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看完大追捕,心情比第一次更加沉重,更加壓抑。同時也想的更加深遠、更加深刻。
但是在講這部電影之前我還是先講一個故事,故事這樣說:一個父親将自己的女兒當做寵物來養,但是自己的女兒卻懷孕了,女兒生下寶寶後被他親手殺死,他不敢承擔罪禍,便嫁禍給女兒的男人。
女兒的男人含冤二十年,出獄後寶寶已經長大了。可是那個狠毒的父親又将孫女當做寵物養,像她的母親一樣。再一次反抗中,長大後的寶寶失手殺了那個父親。她不敢面對,于是她的親身父親,那個被冤枉的男人和警察玩了一圈罪證遊戲後替女死亡。
這個故事就是電影《大追捕》的簡要内容。很抱歉我沒有講得那麼生動。初次看這部電影你會覺得,咦?什麼鬼?虐待、痛苦、反抗?不,不單是這樣,或者還有惋惜和對劇中人物的痛恨。
整部電影從一開始就進入了一個壓抑黑暗的氛圍中,這種氛圍并不是刻意營造的,而是為了表達電影的主題真實表現出來。導演就是想在這種氛圍中把關于父愛或者親情講述的沉重,讓觀衆在眼球和心理上本能覺得壓抑,而壓抑就是那種沉重。
劇中的音樂家父親無疑是一個将父愛表現的太過變态的人物,為什麼故事要這樣表現?是因為為了襯托另一種父愛。就是張家輝飾演的那個父親。
很多人覺得張家輝飾演的父親為了救女兒,而故意留下罪證将矛頭指向自己,應該是一個完美的父親。但是我不這樣認為。觀看整部劇,你會發覺這樣的父愛表達實在傳達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父親在某種時候可以為了子女而犧牲自己。
第一次見到女兒時的激動
盡管我也非常感動、佩服張家輝這個角色的所作所為,為了自己的女兒真的将父愛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緻,或者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父親,但是這種觀念有些非人性。
從這一點上來看,導演刻意要表達和對比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父愛是有缺憾的。但幸好我們能夠在影片最後看到文詠珊飾演的女兒來警局自首這樣叫人欣慰的一幕。
任達華在劇中飾演一名刑警,是整部電影裡邊唯一的智囊,但是他的身上同樣也有故事,妻子死亡,因為工作疏忽了女兒的成長,而這又是另一種父愛。他的女兒叛逆自然是必然的結果。
整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張家輝飾演的角色而制造的懸疑,在影片最後表現了出來。在張家輝站在大樓邊緣的那一刻,最後微笑躺下去的那一刻,那種父愛營造的制高點将我的心狠狠揪在一起。
偷偷打電話給男友
任達華看着手機上張家輝死後給他的短信,最後問了一句“真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任達華想着一切,痛恨、悔恨,但最後又釋懷的笑了。
父愛沉重如山,有些話如鲠在喉。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張家輝飾演的父親是個啞巴,為何會是個啞巴,劇中有答案,朋友們自己的去看吧。
但是令我非常惋惜和遺憾的一點時,在當年金像獎上這部劇竟然沒有能讓張家輝拿到影帝。真是非常大的憾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