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多情,多少才子佳人缱绻悱恻;
因為多情,多少文人騷客留下佳句;
因為多情,多少有情人淚幹魂亦斷;
多情不是占有,多情也不僅僅是貪色;多情是一種博愛、一絲惆怅、一段情思、一種深沉的情感。不得不佩服那些詩人能把這種情感寫得如此的感人肺腑,讓人産生共情與共鳴。
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騷客,春花秋月,花間酒旗,因為他們飽滿多情的人生,留下篇篇名章,段段佳話!
“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魏子安的《花月痕》,清代魏秀仁,字子安,能叫子安的都是才高八鬥的大人物。唐朝有一個英年天才王子安,南海冰冷的海水也填不住他的滿腹才情。元末明初有個寫下《水浒傳》的施子安。"最是凝眸無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寫下這樣詩句的人絕對是一個感情豐富又多情的人,子安因屢試不第,生活貧困而不得志,就算多情也無人能夠通達,隻能通過小說描寫主人公之間的情感糾葛來抒發無法排遣的豐富情感。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的《長恨歌》,這句詩與上一句有相似的情感,抒發了唐明皇與楊貴妃凄美的愛情,同樣也是在感慨自己的坎坷情路。寫長恨歌時詩人已三十五歲,但還未婚,一個大齡的未婚之人在古代早婚的環境下是不可想象的。白居易寫詩的感情如此勃發,隻因白居易也有苦戀之人,和他青梅竹馬的女子湘靈,相戀多年因為白母反對而不得不生死别離,他更是通過多次拒絕與别人結婚來抗争逃避,直到37歲時才結婚,為此他也寫下不少情感名篇寄托深情。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的《節婦吟》,這首情感真摯的詩據說是用比興手法來明志的政治詩。不過與之相似的改詩卻直觀充分地表達了感情的無奈,“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源至情僧蘇曼殊的 《本事詩十首·選二》,在日本蘇曼殊遇到了美貌多情的百助楓子,可惜緣淺情深,對你給的愛情,隻能報之以無情的淚水。又有被稱為最有才華的渣男李叔同文“還君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一說,當然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滿目山河空望遠,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的《浣溪沙》,另一首同名詩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不遇之意。《蝶戀花》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同樣百口傳唱,婦孺皆知。晏殊的感情如此深厚,我試圖尋找他的一二感情經曆,發現他的人生太過順暢而偉光正,官至尚書,範仲淹、歐陽修都出其門下。如此才情縱有萬丈豪情也能從容壓抑與宣洩了。
“多情自古傷離别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此詞為柳永第四次落第,憤而離開京師,與情人蟲娘離别所作,感傷之情溢于言表。若論多情才子,閨情詞為數最多的柳三變必不可少,隻有長期流連于煙花之地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多的有關青樓女子的脍炙人口的歌詞。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隐《無題》,李義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宋華陽相識相戀,但這段感情于不為禮教和清規容許而毫無結果,宋女士懷孕,李商隐被逐下山。這一段短暫的歡娛,無望的永好,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傷痛。作者的心内始終奔湧着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隻能以詩記情,并隐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無限。著有《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等。“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世間深情,大體若此。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陸遊《钗頭鳳·紅酥手》,陸遊與唐琬的愛情廣為人知,在封建社會,父母之命不可違。他們夫妻本就情意深重,一旦分離,便有那許多的思念。情之所鐘不可解,那如許多的惆怅,最後也隻化了傷心淚。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楊潔《女兒情》,多情的不隻有男子,一個溫柔多情少女的深情一瞥,足以瞬間融化強壯漢子的心。女兒國國王對禦弟哥哥的一片癡情,讓佛心堅固的三藏法師動了凡心。然而,就算女兒國國王再美,又豈能甯負如來不負卿?愛而不得,最為凄美,最為悲痛。
侬本多情之人,奈何緣淺至此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