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叫斯人

為什麼叫斯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8 09:30:48

為什麼叫斯人(到底是是人)1

最近,初中教材《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段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這句話火了。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不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呢?

這“一字之差”,有一點兒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一個熱點,甚至逼得人民教育出版社都要出官方聲明了。我本來隻是看個熱鬧,但沒想到,有很多人發信息給我,問我到底哪個對。“水寒說語文”,就是要說語文的事兒,那我就從語文老師的角度來說說這個事兒。

首先,這關系到教材編寫的問題。人教社聲明沒有任何一個版本的教材寫成“斯人”,有喜歡刨根究底的網友也把各個版本的教材圖片貼出來,可以證明人教社的聲明所言不虛。

其次,這是個版本校勘的問題。有人把曆朝曆代的《孟子》的經典版本都找出來,有圖有真相,依然是“是人”,而不是“斯人”。在這句話中并沒有出現古詩文傳播中常出現的“異文”的情況。

再次,這又是個傳播學的問題。怎麼就有那麼多人記憶中是“斯人”,而不是“是人”呢?這就衆說紛纭,沒有一個确證的依據了。甚至有人搬出來量子糾纏來解釋這種群體記憶的偏差,正應了流行的那句話:“萬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咱徹底不懂,所以也無從置喙。

我猜是在特定的某個階段,受了某個影響力很大的人物的說法,或者流傳廣泛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甚至是流行歌曲等的影響,造成了這樣一個記憶群體偏差的情形。但我不是研究傳播學的,所以,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去追溯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

我還是從語文的角度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從教材編寫角度,當然要極為嚴謹,要選擇最為權威的版本。從古籍校勘的角度來說,也應該字字必究。但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而言,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其實并沒有什麼過度糾結的必要性。

實際上,“是人”和“斯人”都是“這人”“此人”的意思。兩者意思基本沒有差别。

“是”和“斯”都可以作為代詞“這”來使用。這在各種經典古籍以及中小學的課文中,例子比比皆是。

既然是從《孟子》引發的問題,那就先看看《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也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句中“是”都是代詞“這”,在翻譯中再增加“是”作為判斷動詞,那是語句表達通順的需要)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是故”就是因此的意思,拆解開來,“是”還是“這”的意思)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再看《論語》,其中也有很多“斯”或“是”當“這”的意思來用的例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其他文學作品中,“是”和“斯”解釋為“這”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我僅舉千古名篇中的幾個例子。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韓愈《馬說》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陋室銘》(這句中的“斯”是“這”,而“是”則是判斷動詞)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範仲淹《嶽陽樓記》

“微斯人,吾誰與歸”——範仲淹《嶽陽樓記》

在詩歌中,更有很多用“斯人”的例子,最典型如杜甫的名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但在詩歌中,出現“是人”字樣時,卻常常不是作為一個短語出現的,而是“是”作為判斷動詞出現。比如,白居易的名句:“人言世事何時了,我是人間事了人。”

大約也是因為“是”和“斯”如此頻繁地當成“這”的意思出現,然後才造成某種程度的混淆。

與此相類的情形,也經常成為熱點。比如,古詩中的某些字的讀音問題:是“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古詩中的某些異文問題:是“白雲深處有人家”,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等等。

對這些問題,我的态度是,如果想知道來龍去脈,追問一下,研究一下完沒有問題,但如果問我,“老師,考試時答哪一個才算對”,那就完全偏離了語文學習的正道了。

回到“是人”“斯人”這個争論上來,我的意見是你研究一下“是”和“斯”的字源,琢磨一下為什麼這兩個字會解釋為“這”,多讀一些經典,在具體語境中理解“是”和“斯”都是什麼意思,甚至去探究一下“是人”和“斯人”哪個在經典中先出現的,都屬于語文學習之一部分。

唯獨有一種情況不提倡,那就是你隻是糾結于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我怎麼會錯呢,如果考試,我到底回答哪個是對的呢?這就完全偏離了語文學習的正道了。

與其糾結于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不如好好再回顧一下,誦讀一下《孟子》中的這段名篇有意義。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裡奚舉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