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在觀察中
魯迅說過:“要寫好作文,第一須觀察。”觀察,可以讓我們發現生活的變化;觀察,可以讓我們有新的感受和體會;觀察,還可以讓大家捕捉到新鮮的素材。
比如在習作《我的發現》中寫道:
“啊,哪兒飄來的一陣陣腥味?哦,是廚房!我迫不及待地奔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紅通通的一片,像火一般。
這時我的腦海裡迅速閃過一個問号:剛才在盆裡的蝦是淺灰色的,怎麼一到鍋裡就變成了火紅色呢?我将信将疑,拿來鏟子翻炒了一下,全是紅的,一點也不錯。”
小作者通過細緻觀察,捕捉到新鮮的素材,習作立即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二、“新”在實踐中
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在實踐中你不但會有新發現,而且會有新的體驗。作文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實踐并體會,就一定能寫出富有原汁原味的好習作。
比如在習作中《我給媽媽按摩》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
媽媽疲憊地躺在床上,我輕輕地給她按摩。我将小手伸進了媽媽長長的秀發裡,從上到下按摩,又從中間往旁邊按摩,如同一把溫柔的小梳子在媽媽的頭上飛來飛去。
此時,我的手就像出色的舞蹈家,一會兒輕輕地捏,一會兒柔柔地捶,發出悅耳動聽的“哒哒”聲。媽媽伴着優美的“歌兒”,不知不覺就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如果沒有實踐,沒有用心去感受,能寫出這樣鮮活的習作嗎?因此,實踐是作文的舞台,會誕生一篇篇出色的習作。
三、“新”在想象中
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會給作文插上一對神奇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翺翔。當想象飛起來時,一個個神奇的句子就會伴随着自己的情感自然吐出。
在習作中《變幻的雲》一文中的精彩片段:
“天上的雲就是會變,一會兒像潔白的綿羊在快樂地奔跑;一會兒像猩猩在瞪着圓圓的眼睛,一臉憤怒地走來;一會兒又變成一群猴子在歡蹦亂跳,時而龇牙咧嘴,時而嬉皮笑臉地招手……”哈哈,發揮想象寫出來的語句就是生動有魅力!
四、“新”在寫法中
我們習作時還要學會讓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在習作中《今天我當家》的開頭:
“在媽媽眼裡,我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女孩。吃飯,離不開她做;穿衣,離不開她洗;遇到困難,更是離不開她的幫助……其實,我也渴望自己快快長大。今天,我就想讓媽媽對我刮目相看。”
瞧,這樣的開頭就非常吸引人,自然而然地引起讀者的思考:“‘我’會怎樣讓媽媽刮目相看呢?”這樣寫就達到了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五、标題新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 标題好比人的眼睛,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那麼标題就是文章的靈魂。當今是快餐文化,人們的生活節奏都很快,看報刊、雜志、書籍都是先浏覽标題,再決定看的取舍。可見拟好題的重要性。文章标題要麼标新立異,要麼富有文采,要麼寓意深刻,要麼引人警惕,要麼引人遐思,總之要吸引人眼球,惹人關注。如何使标題新可嘗試下列方式。
1、标新立異式。
如:韓寒的《杯中窺人》,就會引人遐想,杯中怎能看到人呢?閱卷老師、讀者就有一種一探究竟的沖動。還有魯迅的《狂人日記》,一看标題,狂人(瘋子)還能寫日記?帶着驚奇很多人就想狂人到底寫了什麼,會着急搞清楚。
2、采用修辭式。
如:《我們是初升的太陽》、《友誼的種子》都采用了比喻拟題,把我們學生比作初升的太陽,把友誼比做種子,都很形象生動。《我與誠信有約》采用了拟人,《躺着讀書,站着做人》《榜上無名,腳下有路》都采用了對比、對偶,《讀書皆有益嗎?》采用了反問,《讀書樂,樂讀書》采用了頂真,《“假治”怎能“治假”》采用了回環,《滿招損,謙受益》、《陽光總在風雨後》采用了引用等。
3、大膽嫁接式。
就是把學科術語大膽嫁接。如:《不要讓精神“斷層”》、《四季之歌“暢想曲”》、《對公款吃喝挂“黃牌”》等。
4、符号等式式。
借用數學上的符号、等式、不等式拟題,會使标題産生新意。如:《一個家長 一個老師=一張天羅地網》、《樂于助人 悄悄走開=?》、《1 23》《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等。
5、虛幻生奇式。
就是把世上不存在的事物拟題,會産生奇特效果,新穎别緻。如:《行走的風景》、《與死神對話》等。
六、語言新
就是語言鮮活新奇,富有個性和表現力,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主要表現在:
1、善用比喻、拟人、排比、仿拟、通感等修辭手法
突出代表古有袁宏道的《滿井遊記》、劉鹗的《老殘遊記》中新奇的比喻。現當代有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比喻、拟人的句子,《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的仿拟“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簡潔生動醒目;
朱自清《春》中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比比皆是,活畫出了景物的特征,如“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春天像健壯的青年……”寫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還有毛澤東的語言富有表現力,善用比喻,說理通俗易懂,如說革命“這隻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這隻是長劇中的一個短小的戲幕”。
2、巧用動詞、形容詞、疊詞等描寫生動,富有特色。
如:朱自清在《春》中描寫春草的,說“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地,綠綠地。”用動詞“鑽”表現了春草的生命力頑強,“偷偷”、“ 嫩嫩”、“ 綠綠”這三個詞既是形容詞又是疊詞,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春草的情态、質地、顔色。語言清新可人,讀來滿口生香。
3、活用方言土語,富有鄉土氣息,讓人新奇。
突出代表有鄉土文學家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闆話》,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幾部小說裡人物取名都很有鄉土特征:三仙姑、二諸葛、一丈青大娘、何大學問。語言更不消說,鄉土語言裡揉和了中國古典文化,用詞造句新奇通俗,讓人忍俊不禁。
如:《小二黑結婚》中趙樹理寫三仙姑年老賣俏抹了粉後“像驢糞蛋上打了霜”。還有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之所以受人歡迎,與他們靈活運用東北方言表現東北的風土人情有關,鮮活的語言,鮮活的故事吸引廣大觀衆,甚至他們的很多對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經典語言。
現在學生還不善于吸納鄉土語言寫作文,故語言還顯得單調僵硬。
4、網絡語言,術語熱詞闖進人們生活
對這點學生們到很熱衷,不陌生。如:“菜鳥”、“網蟲”、“灌水”、“黑客”、“囧”等。不良現象是極少數學生把網上聊天的不正規語言帶到作文中,影響作文語言的通順。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作文不是不能創新,而是缺少創新精神。上面總結了六種使你作文有新意的方法,隻要嘗試用其中一種方法,就會讓你的文章出新,扮靓你的作文。請試一試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