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侃網文訊)中國自古就号稱禮儀之邦,說話講究一個“禮”字。随着時代的發展,我們逐漸遠離了繁文缛節,一些文明禮貌用語也漸漸在我們的生活中隐去,但偶爾看到和聽到的卻常常是誤用。
比如“笑納”一詞,“納”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則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納”的意思是說,自己送給對方的東西不好,不成敬意,讓對方笑話了。所以應是“自己送禮物請對方笑納”。而有人把“笑”錯誤地理解為“高興”,是因為高興而笑,所以會說對方送的禮物自己笑納了。
“笑納”被用錯的情況還有另外一種。在某地曾見到道路上懸挂着這樣一條橫幅:“做好東道主,笑納遠方客。”客人可以“笑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從“笑納”一詞本義來看,它是有專指範圍的,隻能納物,不能納人。“笑納遠方客”,從字面上解釋,即要對方把“遠方客”作為禮物收入。這不成了笑料了嗎?把人作為禮品請對方“笑納”,這多少有點不人道了吧!相信這是誤解了“笑納”一詞的真正意思,如把“笑納”改為“笑迎”,應當是正确的。
用錯這類謙辭的原因首先是不理解詞義,其次是趕時髦。有人一看見别人用,便連忙跟着上,似乎用上幾個敬辭謙辭就顯得文雅了。這種思想是不正确的。事實上,即使運用對象沒錯,也未必可以處處運用。在一般場合,還是運用大衆化的禮貌用語為宜,它更有一種親切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