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裡不可或缺的一顆璀璨的明珠。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是中國第29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
法國著名電影評論家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把中國皮影戲稱作“電影的先驅”。皮影戲表演時,藝人在幕後用木杆操控用獸皮或紙闆做成的影人,借燈光投射在半透明幕布上,伴随音樂和唱腔進行表演。
皮影戲,又稱紙影戲、驢皮影、燈影戲等,是一種集表演、歌唱、繪畫、雕刻、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為一體的古老的綜合性藝術,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
“源遠流長的曆史”
中國的皮影戲曆史悠長,始于先秦,興于漢代,盛極于宋代,元代傳播到西亞和歐洲各國,綿延至今。
曆史上比較可靠的文字記載出現在漢代。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不已,終日神情恍惚,不理朝政。大臣們都十分着急,卻也無可奈何。這時,恰好有一個方士雲遊到了長安,他說能讓死者顯靈,武帝便請他進宮一試。方士問清楚了李夫人的長相和衣着後,便要了一間空房,承諾三天後可叫武帝見到李夫人。三日後,漢武帝來到,隻見房内門窗緊閉,挂着薄紗,紗後燃着蠟燭。方士在幕後作法,一會兒工夫,李夫人就姗姗而來。武帝見美人雖雲鬓半掩,卻與李夫人相貌相同,正想撲過去,倩影倏忽不見了。見而不得,相思更深,漢武帝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來遲”。這個被記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的最早文字記載。
到了唐代,皮影戲獲得了快速發展。唐代元稹在《燈影》詩中說:“洛陽晝夜無車馬,漫挂紅紗滿樹頭。見說平時燈影裡,玄宗潛伴太真遊。”後面兩句說的是當時人們用皮影戲表演唐太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太平廣記》中記載韋莊年幼時常與同伴玩耍,後追憶往事,作《塗次逢李氏兄弟感舊》一詩,詩雲:“禦溝西面朱門宅,記得當時好兄弟。曉傍柳陰騎竹馬,夜隈燈影弄先生。”孩童夜晚無事,“夜隈燈影弄先生”,孩童們弄的“先生”即影人,大家湊在一起玩皮影戲,可見五代時期皮影戲已經開始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宋代是皮影戲發展的黃金時期,成為最受市民喜愛的文藝活動之一。張來《明道雜志》中記載京師有一個富家子弟,平日裡甚是喜好皮影戲,每次皮影戲表演演至關羽時,他都會為之傷心流淚,不得不讓弄影的人停一停,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當時的皮影戲表演感人至深。
據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京城裡面“瓦肆”很多,“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可容數千人”,演出的“百戲”劇目不可勝數,其中還有專門演皮影戲的場地。每每到了良宵佳節,城裡各地都設有樂棚,萬人空巷,人山人海,從白天到夜晚,唱腔與音樂不絕于耳,一片繁華景象。除了大型的樂棚之外,還有很多臨時搭建,供普通百姓娛樂、消費的小棚子,“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觀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這裡的表演可随時開始。
南宋範成大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可見,到了南宋時期,皮影戲的内容已經非常豐富,表演成分非常濃重。
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記載杭州還出現了名為“繪革社”的組織,“繪革社”裡面有“镞影人”,專門負責刻镂影人。又在《百寶總珍》中記載,南宋時杭州皮影戲班使用的影箱—“影殼簍子”裡人物分大、中、小三種,影人的頭、身、腳要分開存放,準備随時調用。
一個皮影戲班“有人頭一千二百個,大小影身一百八十身,雜使公、茶酒、馬車共計一百二十餘件”。同時,皮影戲的道具材料也發生了變化。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有弄影戲者,初以素紙雕镞,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裝飾,不緻損壞。”從此段記載可以看到,皮影材料先是用紙來雕刻結綴,後來出于避免損壞、長期使用的考慮,才換成了皮革。
明代的皮影戲繼承了唐宋以來的曆史叙事方式,重點表演曆史故事,瞿佑《看燈詩》中說:“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
清乾隆年間趙本植在《慶陽府志》中記載當地鄉村皮影戲流行,正月鬧元宵,唱《大回窯》;二月二土地菩薩生日,唱《土地會》。在四川北部,一年四季都有皮影戲,春季要演“還願戲”,四五月演“秧歌戲”,七八月演“求水戲”,冬天要演“火神戲”。這時,皮影戲不僅受到百姓喜愛,皇室貴族們也鐘情于它,當時出現了著名的“宮影戲”。很多八旗王府、官家府邸、鄉紳大戶,都以專設皮影戲道具、聘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
“異彩紛呈的流派”
在曆史的發展中,皮影戲不斷吸收各地的戲曲、小調、民歌等精華,逐漸形成了異彩紛呈的皮影戲流派。
在中國皮影戲諸多流派中,不得不先提到華縣皮影戲。華縣皮影戲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又稱碗碗腔。碗碗腔屬于闆腔體,其腔調分花音、平音、哭音,聲調剛柔兼濟、典雅清麗,征戰戲激昂剛健,悲苦戲凄婉纏綿,唱腔形式靈動不拘束。一個劇團一般由四五個人組成,表演時除了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闆胡、月琴、碗、鑼、鼔、钗、梆、唢呐等二十多件樂器,平均每個人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對皮影藝人的要求極高。特别是挑線手,一人操作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陣不亂,遊刃有餘,堪稱絕技。
山西孝義是皮影戲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孝義皮影戲也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流派。馮骥才在《散花》中曾寫道:“孝義是塊神奇的土地,胸過汾河,背靠呂梁。此地人不單能耕善種,自給自足,還創造出各種藝術,或唱或演,亦雕亦畫,以抒發情感,慰藉自己的心靈,其中戲劇尤甚,孝義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孝義皮影造型粗犷誇張,色彩典雅别緻,極富韻味。
孝義皮影戲分皮腔、碗碗腔兩種聲腔。皮腔又稱“紙窗腔”,用紙窗亮影。碗碗腔又稱“紗窗腔”,用紗窗亮影。皮腔的主奏樂器是小唢呐,唱腔樸實、明快、粗犷、活潑,有四句式和上下句式兩種結構。由于皮腔以吹奏樂器伴奏,故又稱“孝義吹腔”。碗碗腔又名“月調”“影調”,以宮廷戲和才子佳人戲為主,主奏樂器是呼胡、月琴(無品)、二弦,打擊樂的特殊樂器是銅鈴和節子,音色清脆悅耳,委婉纏綿,抒情效果極佳。
唐山皮影戲,因以河北唐山樂亭、灤縣、灤南一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樂亭影”“灤州影”,主要流行于唐山、承德、廊坊以及東三省地區。唐山皮影戲初創于明代末期,盛于清末民初,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唐山皮影戲以唱功見長,有男女兩種聲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轉。唐山皮影戲的曲調、闆式風格獨特,念白和唱腔極富地方韻味;其影人雕镂精細、造型優美、獨具風采。唐山皮影戲還有一個特點,它的影人、道具除了用傳統的牛皮外,還非常擅長使用驢皮,故又稱“驢皮影”。
除了以上幾種外,還有四川皮影戲、湖北皮影戲、北京皮影戲、山東皮影戲、青海皮影戲、甯夏皮影戲等多種風格迥異的地方皮影戲聞名中外。
“精工細作的皮影”
皮影戲能夠傳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開花,離不開皮影藝人的付出。“三尺生绡做戲台,全憑十指逞诙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皮影戲場子雖小,天地卻大,皮影藝人一個人,加上簡單的皮影道具,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穿越上下五千載。
皮影戲有“一專三會八能”的老傳統,說的是一個皮影藝人要會制作、會表演。有時候一台戲裡的人物,要由他一個人完成,如果有多人出場,就要有多種聲音,如同說書一樣:武将說話是虎音,帶着剛烈;軍師說話帶着沉沉的鼻音,給人深思熟慮的感覺;小生說話婉轉動聽,醜角說話幽默滑稽……武打場面,緊鑼密鼓,槍來劍往,上下翻騰。文場上重視弦樂與唱腔,要曲調優美,韻律和諧,婉轉動聽……在千餘年的曆史長河中,皮影藝人成為皮影戲傳承的命脈所在,延續着這門古老藝術的生命。
不同流派的皮影戲各具特色,但都重視皮影的制作。“登台保太平,箱内乾坤大。”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镂刻、敷彩、熨平、綴結合成八道工序,是一個複雜而奇妙的過程。
雕刻人物時,男性角色的刻法是“眼眉平,多忠誠;圓眼睛,性情兇;線眼睛,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區别表情的刻法是“若要笑,嘴角翹;若要愁,鎖眉頭;若要兇,圓眼睛;若要善,眉目展”。“一張牛皮道盡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
為了讓皮影制作惟妙惟肖,制作過程中要使用多種雕刻刀,一般有十幾把,一些老藝人甚至有幾十把雕刻刀。雕刻刀可分為斜口刀、平刀、圓刀、三角刀、花口刀等,藝人們根據圖案差異,非常熟練地使用各種刀具。
“國有道出的是忠臣良将,家有道出的是孝子賢孫,害人之心不可起啊,做人要的是一身正氣。”
皮影戲的傳統劇目,如《三戰呂布》《楚漢之戰》《赤膽忠心》《包公案》等,大多圍繞忠君愛國、伸張正義以及人倫親情的主題,皮影戲可以寓教于樂,将曆史知識、文化價值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表演出來,幫助人們辨忠奸、别善惡、明倫理,從善如流。
宋代白姜石在詩中說:“燈已闌珊月色寒,舞兒往往深夜還。隻因不盡婆婆意,更向街頭弄影看。”《燕京歲時記》中說清代北京城的皮影戲表演非常形象,情節曲折動人,唱到悲傷的時候,一些老婦人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皮影戲來自民間,反映了風土習慣、生活态度及審美情趣,調節了人們緊張、單調、枯燥的日常生活,有益于調節情緒、娛樂減壓。
戲就是人,人就是戲,“請君更看戲中戲,對影休推身外身”。皮影戲在娛樂觀衆的同時,也傳遞着曆史文化知識,提升了藝術審美價值,這就是皮影戲的獨特魅力。
《迷你百科脫口秀》今日話題:全球不可錯過的音樂博物館,你去過幾個?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