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知豆的真實身份

知豆的真實身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15:14:56

六年前在長沙街頭,怪我過分相信當年的純電續航能力,在表顯隻有10%的電量時可以将車送還給經銷商,結果一切終究是錯付了。這個錯付了的就是曾經殺入國内純電車企銷量榜單第二名的品牌——知豆。

但在經曆了市場紅利後,知豆還是消失在市場和用戶間。現在的知豆,就連二手車行也沒有售賣,如果真要去找,也許在老年代步車大省山東還能看見它的身影。沒了過去的榮耀,它隻能成為老年代步車的一員。

知豆的真實身份(知豆竟然還能殺回來)1

從華麗上場,又落寞退場,知豆隻用了短暫的三年,但就在2022年3月2日晚間,*ST銀億發布公告,為加快推進公司在新能源整車制造領域的戰略部署,增強公司核心競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司拟出資不超過4億元參與知豆汽車重整及重整計劃變更程序。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知豆竟然以如此的形式準備回歸,而知豆也将*ST銀億一起帶出了名。

轉型汽車并不是一件易事

在和知豆最初相遇的情景裡,2015年-2016年期間新能源汽車行業萌芽階段,純電乘用車型還是個稀罕的品類,無論是使用場景或是市場接受度,都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蔚來、小鵬才剛成立1~2年;五花八門的新勢力造車還以PPT的形式出現在各大投資者的電腦桌前。

一組數據的對比更為明顯,2014年~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7.48萬輛、33.11萬輛,同比增長為323.8%、342.9%;到2015年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充電樁4.95萬個。而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為352 萬輛,同比增長157%。

可就在市場這樣瘋狂增長後,知豆卻在潰敗中消失。但毫不誇張的說,從2015年至2016年期間,知豆幾乎沒有任何對手,由于政策扶植力度,知豆品牌成為“當紅炸子雞”,占領國内半壁市場。

用一串數據簡單回顧一下屬于知豆的高光時刻。知豆在2015年~2017年期間,年銷量分别為2.53、2.4和4.3萬輛。要知道,2017年中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近44.9萬輛,其中微型電動車銷量為27.7萬輛,占比62%,而知豆的年銷4.3萬輛,位居第2位;同年知豆不僅拿到高達80億元的B輪融資,旗下的知豆D2車型更是闖進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榜單第六名。

知豆的真實身份(知豆竟然還能殺回來)2

大女主的勵志故事也不敢寫成這樣,但當時的知豆真的做到了。不過英雄最終還是被曆史所忘記,由于沒有完整汽車生态鍊的保護,知豆艱難的走過了“前半生”,在技術落後,質量問題之下,知豆沒能度過“下半生”。

網端傳知豆創始人鮑文光曾用20字總結知豆的前半生:“無知、認知、焦急、出口、回歸、黑戶、小三、二婚、自主資質”,這出較為“狗血”的劇情,讓這個品牌背負起從銷量到謾罵的一系列巨變。但作為生意人,内心對于成功的渴求,鮑文光的那顆心,又能與誰人說?

但時隔五年之後,知豆又殺回來了。

據悉,在銀億股份與知豆汽車簽訂的《備忘錄》中這樣提到,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為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緻力于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動力總成系統的研發與生産。銀億股份還指出,此次拟參與知豆汽車重整事項,是公司基于自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而作出的又一重要戰略部署。

知豆的真實身份(知豆竟然還能殺回來)3

顯然這樣的備忘并不足以平息外界的質疑聲,畢竟在資料中顯示,這家銀億股份以房地産起家的,并于2011年借殼S*ST蘭光實現上市,雖然銀億股份也曾連續15年上榜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榜單,但由于2016年後房地産司業績持續下滑,才不得不實現戰略轉型升級。

很奇妙的是,房地産轉型升級不知從何時開始都往汽車圈裡鑽,例如恒大。

所以在收購了氣體發生器和汽車自動變速器等企業後,銀億股份轉型成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一份子。2021年,銀億股份在轉型高端制造業後首次上榜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排名榜單第86位。不過對于一家龐大的房地産公司來說,轉型汽車行業并不是一件易事。

出圈難上加難

對于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如今的知豆早已一地雞毛,雖然知豆汽車的創始人鮑文光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可時間和市場,用戶又豈會等你呢?

2020年5月,昔日破産的知豆就已經開始找尋出路。2020年5月6日,浙江省甯波市甯海縣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破産重整一案。同年12月25日,甯海法院裁定批準知豆汽車重整計劃。12月28日,南京知豆成為知豆汽車的重整投資人。

知豆的真實身份(知豆竟然還能殺回來)4

這裡又兩個關鍵詞值得注意,一為甯波,二為南京。想必這兩個地區都該是知豆的貴人,在救起知豆這件事情上試圖出力。所以在當時的重整方案裡,知豆公司或将被分立為知豆A公司和知豆B公司,南京知豆公司則計劃以現金及股權收購知豆A公司。

然而有意思的是,即便2020年時,知豆已經完全處理“空白”的狀态,但南京知豆依舊認可知豆公司估值為60億元。按照重整方案,南京知豆将投入60億元左右現金,重點發展南京基地和蘭州基地,并計劃未來在科創闆或主闆上市,各種車型的規劃也是做的僅僅有條。

不過基于南京在新能源造車工業上的屢戰屢敗,所以如果急于在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上有一定的建樹,匆忙牽綁知豆也并不明智。

結果大家也看見了,“南京知豆”并沒有出現在後面的故事中,未能依約足額支付重整投資款且無意繼續履行,重整的計劃被擱淺了。

知豆的真實身份(知豆竟然還能殺回來)5

想要收拾舊山河,從頭來過,這何其難,但沒想到甯波銀億做到了。

不過往深了看就會發現,被加了“*ST”的銀億也是一個自身難保的主兒。資料顯示,銀億在2019年時發生過财務危機,還在2020年7月被甯波法院裁定銀億股份控股股東銀億控股等16家公司與控股股東母公司銀億集團合并重整。

房地産 高端制造業,兩條腿走路的銀億并沒有滋潤的完成轉型,但踏出的這一步,銀億沒有退路。畢竟銀億想要在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并購重組等領域更深層的合作,而壯志未酬的鮑文光或許看到了這兩年微型純電小車又再一次起勢的狀态,有些蠢蠢欲動。

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但知豆依舊很難出圈。

畢竟面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微型車競争加劇的态勢,重塑知豆品牌是一件較為艱難的事情,即便早前知豆突破意大利市場玩起行業内獨有的純電租賃,可在如今造車新勢力們也開始紛紛抛出出海計劃時,知豆的歐洲行也隻會停留在自己的曆史上。

知豆的真實身份(知豆竟然還能殺回來)6

更為重要的是技術更新和持久性是目前知豆所沒有的。對于既要控制産品成本,又要有力營銷的當下市場,知豆該打什麼牌,該如何跳出固有的“微型小車”的概念,這才是重啟之後必須思量的地方。

顯然,在這兩家各自煩惱的企業之下,能否通過合作,将其負能變成正能量去傳播,這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如果按照目前知豆曾經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力,如果可以重啟一款稿性價比的車型,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遙想當年開着知豆D2在長沙街頭得瑟的模樣,但願這次的合作可以令知豆品牌煥新,不再在使用過程中“瑟瑟發抖”,讓消費者感覺終究是“錯付了”。

文/小花姐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