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幽門螺杆菌感染(HP 陽性),很多人就慌了:
我經常感到胃痛,反酸,燒心,腹脹,是幽門螺杆菌感染嗎?
幽門螺杆菌可以不治療嗎?
家人查出幽門螺杆菌,我會被傳染嗎?
哪些人需要查幽門螺杆菌?
我感染了幽門螺杆菌會得胃癌嗎?
話不多說,先來看看這位神秘的幽門螺杆菌到底是什麼?
幽門螺杆菌簡介
Hi!大家好,我是大名鼎鼎的幽門螺杆菌。在中國十幾億人口中,有七億多人是我的粉絲。他們免費給我提供他們的胃作為我的豪宅!雖然胃内有胃酸存在,不太符合我的生活标準,但我可以分泌泌尿酸酶分解尿素成氨,抵禦胃酸。胃為了平衡PH就會産生更多的胃酸,破壞胃内黏膜細胞,他們就會出現胃酸、胃潰瘍、胃痛等表現。
01
怎麼會得幽門螺杆菌的?
幽門螺杆菌(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杆菌,螺形、微需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内生存的微生物。
1982年,兩位澳大利亞醫生、病理學家Robin Warren和Barry J. Marshall首次發現并從患者胃粘膜組織樣本中分離、并于體外培養成功一種螺狀細菌,兩人并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該細菌即為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所有的HP感染者組織學上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
無論有無症狀、伴或不伴有消化性潰瘍和胃癌,陽性者均定義為一種感染性疾病, 即HP胃炎。
“我國人的習慣是共餐,如果同桌進餐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杆菌,就有可能通過共用碗筷、唾液導緻交叉感染,所以一家人都感染的情況在臨床上确實很常見。”
在發展中國家,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可達50%~80%不等。共餐隻是感染的其中一個途徑。幽門螺杆菌一般是糞-口途徑或者是口-口途徑傳播。比如不清潔的水源,居住環境擁擠,多人(如兒童、兄弟姐妹)共睡一張床,交叉感染的幾率會增加。
02
幽門螺杆菌感染後有哪些症狀
口臭:感染幽門螺杆菌後可能導緻口氣重,即口腔有異味,嚴重者往往還有一種特殊口腔異味,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去除。
腹痛:幽門螺杆菌入侵胃部、駐紮在我們的胃裡,會不停的釋放“毒素”,傷害我們的胃粘膜。若是胃粘膜長久的受到侵害,一定會做出反應,具體表現為上腹部疼痛。
腹脹: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狀,如反酸和食欲減退等。
泛酸:當我們被幽門螺杆菌纏上之後,體内的胃酸會突然增多,以至于胃裡立刻感覺到反酸、燒心。主要是因為食管贲門部位為了防止胃酸上行,括約肌出現了松弛,導緻胃酸反流進入了食道。
03
感染了幽門螺杆菌會得胃癌嗎
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将幽門螺杆菌定義為I類緻癌因子。它啟動了由“正常胃粘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系列過程。但是,幽門螺杆菌HP感染并不等于100%會得胃癌!
幽門螺杆菌感染者中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HP相關性消化不良,1%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患者感染幽門螺杆菌的比例很高,因此認為胃癌的發病與幽門螺杆菌有一定關聯,是重要的風險因素。
04
感染了要不要治療
我國和國際上的醫學指南提到,要根據幽門螺杆菌相應的根除治療的适應症去進行檢測。也就是說,如果并不在适應症範圍内,又完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并不需要頻繁去做檢測,也不一定需要進行根治治療。
需要進行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的适應症主要包括:消化性潰瘍、胃黏膜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症狀、慢性胃炎伴有胃粘膜的萎縮和糜爛、早期的胃腫瘤已經做過内鏡下切除或手術等治療的、因其他病情治療需要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人群、胃癌家族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甾體消炎藥的人群,以及患有與幽門螺杆菌相關的疾病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等。如果都沒有上述的适應症,幽門螺杆菌陽性,還需不需要治療呢?
以下幾種人不一定需要馬上治療,
需醫生評估後決定
無任何胃部不适症狀,胃鏡顯示沒啥毛病;
14歲以下兒童;
孕産婦;
70歲以上的老人。
由于幽門螺杆菌也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如果個人有強烈治療意願,也是可以治療的。另外,短時間根除幽門螺杆菌的治療也許是緩解了胃部不适症狀,但同樣可能會掩蓋病情,反而耽誤了進一步的胃鏡檢查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的診斷治療。所以對于沒有治療适應症的人群,一定要權衡利弊進行選擇。
05
幽門螺杆菌如何檢測
幽門螺杆菌的檢查方式有兩種:C13、C14吹氣試驗或者胃鏡檢查。
目前來說,并沒有一個單一的金标準,可以從檢測的方便度、個體适宜性等角度來自主選擇。比較常用、簡單、快捷、準确的一個檢測防範是C13呼氣試驗,吹兩口氣就能檢測幽門螺杆菌。檢查值:C13結果正常值<4,大于4為陽性。
胃鏡檢查不能直接看到幽門螺杆菌,需在胃鏡下鉗取1-2胃窦黏膜組織置入含尿素試液中,數分鐘後如變為紅色,證明有幽門螺杆菌,這種方法稱快速尿素酶試驗。也可将活檢胃黏膜送病理科切片檢查,通過染色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到有否幽門螺杆菌。
06
如何預防幽門螺杆菌感染
1.飯前便後要養成洗手的習慣
因為幽門螺杆菌有可能會随着大便排出,如果一不小心粘到手上,則有可能造成自己二次感染或者傳染給别人。
2.實行餐具專用制
不管家裡面的成員是否有幽門螺杆菌,都建議實行專碗專筷,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其他成員感染幽門螺杆菌。
3.餐具定期消毒
對于使用過的碗筷在洗幹淨之後,要放到消毒櫃裡面去蒸煮消毒。幽門螺杆菌在100度的溫度裡面,經過30分鐘後就可以被殺死,所以這也是有效避免幽門螺杆菌交叉感染的方法。
4.家中有小孩的,避免口對口喂食
大人更不能用嘴巴去親孩子的嘴,也不要用嘴去吹涼食物。因為如果成人有幽門螺杆菌感染的話,幽門螺杆菌就會随着唾液進入到孩子的胃部,對孩子造成感染。
5.不吃生的牛肉、魚肉等
現在很多人喜歡吃一些生的食物,像是刺身、幾分熟的牛肉、牛排等,這種沒有經過高溫烹煮的食物,很容易有細菌存在。人體一旦食用了這一類食物,就會讓幽門螺杆菌進入到胃内,繼而形成感染。
健康小貼士
幽門螺杆菌感染其實并不可怕,目前已經有了科學的檢測手段和治療方案。如果您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太過驚慌,是否需要治療,就讓專業醫師來評定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