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8:53:40

從創智天地露營區、素食餐廳、毛線工坊,到複旦舊書店、大學路廣場草坪、楊浦創新創業學院,一場場開放式分享會在形态各異的空間裡同步上演;公共空間被打造成“露天博物館”,用來展出學生們的創意設計成果;以往隻發生在大學實驗室裡的一個個研究項目,在開放街區裡落地生根……

10月的上海楊浦創智天地街區,變身為一個開放共享的“實驗室”。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和瑞安創智天地聯合打造的公共創新實驗室項目在這裡正式啟動,持續到明年2月。一個由大學和創業園區發起的公共實驗室項目,将給一個街區帶來何種化學反應?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1

到創新街區“串門兒”

10月第一周,創新聯合實驗室的首場活動“串門兒:創智天地開放分享日”在創智天地街區上演。七位來自設計與社區營造領域的行動者和研究者走進多個文化創意空間,全天候、分時段地開展分享會。觀衆們帶着“串門兒地圖”尋訪這些點位,在不同空間與一群興趣相投的人“偶遇”。

對談嘉賓們有着各自不同的社區實踐,其中有發起元宇宙社區營造小程序comupage的社會學學者孫哲、石頭村兒童友好社區自治團隊發起人“虎爸”黃锴,在大學路多次進行社區策展的建築師夫婦鄭露荞和熊子超,帶領學生進行特色小店民族志調研的王衍老師、剛在大學路重新開業的複旦舊書店店主張強,以及Z時代的社群運動平台Jumponeone發起人李珊珊等。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2

Upbeing和原心社區服務中心創始人吳秋玲帶來了她的“生态村”項目。“我們從十年前開始探索生态村,帶着學生去世界各地做社區建設,自己蓋房子,自己種植。”在上海楊浦的定海社區,吳秋玲團隊用四年時間探索建立了一個開放式的社區空間,讓更多不同群體進來共創。一位從居委會退休的陳阿姨擔任“館長”,其餘志願者都是本社區的。“我們關注團隊内部的個人成長。以前一個人是一個英雄,現在的英雄是一個社區、一群人。”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3

紀錄片《明日之食》制片人、總策劃馮婧發起了一個名為“餐盤計劃”的食物工作坊,邀請大家在紙盤子上畫一個“我的疫情餐盤”,記錄此次疫情中難忘的一頓飯。畫完以後,每個參與者講述餐盤背後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不一樣。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自己和食物,到底是什麼關系。”

馮婧原是媒體從業者,後來轉行做“明日之路”項目。“因為我突然意識到,我想在一個更深入的領域去解決一個問題。”為什麼關注食物這個領域?“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都經曆過屯糧、搶菜、沒有外賣的很短暫的‘食物危機’。經曆這些的時候我開始對食物體系産生了興趣。”在政學路上的辰雨素食餐廳,她與觀衆們分享對“可持續飲食”的思考。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4

“創智天地一直是年輕人的集聚地,很多企業、商戶在創智天地成長、壯大,這些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為他們提供了隐性知識的傳播場。”創智天地總經理王紅說,“鄰居之間串門兒可以聯絡感情,而發生在創意街區的‘串門兒’将通過分享會的方式,把創新的理念分享出去。”

此次“串門兒”分享日活動,除了同濟大學師生以外,還邀請了來自創智天地的企業、商戶、社區營造實踐者和普通居民等,共同開展分享和對談,打破了大學、社區、企業之間的邊界和限制。

露天的“博物館”和“實驗室”

10月10日,同濟“社區設計”學生成果展在創智天地街區開幕。30餘個來自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和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學生們的創意提案,在成果展中同台呈現。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5

不同年級的學生們試圖從5個不同的視角,探讨如何通過社區設計解決社會問題。比如“社區與文脈”探讨社區在地性重塑;“社區與可持續”讨論社區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社區與人”展現社區裡各種各樣人群的面貌;“社區與服務”對社區内涵的探讨不止于空間;“認識社區”試圖呈現一個社區生活環境的“使用說明書”。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6

為什麼要把主題展放在大學路?“大學路上具有豐富的創新場景,它們可以通過注入有人文内涵的展覽,讓街區多元人群的想法和故事被看見,變成一個‘社區博物館’。”建築師鄭露荞提到關于大學路的一個經曆。

2019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有一個城市展覽項目,叫作“你的地方”。項目團隊走訪了大學路上400多家店,很多人在這裡都有個人記憶。“其中有一個法國人。作為外國人來到一座陌生城市,記得的路不是很多,但是他卻記得大學路。”鄭露荞回憶,“他說自己原來隻是短期出差,一天在大學路的Homeless酒吧認識了一個女孩,就決定留在上海教書。”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7

“那時我們明白,一個關于社區的展覽,應該探讨鮮活的地方性,不應該放在博物館裡。”鄭露荞說,“我們希望走出博物館、走到地方去做展覽。”

主題展覽以後,同濟大學3個以創智天地為背景的課程将在展覽結束後陸續啟動,将年輕的思考和前沿的創意落地于真實的社區,帶領學生直面真實世界的社區問題。

“比空間設計更重要的是連接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社區是現代人生活的村落,社區也是社會問題的最前線,為社區創造價值,即是為社會和未來賦予價值與意義。”作為“公共創新實驗室”策動人之一,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吳端說,“社區設計一直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在教學和研究中的重要議題。”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8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與創智天地聯合打造這個實驗室,就是希望大學裡的教授和學生們都能真正深入社區空間去體驗、思考并創造。“當師生們身處在社區内進行觀察和體驗,其設計思考和表達語言才能最大限度地貼近和反映社區的需求。”

“通過共建創新聯合實驗室,更多的年輕力量将注入社區中,直面社區問題,用設計來解決在地的問題,用設計來推動社會創新,為未來的共創社區創造更多價值和意義。”吳端說,這是雙方策動此次“公共創新聯合實驗室”的初衷。

開放生态圈在延伸

“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創新力從郊區回流到市區的現象。”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鄧智團說。

上海的創新街區中,有的因産城融合而生,如市北高新和張江科學城;有的通過用地性質轉變,在科技園增加街區功能,如漕河泾、紫竹工業園。創智天地所在的楊浦“大創智”創新發展示範園區,最初定位為“楊浦大學城”和“知識創新區”,此後逐漸演變為“公共活動中心”,社區的功能需求不斷突顯。

為了給容納4200家企業、15萬名創新工作者和衆多大學師生的片區,提供一個打破三區“圍牆”的創新街區,創智天地自2003年開創以來,一直把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的理念融入整個街區的建設和經營中。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9

公共創新聯合實驗室,是楊浦區打造“三區聯動”升級版的一個縮影。瑞安新天地CEO張斌說:“公共創新聯合實驗室,将使校區、園區和社區的資源得到全方位共享,讓‘三區聯動’實現全面提升。”一個開放的創新生态圈正在形成,并不斷延伸到更廣闊空間。“開放社區将變成一個實驗室,使創意想法在這個社區裡落地,形成自己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怎樣打造真正的網紅街(上海網紅街變公共實驗室)10

在未來一段時間内,聯合創新實驗室将通過制度設計達成一系列持久合作,讓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可持續性”方面實現突破,向社會輸出“設計向善”的共同理念,以及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打造一個設計創新型生态圈。

欄目主編:周楠

來源:作者:黃尖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