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點評:經過四年的口碑和積澱,《紀念碑谷》俨然成為了衆多玩家心目中獨樹一幟的神作,“遊戲藝術”也是借其之名獲得了廣大玩家的認可。時至今日,續作《紀念碑谷2》更是以一種“強勢”的姿态跨入了我們的視線——占領了app store首頁13個推薦位、騰訊大廠鼎力助攻,更有無數粉絲們的傾囊相購,這一波亮相不可不謂“華麗”,那麼其遊戲表現是否當的起這份「信任和期待」呢?一起來看看吧。
01機關太簡單?更注重表現形式的設計
《紀念碑谷2》在藝術與玩法結合上與前作不遑多讓,基礎玩法依舊是建築物的倒騰變換,但為了制造更大的驚喜,遊戲立志将更多天馬行空、超現實的原理運用進來,正所謂腦洞大開,變化莫測的建築令人眼花缭亂,真真耍的一手好幾何。
撇開與前作相似的不再贅述,我們來聊聊續作中耳目一新的玩法:
Ⅱ.“踏着一片火樹銀花來找你”——關卡中,通過光合作用在花盆中催生具有不規則形狀的植物,既可以通過生長幫助主角到達另一個更高的平台,也可以裹挾着主角進行整體移動,并在最終光亮完全到來之時神乎其技地從花骨朵兒裡孕育出主角來。
Ⅲ.層層嵌套亦真亦夢的德羅斯特效應——「神聖之門」關卡中,主角需要穿越波谲雲詭的虛幻空間,或無視重力在天花闆上行走,或搗鼓騰挪最終走向離别的船帆,嵌套之完美,設計之超現實,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Ⅳ.老朋友圖騰也在續作中進化了——可以做建築物的支柱,可以當主角的平台,也可以當絕對安全的傳送門。看主角在圖騰的門邊探頭探腦的樣子實在有些可愛,對老朋友也是充滿了信任。
Ⅴ.幾何圖形的傳遞組裝——這個玩法在很多拼圖遊戲裡常見,比如說《zenge》,而在《紀念碑谷2》中,混淆視覺的空間錯位與幾何的傳遞組裝相結合,對于玩家的想象力也是不小的挑戰。
雖然《紀念碑谷2》的核心操作玩法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但花樣繁多天馬行空的創新設計也給玩家帶來了新鮮驚豔的良好體驗。不過在鮮遊醬看來,續作總體難度比前作小了很多,關卡設計雖然令人驚歎,但終歸還是局限在「混淆視覺」的基礎玩法上,所以與其說是《紀念碑谷2》,鮮遊醬覺得更像是“紀念碑谷1的DLC(擴展内容)”,那如果超脫出視覺錯位這個範疇還是紀念碑谷嗎?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02畫風更加大膽!天氣效果與極簡主義的結合
低多邊形(low poly)的建築風格、明媚漸變的色彩線條一直是紀念碑谷最具特色的亮點。依舊是長廊、圓頂和飄逸的彩旗,《紀念碑谷2》的色彩搭配顯然更加大膽和别緻,極具現代極簡主義風範的扁平化建築,2D與3D效果随着玩家的操作轉換自如。
陰雨連綿霧氣缭繞的窄緊山谷,随着主角向上行走而呈現出撥雲去霧之勢十分具有畫面代入感。
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和場景構築,令整個冒險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奇幻體驗,既感歎關卡設計之精巧,又贊美美術畫風之渾然天成美輪美奂,随手一截圖就是一張精緻的壁紙,吸引無數玩家們流連忘返。
03一個母女成長的故事——舉手投足都是愛(劇透)
相對于前作艾達公主的孤獨救贖之旅,《紀念碑谷2》的整體劇情則是以溫情為主,叙事主體也從單人變化成了母女二人,這意味着玩家有時需要分别操控兩個角色的行進。
這是一個關于親情和成長的故事,從最初的「羅爾向紀念碑谷介紹她的孩子」,到目送孩子自己踏上曆險的旅程,再到孩子成長蛻變成功,劇情一直是緊湊平滑的,唯一波動巨大的部分也不過是第一次曆經的母女分别,建築崩塌的驚慌和小别重逢的依賴,濃濃的母女之情通過幾何解謎的推動展現的淋漓盡緻。
雙角色的亮點在于不需要借助環境上演獨角戲,彼此的互動和場景的渲染就可以向玩家傳遞出豐富的情感體驗。續作中母女二人的動作刻畫得特别傳神,有一關母親被困在高塔上,孩子在迷宮中為她奔走解謎,此刻的母親雖看不到臉上的神情,但晃着小腿坐在高塔上吹着笛子,卻也顯示出對自己孩子充分的信心。
每關的最後,母親羅爾與紀念碑谷的神靈都有一小段文字交流,雖晦澀難懂,但也能感受到母親對孩子的殷切希望,放手、成長、然後薪火相傳(怒吞了這碗雞湯)。文字很少卻足夠飽含深意,這期間劇情的留白,就通過更多的關卡和互動讓玩家自行解讀,各有各的理解和收獲。
雙角色的設定在遊戲中并不少見,母攜子促成長也不是什麼新鮮的題材,但借助超現實的幾何解謎來講故事的手法,卻能夠很好地将劇情深入人心,值得贊歎~
04總評:有目共睹的表現 流程果斷但驚豔依舊
《紀念碑谷2》在關卡創新和藝術水準上的表現都有目共睹,30元的買斷價格絕對物有所值,雖沒有完全超脫出視覺錯位的玩法範疇,雙角色的題材設計也并非完全新穎,十四關的關卡流程也稍顯簡短不過瘾,但whatever,它驚豔依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