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連海繪制、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民間玩具圖形》一書中,共從七個方面予以述錄:娃娃玩具、人物玩具、動物玩具、老虎玩具、飛禽玩具、拼闆玩具、其他玩具。按理說,老虎玩具和飛禽玩具,應納入動物玩具之中,但上兩類玩具因民俗背景的特别眷顧,已形成獨立系統,故而單列。
所謂娃娃玩具,其造型皆為天真可愛的娃娃形象。最具代表的是江蘇無錫惠山的大阿福,泥塑彩繪,至今猶行銷于世。此外,河南、陝西、山東、安徽、北京等地,也出産各種款式的娃娃玩具。
所謂各類人物玩具,則有戲劇人物、神話人物、世俗人物、曆史人物等,其造型和材質,因地域性的差異,顯示出其豐富性。此中最為有名的是天津“泥人張”的作品,造型準确,寫實風格突出,惟妙惟肖,可堪一藏。《小說月報》的韓新枝女史來湘組稿,曾贈我一盒,人物極為傳神。
在各類動物玩具中,幾乎所有人們熟知的動物皆在此列。北京、天津地區中秋節令的傳統玩具——泥塑兔兒爺,尤具特色,是人和兔形象的綜合所塑造的一種神的形象。此外,江蘇的竹節羊、陝西的布猴、貴州的陶塑驢形哨、雲南的木馬、河南淮陽的泥塑怪獸等,都是聞名遐迩的民間玩具。
虎為山中之王,是避邪之物,故在民間玩具中成為一個主項。陝西鳳翔的彩塑大坐虎、小泥虎,山東高密的大泥叫虎,北京、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布老虎、布虎枕、雙頭布老虎、布立虎,造型皆誇張、可愛。飛禽玩具中,又以雞為形象的居多,此外還有貓頭鷹、鶴、鴿、翠鳥、鹌鹑等。
在拼闆玩具中,不能不提到七巧闆。在國外,稱七巧闆為“唐圖”,意思是“中國的圖闆”。據史載,七巧闆發端于唐代,但真正意義上的七巧闆,興起在明末清初,用薄木片和紙闆做成,共七件,當時稱之為“七巧牌”。雖說隻是簡簡單單七個構件,卻可以拼合出房屋、家具、橋梁、山嶽、人物、禽獸,确實是奧妙無窮。
其他玩具,則難以數計,如撥浪鼓、萬花筒、空竹、九連環等。此中的九連環,又叫解連環,“它由若幹金屬絲制成圓環相連相串,或借助‘環杆’使之相扣連,有五環、七環、九環、十一環、十三環各種類型,但以九連環為常式……這種九連環的結構,用銅或其他金屬絲制成一狹長的方圈,上套九個圓環,可解下套上,手續繁瑣,得法者上下八十一次,才能将相連結的九個圓環套入一柱,再八十一次才能将圓環全部解下”(見拙著《中國老玩意》)。
民間玩具的材質多種多樣:金屬、泥土(包括泥燒成的陶瓷)、竹、木、布、紙……但以泥土為材質的民間玩具占的比重相當大。“廣大地區的農業生産活動決定了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引起了人們對泥土的關注。因此,泥玩具分布很廣。”(王連海《對民間玩具圖形的思考》)。
民間玩具最主要的娛樂功能與觀賞功能,決定其自身的審美理想:歡樂、喜慶、吉祥、活躍、美好。同時,它還體現了人類童年時代的種種情趣,這正是民間玩具經久不衰的原因。
内容來源:《光明日報》5月6日16版《民間玩具:回歸童年的捷徑》
本期編輯:王遠方、王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