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關于日常工作管理規定?隻提交一次材料,成就企業群衆每一件事讓政務服務無處不在、随時可辦,在系統建設方面“提速度”的同時,助力便民服務方面“升溫度”10月12日,沈陽市“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成果、經驗做法,在遼甯省營商局(大數據局)主辦的“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經驗交流會上受到關注,相關改革舉措在全省推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沈陽市關于日常工作管理規定?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隻提交一次材料,成就企業群衆每一件事。讓政務服務無處不在、随時可辦,在系統建設方面“提速度”的同時,助力便民服務方面“升溫度”。10月12日,沈陽市“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成果、經驗做法,在遼甯省營商局(大數據局)主辦的“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經驗交流會上受到關注,相關改革舉措在全省推廣。
一件事一次辦,上線運行362件
35歲的于先生,是一家企業的員工,就在幾天前,他通過“沈陽政務服務”App新上線的“不動産登記一件事”,不到5分鐘,就在線辦理了不動産登記繳費和不動産權證的領取。他也成為沈陽“不動産登記一件事”上線以來的第一位用戶。
據介紹,沈陽“不動産登記一件事”的順利開展的背後,數據共享、業務融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市營商局會同11個部門完成流程的優化,通過系統後台自動核驗身份、合同等信息後,生成繳費信息,并且生成電子版不動産登記證以及紙質證照打印版,申請人通過線下終端就可完成證照的自動打印,從而完成不動産登記證的不見面、零要件、掌上辦、秒審批。目前,沈陽“不動産登記”全流程“掌上辦”已進入國内領先行列。
市營商局局長段繼陽表示,實施“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沈陽經驗”是通過優化平台能力、貼近用戶需求、再造内部流程,着力重構權力流程(供給側)、數據共享(平台側)、用戶體驗(需求側)之間的關系,實現數據多跑路、幹部多動手、群衆不跑腿,用數據的“複用指數”和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群衆的“幸福指數”。
今年以來,沈陽市以“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為引領,全面推動“一網通辦”能力提升,全市“隻提交一次材料”辦件占比超過50%。全市電子證照覆蓋度達100%,教育繳費、異地就醫、婚姻登記等211項高頻便民服務實現“掌上通辦”,1.2萬件審批事項實現“移動簽批”。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依托沈陽政務服務網和“沈陽政務服務”App,完成“公積金提取”“入學”“新生兒”等362件“一件事”上線運行,實現“跨部門一件事”不同地區統一标準辦理、“單體一件事”跨層級“全市通辦”,精簡申報材料645個,壓縮審批時限574個工作日,減少跑動次數313次,累計訪問量200萬餘次,辦理量30餘萬件。
工程審批改革,跑出“沈陽速度”
華晨寶馬汽車産品升級項目(大東廠區)是沈陽市重點項目,主要建設内容為新建總裝車間,擴建沖壓車間、車身車間及塗裝車間。市區兩級政府部門高效協同聯動,在土地摘牌當天完成開工建設前的所有審批環節,取得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實現了“拿地即開工”。相比于常規審批方式共節省27個工作日,打造了新建産業類項目審批的“沈陽速度”。
今年以來,沈陽持續加大工程審批改革力度,出台改革實施方案,制定46項改革舉措,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劃分為社會投資工業用地、5G通訊設施等14類流程,将策劃生成、不動産登記、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市政報裝接入環節納入全流程管控,實施方案聯合審定、施工圖聯審、多測合一和聯合驗收,推行區域評估、帶方案出讓、建築師負責制、标準地、告知承諾制,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不動産登記總體審批時限壓縮至40個工作日内(工業類35個工作日以内),實現曆史以來最短審批用時。
另外,沈陽還将持續提升全程網辦事項占比,年底前除負面清單事項外,依申請類事項全部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水、電、氣、暖、公證、法律援助相關事項也将納入“一網通辦”,推動沈陽市政務服務能力跻身全國一流水平。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吳妍焱 視頻 李千惠
編輯 王沛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