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設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城市綠地建成,管理投入和養護成本運行費用越來越高,低維護、可持續的植物群落構建逐漸成為園林建設關注的重點。新自然主義生态草本植物種植設計是基于生态學原理,将草本植物以拟自然化的形式組合形成有機且穩定發展的群落式種植設計,可兼顧美觀性、生态性、可持續性。這種植物配植方式在歐美地區已流行多年,應用在各類場地中;而在我國,由于符合現代風景園林對于植物景觀的需求,近些年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倫敦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延慶世園公園大師園“新絲綢之路”
自然主義種植起源及發展
模拟自然進行植物景觀營造在我國曆史上很常見,我國傳統園林講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手法。然而,新自然主義的種植方法則起源于19世紀的西歐。
威廉·羅賓遜(William Robinson,1838—1935)在1874年出版的的《野生花園》第一次提出了該設計理念。20世紀初期,德國著名的園藝家卡爾·福斯特(Karl Foerster,1874—1970)提出了拟自然的草本植物組合,鼓勵設計師和園藝家将野生的植物帶回花園中進行栽培和推廣。
自20世紀90年代初,生态景觀種植設計大師彼得·奧朵夫(Piet Oudolf)開始大量将拟自然方式種植的草本群落應用到其植物景觀設計中。進入21世紀,英國謝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詹姆斯·希契莫夫教授(James Hitchmough)和奈傑爾·鄧内特教授(Nigel Dunnett)成為了該理念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進一步研究發展新自然主義種植方式,并提出大衆對于新式種植的一緻意見,即①相對具有較低的維護成本;②必須具備盡可能高的可持續性;③植物種類豐富;④季節變化豐富;⑤盡可能多地服務于本土動物。并提出外來物種在生态位相似的情況下與本地物種同樣可應用于拟自然草本植物群落。
新自然主義到底新在哪?
1. 不一樣的美
從外觀上講,這種種植方式比較“野性”,更加接近自然中的植物群落;但由于需要滿足城市植物群落美觀性的需求,常常比自然群落更具觀賞性。可以說,這是一種相對折衷的種植方式,而這種“富有觀賞性和韻律感”的野性也符合當代的審美潮流。與花境、花壇等種植方式相比,新自然主義植物種植會呈現不同氣質的植物景觀,給人不同的遊覽體驗。
另一方面,傳統的植物群落常常僅能在某個季節展現出較強的觀賞性,且一年中整體樣貌變化不大;而新自然主義草本群落一年中外貌展現出豐富的變化,且花開不斷。
自然草本群落——北京百花山草甸(圖源網絡)
傳統花海景觀——郁金香花海
新自然主義草本群落——芝加哥盧瑞花園
2. 不一般的生态豐富度
除觀賞效果外,新自然主義種植更重要的内涵在于:這種種植方式植物種類的豐富度較高,重視使用符合生态需求的植物,以适宜的群落結構進行種植,使用吸引昆蟲、鳥類及爬行動物的植物。這使得群落整體的物種多樣性相較于傳統植物景觀大幅度提高。
傳統的植物景觀——物種多樣性較低
新自然主義種植——物種多樣性高
3. 高穩定低投入
較高的群落穩定性是新自然主義種植區别于傳統植物景觀的另一個重要特征。花境、花壇等人工植物群落為了保持其觀賞效果,需要頻繁大量灌水,除蟲除草,整形修剪;同時由于物種間的競争較為激烈,其景觀面貌在3-5年需要進行更新。這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另一方面,除蟲劑和除草劑對生态也會造成一定危害。新自然主義種植的群落物種間的競争強度較低,群落較為穩定,可以大大延長更新時間,有效減少養護管理成本,并降低人工群落對于城市生态的負面影響,提高植物群落的可持續性。
案例分享:新絲綢之路
——身邊的生态花園
這座花園位于延慶世園公園大師園區,設計靈感來自于絲綢之路上中國中部的幹燥草原。
本園采用新自然主義的種植方式,以種苗的方式種植了數十種草花,與場地種的喬木樹種共同組成整個花園,并且覆蓋樹皮以減少自生植物的競争。花園分為5個專門營造的環境類型:林冠層、林下草本群落、林緣草本群落、排水窪地草本群落以及全光照耐旱草本群落。每個群落擁有獨屬于自己的植物,而有些适應性較強的植物貫穿整個花園,成為連接全園的線索。花園僅采用極為簡單的養護管理措施,春夏秋三季花開不斷。
身邊的自然主義種植相關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的科研團隊對一新自然主義花園中的植物群落進行了持續的跟蹤調查。花園以種苗的方式種植,與場地種的喬木樹種共同組成整個花園,并且覆蓋樹皮以減少自生植物的競争。整個花園僅采用極為簡單的養護管理措施,春夏秋三季花開不斷,通過數據分析獲得三個主要結果:
1.該群落中的植物按照高度可分為三層。其中,最低層以覆蓋地表的低矮植物為主,最高層以叢生型的觀賞性較高的植物為主。中間層會被生長期的最高層植物以及花期的最低層植物侵占,因此植物數量較少。
2.群落水平結構符合随機分布模型,且在兩個生長期内分布沒有太大變化。
3.群落整體物種豐富度較高、物種多樣性較高、群落均勻度較高,且上述三個指标波動變化均較小。這說明該群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以及較高的穩定性。
小花園吸引了各類動物在此駐足,為小動物們提供了一處城市中的自然花園。并在花園内已觀測到刺猬、珠頸斑鸠、螞蚱、柑橘鳳蝶等多種動物、鳥類和昆蟲。上述結果綜合表明,新自然主義的種植方式符合現代風景園林對于植物景觀的需求。
樣方調查記錄
相信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于植物景觀的要求不斷提高的未來,新自然主義種植會展現出更大的魅力。
作者簡介:
趙雨辰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園林專業學生
高健洲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講師
排版:孫佳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