心,而社區又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如何有效破解當前城市治理中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難題,打通黨群聯系“最後一公尺”?2019年以來,福建廈門市思明區深入實踐“近鄰”模式,立足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構建了以“居民與居民之間近鄰互助、居民與組織之間近鄰守護、組織與組織之間近鄰共建”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讓城市治理更貼近實際、更富有效率、更有人情味。
思明區是廈門經濟特區的中心城區,以占全市5%的土地承載了廈門四分之一的人口,貢獻了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但伴随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思明區高樓林立,新居民持續湧入,傳統互幫互助的鄰裡溫度在“鋼鐵叢林”裡日漸冷卻,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特征日益凸顯。
為此,思明區以密切小區鄰裡關系為切入點,探索實踐了“近鄰”模式,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
從鋼鐵叢林變溫馨家園
前不久,家住開元街道深田社區的居民鄭瑤琴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原來是她的鄰居吳寶珠在家突然暈倒,憑借着僅存的一絲力氣,向她撥通電話求助。在鄭瑤琴的幫助下,吳寶珠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年近八旬的吳寶珠仍心有餘悸:“是瑤琴這位‘好厝邊’救了我的命啊!”
在廈門,“厝邊”就是鄰居的意思。實際上,這位“好厝邊”和吳寶珠盡管很早就認識,但是基本不聯系不走動,隻是在近兩年“近鄰”文化熏陶下,才主動到鄰居家閑坐拉家常。鄭瑤琴看吳奶奶行動不便,每隔幾天就來看望她,陪她聊聊天、給她幫幫忙,還給她留下了電話号碼,囑咐吳奶奶有需要幫忙的盡管打電話給她。誰能想到,這麼個小“用心”竟發揮了大作用,甚至救了吳奶奶的性命。
一串“救命号碼”,一段“近鄰情誼”。近年來,思明區聚焦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社會治理難題,堅持以居民戶這一基層治理“最小單元”為切入口,通過小區黨支部黨員帶頭,引導居民間相互信任,成立“厝邊幫幫團”“能人服務隊”“小巷和事佬”等自治互助隊伍,共築和諧友愛的“熟人社區”。
在思明區委書記廖華生看來,提升推廣“近鄰”模式,要以居民為主體,重新喚醒鄰裡情懷,營造“熟人社區”或“半熟人社區”,推動鄰裡之間互信互親互助,形成溫馨和諧的社區氛圍。
嘉蓮街道蓮花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舉行文藝演出。 (資料圖片)
在“近鄰”模式實踐中,鹭江街道小學社區、國貿金海岸小區根據小區60%以上居民是閩南人的特點,把閩南民俗融入小區建設中,在黨群之家建成“金歡喜”“金好呷”“金健康”等公共空間。
“民以食為天,咱小區可以嘗試舉辦民俗手工、美食節等活動,讓鄰居們多熟絡熟絡,這樣才更像一家人嘛。”國貿金海岸小區退休黨員楊維生告訴記者,在他的建議下,小區成立了民俗小組。小區黨支部陸續組織開展了“美食節”“民俗手工”“最美家庭評比”等接地氣、聚人氣的活動,還在社區黨群之家開展做龜粿、包湯圓等傳統民俗活動。居民之間慢慢熟悉起來,小區氛圍也漸漸熱鬧起來。
“通過‘近鄰’模式建設居民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将小區變成‘熟人社會’,讓居民在互幫互助中找到家園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更提升了幸福感。”鹭江街道小學社區黨委書記肖毅蓉說。
正因如此,鐵門與鐵門之間,一個新型的“熟人社會”逐漸形成,“遇事多商量,有事沒事常來往”,守望相親、和諧溫馨的鄰裡風尚不斷鞏固,越來越多居民成為“近鄰”黨建的支持者、參與者。思明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組織科科長鄭騰川表示:“‘遠親不如近鄰’中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每個人、每個群體都可以是‘近鄰’,這種模式能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迅速拉近。”
“近鄰”模式實踐推廣以來,對門不來往、社交網絡化、小區都是陌生人等城市治理難題得到有效化解,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思明區應用“近鄰”模式引導鄰裡守望、聯防聯控,從公布首例病例到實現本土患者清零僅用40天,實現社區傳播零發生、複工複産零發病、境外輸入零感染。
從一廂情願到兩情相悅
在國貿金海岸小區“金好呷”公共廚房裡有這樣一副對聯——“我的厝邊值千金,千銀買無好厝邊”。講的是“我的鄰居值千金,千金買不到好鄰居”,這是小區居民特地送給小區黨支部的。國貿金海岸小區現有居民573戶1500多人,在職黨員156名,在冊黨員21名。2018年3月,該小區黨支部成立,以在冊黨員為班底,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的四有标準,廣泛征求黨員、群衆意見,通過選好“領頭雁”、把好“風向标”、提供“近鄰服務”,強化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共建鄰裡和諧的美麗小區。
在此之前,商住兩用的國貿金海岸小區面臨許多曆史遺留問題,50%以上業主都不願意住在這裡。楊維生告訴記者:“以前這裡停車難、綠化少、電梯又有問題,許多業主都搬出去了。”
為解決這些問題,小區黨支部充分調動“近鄰”力量,協調解決更換3部電梯、規整劃分停車位等問題,并創新采用電子投票系統,通過委托第三方招投标、律師全程介入等流程選出小區物業,推動建立社區律師參與機制,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管理模式。
在解決電梯更換問題時,小區黨員挨家挨戶收集意見,并聯系業主開展思想工作,最終率先完成更換3号樓3部電梯。
“萬事開頭難。3号樓的電梯完成更換後,就帶動了1号樓和2号樓業主同意更換電梯,後續工作開展就容易多了。”參與這項工作的居民吳葦告訴記者,“現在進出小區可以看到花花草草,不像之前滿眼望去全是車,很多業主都搬回來居住了。”
思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谷介紹,思明區通過城市基層黨建“雙報到”活動契機,盤活黨員身後的潛在資源,将在職、退休、流動等不同類型黨員納入小區黨支部管理,全區已有1.1萬名黨員到小區報到,建成小區黨支部696個,覆蓋小區760個,覆蓋率達100%,認領服務項目逾7000個,一批黨員幹部帶頭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組建“紅色業委會”331個,為小區治理貢獻力量。
嘉蓮街道蓮花北社區觀遠裡小區曾是一個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小區裡道路泥濘、業主停車見縫插針……2018年以來,小區黨支部巧用“黨建引領”這根“繡花針”,探索出“一心四聚”近鄰黨建工作法——齊聚鄰裡賢能、彙聚鄰裡力量、凝聚鄰裡情誼、積聚鄰裡文化,織起一張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小區近鄰治理網”。
有着22年黨齡的退伍軍人劉建華是觀遠裡小區的“老居民”,對這個開放式小區的情況有着切身感受。為推動小區改變,他挑起業委會主任的大梁,動員小區黨員組建起了“紅色業委會”。
“我是黨員,也是退役軍人,廈門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如果小區的環境更好一些,大家都會更開心。”劉建華說,“總得有人來奉獻。如果你不奉獻,我也不奉獻,這小區自始至終都是這個模樣,大家住得都不舒服。”
在他的帶領下,小區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完善了車輛道閘、監控系統,老化設備也得到了更新。
當前,由“近鄰”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破解小區治理困局的成效開始顯現,觀遠裡小區逐步形成了“聽鄰說事、請鄰議事、幫鄰辦事、讓鄰知事、邀鄰評事”的“五事”工作法,推動小區的事鄰裡辦;創建起“黃昏行”平安巡查隊、“三紅”垃圾分類志願監督隊、“觀遠芳華”小區婦女組織等“鄰聚力”志願服務隊伍,引領居民群衆積極參與小區治理事務,強化居民群衆家園意識,自覺為小區治理添磚加瓦。
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觀遠裡小區黨群活動驿站“近鄰之家”。 (資料圖片)
“小區黨支部撐起主心骨,居民全員參與、共管共治是觀遠裡實現從面子到裡子蝶變的關鍵。”蓮花北社區黨委書記黃英說。
廖華生表示:“推廣‘近鄰’模式要把握好居民與組織的關系,就是要力促社區工作由‘行政化’變為‘服務化’,把社區還原為居民的‘近鄰’和可以信賴的‘大家長’角色,讓黨群工作變得更加順暢,變‘一廂情願’為‘兩情相悅’。”
從獨角戲走向大合唱
廈港街道巡司頂社區地處廈港老城區,有300多年曆史。轄區面積0.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042人,外來人口1150人,住戶2536戶;有廈門破獄鬥争舊址等紅色遺址,有蔣厝、碧山岩寺、慶福寺等人文景觀。為盤活這些資源,讓老城街巷換新顔,巡司頂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定海神針”作用,通過黨員“雙報到”形式,統籌“街道大黨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結對共建黨組織”等多元力量組成“近鄰”黨建聯盟,建立完善的“近鄰”聯動機制,通過聯席議事、項目認領、資源共享等機制,提升黨組織之間的“黏合度”,讓基層治理從各級黨委支部的“獨角戲”走向所有黨組織的“大合唱”。
“雖然我們社區内部沒有什麼資源,但是社區附近有許多駐區單位,我們通過關聯這些單位的黨組織,組成‘近鄰’黨建聯盟,為社區服務。”巡司頂社區黨委書記葉曉軍告訴記者。
以巡司頂社區海龍小區改造為例,社區黨委以問題為導向,始終把群衆呼聲作為第一信号,深入宣傳“以獎代補”優惠政策,入戶走訪1000餘次,組織征求居民意見會20餘次,征求意見171條;針對居民反映迫切的燃氣管道改造問題,積極對接市政園林部門,通過“社區居民提意見、行業專家做方案”形式,推動天然氣“接進家門”行動,目前片區内天然氣覆蓋率已達94.2%。通過共享資源、共建項目、共辦活動,巡司頂社區逐步形成了主體多元、服務多樣、形式多變的大服務格局。
郭燕敏是巡司頂社區“近鄰”物業服務隊的志願者,也是“雙報到”黨員。“我是湖北人,一年前我又一次來到廈門,還加入了公益組織。葉書記了解後就與我們團隊商量,組建起‘近鄰’物業服務隊。我做家政服務這一行也是受了葉書記的啟發。”郭燕敏說,巡司頂社區組建的這支“近鄰”物業服務隊,主要針對無物業老舊小區“沒人管”問題,由小區居民點單、社區下單、物業公司接單,所有項目都是明碼标價,價格較市場便宜了近一半,切實提升了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除了服務于社區居民,社區黨組織還考慮到周邊人文景觀的建設完善,與廈門鹿寶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共建推出了“認識巡司頂”語音導覽,語音導覽的播音員由社區共建黨支部資助上學的學生擔任。
“共建黨支部幫助了這名學生,這名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回饋,這是一種很好的愛心回旋,讓我們的居民更有歸屬感。”葉曉軍說。
社區的改變打動了不少非公黨組織。去年5月加入廈港大家庭的廈門市捷安集團黨支部充分發揮人員和資源優勢,迅速進入“好近鄰”的角色,為社區居民搭建公共晾衣架、樓梯扶手等,切實改善了居民居住環境。捷安集團副總裁陳麗麗告訴記者:“我們也是廈港人,互幫互助義不容辭,後續還會協助好社區做更多服務居民的事。”
張谷介紹,秉承“近鄰”理念,思明區通過完善街道大黨工委、社區大黨委聯席議事機制,橫向聯動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等資源力量,促進多元治理主體持續共同發力;共1400多家駐區單位到黨群服務中心輪值駐點服務,形成社區“15分鐘服務圈”。
以鹭江街道為例,不少小區無物業、不封閉,居民沒有安全感。為此,鹭江派出所派出10名社區民警下沉到社區,分别兼任社區副書記、社區主任助理。很快,故宮裕景、海岸街等10多個小區新增了人臉識别系統,變身智慧安防小區。
不僅如此,思明區還秉承“近鄰”理念,率先探索成立樓宇、園區黨建聯盟,通過“盟主帶盟友、龍頭帶小微”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在黨建工作與管理經營方面的輻射效應,帶動黨建聯盟周邊、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目前,他們已選派1200名黨員幹部擔任“近鄰”服務專員,為企業複工複産、研發攻關、兌現政策提供“CSO首席服務官”服務。
“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撬動和支撐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支點。”廖華生表示,思明區将繼續深化探索、交流和合作,聚焦提高群衆的參與度、積極性、主動性,更加注重精準發力,進一步完善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公共參與機制,持續激發“近鄰”模式創新基層治理的内生動力,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調查手記打通聯系服務群衆“最後一公尺”
薛志偉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的一個樸素生活道理。然而,在大規模快速城鎮化進程中,“近鄰”文化逐漸淡化甚至消失,給城市建設和管理帶來兩大挑戰。
一是基層社會治理難度加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社會正逐漸從“單位社會”向“後單位社會”轉變,城市居民也由“單位人”變成了“社區人”,人際關系陌生化問題日益凸顯,大家參與周邊公共事務積極性降低,給基層治理帶來新的挑戰。
二是城市社區基層黨建薄弱。随着新居民持續湧入和“單位體制”瓦解,各種不穩定因素使基層社會治理形勢更加複雜,也讓基層社會治理呈現出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問題,基層黨組織對群衆的引領力逐步弱化。
“近鄰”模式的出現正是對這兩個時代挑戰的最好回應。一方面,“近鄰”通過引導群衆互幫互助,發動居民積極參與自治共管,讓群衆之間熱絡起來,形成新型“熟人社區”。另一方面,“近鄰”始終堅持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将黨的元素貫穿始終。比如,群衆協商議事由社區、小區黨組織牽頭。通過類似制度性安排,打通聯系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尺”。
因此,新時代新階段要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推廣“近鄰”模式。一方面從制度入手,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建好建強基層黨組織,推動黨的工作覆蓋到戶到人,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健全“近鄰”聯動機制,通過聯席議事、項目認領、資源共享等機制提升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效能。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近鄰”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壓緊壓實責任,堅持分類指導,強化督促考核,不斷提升“近鄰”黨建工作質量。更為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與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效抓重點、補短闆、強弱項,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黨員帶動、群衆參與、互助共進的良好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