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沒有關注的讀者可以去看下上篇文章,今天給大家分享下我學的八字排盤算命,希望大家一直閱讀下去,八字為什麼稱為八字呢?對于這一點今天就不多言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閱讀下我的上一篇文章, 今天我們講的是月幹、日幹,明天再說時幹、十神、納音、天幹地支代表身體部位等,大家不要覺得今天之分享月幹、日幹太少,其實信息量很大,尤其你如果掌握了日幹的方法是最好不過的。同時也不要覺的太繁瑣太難,想學術數就得下功夫。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此号。(望大家務必要看完!!!同時希望不隻是收藏希望大家關注此号也是給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月的幹支
月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正月是寅,二月是卯,三月是子,依次類推.....
“五虎遁”口訣,是用來推算月天幹的。因為每年的第一個月建寅,就是說,以寅月為第一個月,寅的生肖為虎,所以叫五虎遁天幹。月的天幹記憶比較簡單,隻要在你年幹的基礎上記住幾句歌訣就可以了:
方法一:
公元2000年元旦是戊午日,欲求任何一天的日幹支,皆可以此天為參考。即計算出欲求當天與2000年元旦相距總天數,假設相距總天數為A。
則公元2000後某天的日幹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取餘數0-9即為日幹;(A-5)÷12,取餘數0-11即為日支。
而公元2000前某天的日幹支求算方法如下:(A 5)÷10,再用10減去餘數0-9即為日支;(A 5)÷12,再用12減去取餘數0-11即為日支。
(公式揭密:公元2000年1月6日是癸亥日,與元旦差5天)
不要被龐大的數字吓倒,由于30 30=60是12與10的最小公倍數,360亦為12與10的公倍數,我們可以巧妙地簡化計算。
例:求公元1937年7月7日的日幹支。1937年7月7日到2000年元旦的總天數為:25 31 30 31 30 31 (360 5)x62 15(15個閏年比平年多出一天),因360與(30 30)皆為12與10的公倍數,故可省去。隻計25 1 1 31 5x2 15=83。(83 5)÷10餘8,10-8=2即乙;(83 5)÷12餘4,12-4=8即未。故公元1937年7月7日是乙未日。
根據公曆日期計算當日幹支:
一、口訣:
乘五除四九加日,雙月間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二、舉例說明:
例一:1996年1月16日
(96×5+96÷4+9+16)÷60=8餘49,49即為六十甲子序數。9對應天幹壬,49除12餘1對應地支子,對應幹支為“壬子”。
例二:1997年2月16日
(97×5+97÷4+9+16+30+2)÷60=9餘26,26即為六十甲子序數。6對應天幹己,26除12餘2對應地支醜,對應幹支為“己醜”。
例三:1998年3月16日
(98×5+98÷4+9+16)÷60=8餘59,對應幹支為“壬戌”。
例四:1999年4月16日
(99×5+99÷4+9+16+30+1)÷60=9餘35,對應幹支為“戊戌”。
例五:2000年7月16日
(100×5+100÷4+9+16+2)÷60=9餘12,對應幹支為“乙亥”。
例六:20001年10月16日
(101×5+101÷4+9+16+4+30)÷60=9餘49,對應幹支為“壬子”。
方法二:
推算日幹支傳統的計算方法,可以按公曆和農曆兩種方法推算。
一、農曆日幹支推算口訣:
大小月卦記心間,正一幹支起根源。大後幹同地支沖,小後幹支退一天。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幹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記心間,正一幹支起根源。”農曆的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固定不變。要推農曆日幹支,先要按《農曆大小月卦口訣》将推算之年編上兩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時運。除此之外,還要記住農曆正月初一日的幹支,因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礎。“大後幹同地支沖,小後幹支退一天。”農曆天幹與地支組合,天幹循環2.5次。根據這一規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幹支,如果這個月是小月則應在幹同支沖的情況下,幹支各減一位,則是小月後下月初一日幹支。如本月初一幹支為己卯,這個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幹支為己酉。如果這個月是小月,則下月初一幹支應在己酉退一位後确定,即為戊申日。“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幹隔一位算。”此兩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幹支後,将這個月分成三個階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後。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幹支上也是有規律的。知道初一幹支,隻要将該日天幹隔一位順推,而地支不變。同理,知道十三日幹支,支同幹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幹支。如初一日幹支為甲子,則十三日幹支為丙子,二十五日幹支為戊子。掌握這個方法,就可以根據所推之日屬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這天的幹支了。
二、公曆日幹支推算口訣:
元旦幹支為根源,大小二月記心間。小月幹同地支沖,大月上句加一天。申子辰年年為閏,幹同支沖退一天。餘年二月二十八,幹同支沖退一天。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幹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幹支為根源,大小二月記心間。”推算公曆日幹支,首先要記住元旦日的幹支。同時,還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數。公曆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變的,唯獨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為29天,那年二月為28天。“小月幹同地支沖,大月上句加一天。”公曆小月為30天,按農曆大月推算口訣,我們知道本月初一日幹支,與下月初一幹支則是天幹相同地支相沖。公曆大月為31天,在小月幹地相沖的基礎上,幹支各加一位數,即是大月後下月一日的幹支。“申子辰年年為閏,幹同支沖退一天。”經過研究,發現凡地支為申、子、辰的年為公曆閏年,二月為29天。在推算3月1日幹支時,可按農曆小月後的日幹支推算方法,即在幹同地幹沖的基礎上,幹支各減一位,則為3月丨日幹支。“餘年二月二十八,幹同幹沖退二天。”除地幹為申子辰年二月29天,其它年二月均為28天。在知道2月1日幹支後,按幹同支沖規律,幹支各減二位便是3月1日的幹支。“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幹隔一位算。”月首,代表每月第1日。其推法與農曆日幹幹訣後兩句相同。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後續還會不斷分享時幹、十神、納音、五行、代表身體部位等,望大家喜歡此文章,與此篇文章連接續看。
如果喜歡道教文化可關注此号——淨明小道童玄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