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少陪朋友賣車,他剛添了二胎兒子,想換一輛7座SUV。賣的是一輛2016款雪鐵龍C5 1.6T自動尊悅型,當時辦下來18萬多。我們幾乎跑遍了整個二手車市場,大部分二手商都隻願意出9萬,僅有我認識的一家車商願意出9.5萬。
朋友不願意了,使用不到1年的時間,無事故,外觀車漆都沒有掉一塊,現在就掉價50%,心裡很不是滋味。而二手車商直接說了句法系車就這行情,更是瞬間澆滅了朋友賣車念頭。後來朋友去4S店置換了一輛漢蘭達,三個月之後去提車。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了法系車在中國保值率低呢?
7月份,法系不管是轎車還是SUV,銷量幾乎都呈現斷崖式下滑,甚至有些車型銷量暴跌250%。具體車型表現上,賣得最好的是标緻4008,不過也隻有4021輛,這還得益于國内SUV市場火爆。轎車就沒那麼幸運,賣得最好的是愛麗舍,也僅有2643輛,而且同比下跌54.5%。還有DS系列車型,月銷量竟然不到兩位數,真是慘不忍睹。
銷量低迷,也反映了消費者需求低,二手車商自然對法系車不感興趣,畢竟沒人買就沒錢賺。雖說導緻法系車銷量低迷因素很多,包括自身設計配置、品牌營銷、品牌競争等,但主要因素還是中國消費者觀念以及消費者印象流所緻。
早些時候,法系車空間設計不實用、内飾用料粗糙,再加上發動機及變速器技術落後,給國人造成了一種法系車不靠譜的印象。而且,這種印象現在還深入一部分消費者心中,也導緻法系車品牌影響力不足。但現在的法系車早已“痛改前非”,在品質上有了很大提升,可依然得不到國人青睐,這恐怕要“歸功”于車企之間的競争。
車企之間有競争在所難免,但是惡性競争就違背商業道德。比如經常噴日系車皮薄不安全、德系車燒機油毛病多、國産車開兩三年除喇叭不響哪都響等等,隻要是阻礙了自己的利益,就胡亂張口四處亂噴。法系車本來就印象不佳,車企二手商再伺機鼓吹,消費者還有何信心購買。銷量低迷保有量就更少,想要保值談何容易。
當然法系車不保值也離不開自身原因,它的定價相對偏貴,特别是雷諾的車型,動辄十幾二十萬的起步價,隻會讓衆多消費者望而卻步。但不可否認的是,法系車是目前國内最有良心的車型,關于這點誰用誰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