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養魚的人也慢慢的多了起來。從南往北,從東到西,幾乎每一個城市都能看到水族店的身影,店裡面的魚兒玲琅滿目,讓客人總是忍不住要買幾尾。魚兒買回來了,有的過一夜就死了,有的三五天就死了,好點的情況也很少有超過一周的。今天我們不去講究竟是誰的原因,而是給大家講一下新手開缸的過程,相信大家看完心裡就會有數的。
首先是要準備的必不可少的器材,以下所有的器材如果出現品牌,僅供作參考用,具體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
魚缸,下圖是一個現在比較常見的超白玻璃缸,透光好,能帶來最直接的視覺效果。
超白缸
2.一個瀑布過濾器(過濾器有很多種類,而像我們今天的這種小缸,一般隻需要一個瀑布過濾器或者氣泵 水妖精就足夠用了。)
瀑布過濾器
3.一根加熱棒。對于一個小魚缸來說,一般50W功率的就完全足夠。圖中尺寸僅供參考。
加熱棒
4.一個溫度計。新手建議普通玻璃的就可以,類型也比較多。
溫度計
5.燈架(非必需品)
6.底砂(非必需品,需要根據魚來決定,新手不建議用)
新買回來的魚缸,用水洗幹淨就可以了,如果實在不放心的話,可以用濃鹽水(每10L水使用1包500g的粗鹽)浸泡24個小時,或者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個小時,然後用水沖幹淨。不過包大人的建議是使用臭氧消毒,省時省力沒有污染,這個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講。
底砂在使用之前,也要用水淘洗幹淨,一般需要反複多次淘洗,直至洗沙的水沒有明顯渾濁以後就可以把底砂倒進缸裡。
把魚缸和底砂清洗幹淨後,魚缸放到平穩的桌面上,裝好燈架,鋪好底砂,然後倒入自來水。此時的水略顯渾濁。如果缸和水都是新的,魚缸内壁上會出現很多的氣泡,一般在24小時後就會消失。
接下來就是把買回來的過濾器組裝好,一般瀑布過濾器的安裝方法都差不多,物理過濾棉,濾材,生化棉。大家可以按照說明書來進行操作,安裝完畢後挂在魚缸合适的地方。
三層過濾
接下來接通電源,讓泵24小時持續工作,這算是養水。因為水體在不斷的循環過程中會将氯揮發完,同時将雜質過濾掉,還能增加水體的含氧量。一般三到五天水體就會變得清澈透明,期間注意清洗物理過濾棉。此時硝化系統沒有建立,水體清澈隻是暫時的。
在魚市買幾條便宜的魚作為闖缸魚,這些魚簡單的講就是“敢死隊”,可以檢驗水體是否适合生存,同時也可以對消化系統的建立作出貢獻(具體參考之前關于硝化系統的文章)。
闖缸魚在買回來後不要直接放入缸中,将袋子打開(防止缺氧),使其漂浮在水面上20分鐘左右,這個過程叫做過溫,目的是使得袋中的水溫和缸内達到一緻。然後将袋中的水倒掉一部分,把魚缸的水填進去一部分,每次倒掉和添進去的水保持在袋中總量的五分之一,這個過程叫做過水,每隔20分鐘進行一次,一般三次就可以把魚撈出來放在缸中了。
過溫
這裡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袋子裡的水倒進缸中,防止水體污染(原因以後講)。接下來就看闖缸魚的了,一般短期沒有出現大量死亡就說明水體逐漸穩定了,在四十天左右,硝化系統就能初步建立。這個時候就可以買自己喜歡的魚,嚴格按照過溫過水的步驟操作。
新魚入缸後不要開燈,不要喂食,過濾器不要停(連續工作一個月也就幾度電),三天後打開燈,這時魚可能不适應,過幾天就會好。這個時候也可以投喂,盡量讓魚在5分鐘内吃完,多餘的就撈出,防止壞水。
新手建議每周換掉三分之一的水,添的新水要提前在太陽下曬夠一周(防止白點病,以後再講),不過等經驗慢慢豐富了,不換也可以,包大人的缸曾經三年多沒換過水,後來因為搬家沒法養,魚送人了,否則再多幾年也是有可能的。
簡易的開缸過程就是這樣,嚴格照做,新手也可以輕松養魚。對了,不要把奇奇怪怪的,五顔六色的東西扔在魚缸裡,有毒的,切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