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過了7年,中國的綜藝産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重新歸來的《百變大咖秀》還是在盡可能還原了當年的模樣——
還是熟悉的舞台裝置。熟悉的BGM,甚至,連嘉賓設置的座位都盡量一模一樣。
這就是經典綜藝的力量。
但這一次,沒有謝娜,何炅必須一個人控場。相比之前可以低聲和娜娜互動,這一次,何炅每一句主持詞都需要高調門的喊出來。
他的笑容,從節目的開始到結尾,都挂在臉上。
制作上也在還原,甚至不如《嗨唱轉起來》一樣有時代包裝特點。字幕條,雖然也還原了當時的一些綜藝風,但這個字間距,是不是有些太過潦草。
事實上,中國的電視綜藝界很少有時隔多年再去複活一個老IP的曆史,但《百變》能成功是因為它本身沒有特别的原因,隻是在稀缺的綜藝檔期排列中,被戰略性的放棄了。
7年回歸的《百變》,懷舊的内容,不是經典IP,而是他們自己。說好聽點這是在緻敬自己的過去,拿出來的都是拿手好戲!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在“吃老本”。第一期節目,其實節目就有非常割裂的4個“老本”:
第一個“老本”,是百變五俠和百變星君的回歸。
百變五俠中的瞿穎并沒有來到現場,而是以雲錄制的身份,錄制了模仿coco李玟的視頻。即便是後來模仿歌手的公布部分,都沒有互動。
賈玲的“你本來就很美”曾經是這個舞台屢試不爽的經典梗,但在今天的語境下,突如其來的這段表演,似乎冷場了。
第二個“老本”是《歌手》的緻敬。
節目組給這個環節設計了專屬LOGO“歌手·再打一年”,何炅換了手卡,可見對這個環節的重視。
這大概是本季節目的高光之筆,它懷舊了不是《百變大咖秀》本身,而是這些年一直在持續的《歌手》節目,這多少讓觀衆有些熟悉度。
第三個“老本”是百變講壇。
大張偉依然扮醜到不敢看特寫,白凱南卻有些發福了。
熟悉的諧音梗笑話,無厘頭式的“低端幽默”,仍然能讓人捧腹大笑。
但不同的是百變講壇”的歡樂最後,居然用了一則大型商業廣告來收尾,真是出人意料。
最後一個“老本”,是經典反串。
這一期請來了剛剛《乘風破浪》的四位姐姐模仿了流星花園的F4。這算是把經典IP和當紅IP結合了。
這是7年前《百變大咖秀》留下的最經典的、最精華的四個玩法了。但“吃老本” 的《百變大咖秀》跟得上7年後的笑點嗎?
其實能讓一部分7年前的粉絲看得很開心,這一期節目的目的就達到了。但必須提醒,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可能會水土不服,要小心刻舟求劍的創作思路。
讓大家開心的模仿,究竟是模仿什麼?三點小思考:
第一,模仿秀也要下功夫。維嘉和戴軍的模仿,就有點過于敷衍。魏大勳模仿王力宏,也像是為配合本尊出場臨時安排的表演,聲音不像,造型也不像。
但百變星君王祖藍的模仿是第一期的亮點,不僅模仿華晨宇的動作惟妙惟肖,最重要的是,他的造型,非常“像”。
隻要模仿地“像”,無論是視覺還是聲音,符合一個,就成了一大半!
第二,模仿秀和植入,要有度。
目前的廣告植入,和節目環節結合已經讓很多人習慣,但和節目内容融合,很容易遭到方案。這從當年央視春晚小品的植入浪潮的反響中就有教訓——無關信息植入劇情,會适得其反。
第三,模仿要能讓觀衆輕松接梗。
一切輝煌皆為過往,新的節目,永遠應該面向當下的觀衆、服務當下的語境。
去模仿新一代人熟悉的領域(比如率先出場的蔡徐坤模仿秀就是不錯的),去貼合于即将來臨的過年、春晚等等……
模仿不易,還需要挖掘一批有天賦的新星。
謝娜在《快樂大本營》裡模仿劉敏濤,在《偶像來了》裡模仿楊钰瑩的勁兒,就對味了,但也可遇不可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