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陰雨淅瀝
從全國各地收集引進的
150多種蠟梅和100多種梅花
似被這突如其來的冷氣一激更要“較勁”
加倍釋放出倔犟的幽香
走進新都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園園藝研究所蠟梅梅花育種基地種質資源圃種質資源圃,省農科院園藝所園林花卉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蠟梅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副研究員宋興榮提着單反相機記錄不同編号蠟梅、梅花性狀。
宋興榮告訴記者,雖然坐擁約4萬畝二梅觀花面積的成都,早在西漢時期就開始栽培梅花,唐宋時期栽種蠟梅,甚至連孩童都能夠詠誦陸遊的名句“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但仍有不少人不知道,蠟梅、梅花其實并非同一科屬,那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别呢?
大不一樣!蠟梅、梅花并稱二梅
“業内人士把蠟梅、梅花合稱二梅。”在宋興榮看來,大衆錯把蠟梅看作是梅花的一個種類,是個“美麗的誤解”。
實際上,蠟梅、梅花有着很大的區别。
從分類學上來看,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有着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等俗稱和别稱,是冬季賞花的名貴花木,有詩贊美“枝橫碧玉天然瘦,戀破黃金分外香”,其根、莖、葉、花等全株均可入藥;
而梅花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居中國十大名花之首,梅開百花之首,獨填下而春,無論作觀賞或果樹栽培均有許多品種,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
從花朵來看,兩者也有很大不同,蠟梅的花朵顔色比較單一,以黃色為主,即使個别品種顔色呈現白色、綠色、紅色等,總體顔色基調基本離不開黃色,花朵多為鐘型、碗型、磬口型、荷花型、喇叭型等,花瓣多為重瓣,花被片數15-25片;梅花則是色彩缤紛,不同的品種花色有紅、粉、白、綠等多色,花朵多為蝶形,花瓣倒卵形,有單瓣、複瓣、重瓣之分。
除了花朵,二梅枝條、葉片、花期、花香等也有不同,蠟梅為直枝,葉對生,葉片較大,長橢圓形或披針形,葉正反兩面均有毛,背面更多,表面較粗糙,花期11月-3月,花香濃郁;梅花除直枝外,還有垂枝,葉互生,葉片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表面較光滑,花期1月-4月,花香較淡。
宋興榮認為,之所以會存在誤解,是因為二梅具備很多共性,比如它們都是先花後葉,都具香味和都有一個“梅”字,加之花期接近,綻放于百花凋零的隆冬,鬥寒傲霜的特性能夠表現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
網友吵翻!
蠟梅還是臘梅?
最近,杜甫草堂二梅進入最佳觀賞期的消息伴着冷香不胫而走。不少網友就蠟梅應該寫作“蠟梅”還是“臘梅”展開了辯論。支持“臘梅”寫法的網友認為,此花開在寒冬臘月,寫作“臘梅”再合适不過;支持“蠟梅”寫法的網友認為,這是植物學上的大名、學名,最正确最科學。
實際上,關于蠟梅較為科學的記述以及名稱的明确寫法,是北宋出現的,比如黃庭堅為《戲詠蠟梅二首》作題注指出此花“香氣似梅花……類女功撚蠟所成,京洛人因謂之蠟梅”,以及蘇東坡所著“蜜蜂采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等。
到了明代,蠟梅為正名的記載更加明确。如,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此得名。
明人王世懋在《花疏》中也有一段糾正蠟梅名稱的記述:蠟梅是寒花,絕品,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
在宋興榮看來,這兩種叫法都是正确的,不過一個是學名、一個是俗稱罷了,是無傷大雅的。而公衆對于二梅的關注,才正是梅花科研人員樂于看到的。
西漢起 成都與梅結緣
蜀地栽培二梅,可溯至兩千多年前。從楊雄著《蜀都賦》中提到“被以櫻、梅,樹以木蘭”可以看出,西漢,成都已将梅花用作城市園林綠化材料。
到唐代,成都與杭州成了東西兩大賞梅中心,引得以大小李杜為代表的騷客文人,紛紛用二梅作為創作的主題,一時間詠梅佳作疊出。杜甫在崇州留下了被譽為“古今詠梅第一”的《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一詩。
四川省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何相達介紹,上個世紀80年代末,人稱“梅花院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愉主編的《中國梅花品種圖志》問世。書中詳細記載、分析我國323個梅花品種,其中成都的梅花品種就占了45個。
宋興榮告訴記者,二梅四川野生分布和栽培面積均名列全國前茅,近十幾年,成都先後國際登錄了幸福花香、歡天喜地、報春、思念、金色陽光等10個蠟梅品種(占國際總登錄數1/3)和長蕊宮粉梅、草堂散绮、異味玉蝶3個梅花品種,審認定變早素、早紅、卷被金盤、豐花尖被等6個二梅品種,編制國家及省級技術标準3部,出版《蠟梅栽培》填補了我國蠟梅栽培方面書籍的空白。
後續,成都将力争克服較長時間研究斷代的不利弊端,為二梅産業的發展壯大以及鞏固四川在全國的核心地位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