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如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如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09:27:03

7月27日下午,湖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省母嬰保健“一法一辦法”實施情況進行專題詢問。

部分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針對母嬰保健“一法一辦法”實施情況提出詢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李殿勳率12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會應詢。

如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如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1

專題詢問中,根據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結合社會各界關注的難點、重點問題,圍繞如何落實好母嬰保健“一法一條例”等法律法規、如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如何健全母嬰保健服務網絡、如何強化母嬰保健的公益性等多個方面提出詢問。

李殿勳及省編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财政廳、省人社廳、省住建廳、省衛健委、省醫保局、省總工會、省婦聯、省殘聯等12個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到會應詢,認真作答。

“本次專題詢問堅持問題導向,彰顯擔當作為,達到了預期目的。要強化跟蹤問效,持續做好專題詢問‘下半篇文章’。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劉蓮玉表示,要與時俱進完善母嬰保健工作法治環境。統籌做好相關法規立改廢釋工作,努力從法治供給和法律實施上探求良策,運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推動全省母嬰保健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加強“三前一後”出生管理,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對照母嬰保健法第三條,我省實施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将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對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母嬰保健事業将采取哪些特殊措施予以扶持?”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梁肇洪針對2018年以來,出生缺陷發生率降幅不大,有的地方不降反升的問題提出詢問。

“解決出生缺陷發生率降幅減緩的問題,我的體會是,一靠科技,二靠法治,三靠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也是解決其他醫療衛生健康的基本經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殿勳回答,包括婚前醫學檢查、孕前檢查、産前篩查及嬰幼兒出生以後及時給予醫學指導和幹預在内的“三前一後”的出生管理,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關于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母嬰保健事業的發展問題,李殿勳表示,要在投資和預算上盡量的向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傾斜。發揮我國的體制優勢,強化省内甚至是争取省外的協助幫扶。要更多堅持依靠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在發展中解決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母嬰保健事業的自身發展水平。

進一步健全母嬰保健服務網絡,提升母嬰保障服務能力

“執法檢查發現,我省婦幼健康服務體系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闆。作為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分類指導原則,如何建立健全母嬰保健服務網絡、加強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肖迪明點名省住建廳省衛生健康委回答問題。

“這次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少數地方對母嬰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二是少數地方政府投入還沒有完全到位,三是少數衛健部門對母嬰保健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李小松回答。

李小松表示,接下來,衛健部門将從織牢母嬰保健網底、規範市縣婦幼保健機構設置、完善母嬰保健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婦幼健康服務信息系統四個方面發力,進一步健全全省母嬰保健服務網絡。同時,衛健部門還将加強婦産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加大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力度,進一步加強抓好對口支援和醫聯體建設,進一步加強強化母嬰保健人才隊伍建設,從而進一步加強提升母嬰保健服務能力和水平。

強化公益屬性,加強财政保障、體制機制和機構編制保障

執法檢查發現,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的公益屬性在弱化,功能發揮不夠明顯,普遍存在财政保障不足、人員編制未配齊的問題。“如何按照婦幼保健機構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屬性,将相關經費納入預算足額保障?如何适應母嬰保健事業發展需要,按标準配齊各級婦幼保健機構人員編制?”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餘雄向省财政廳和省編辦提出詢問。

“母嬰保健‘一法一辦法’實施以來,省财政多渠道籌集資金,為提升母嬰保健事業提供了基本的資金保障。”省财政廳廳長石建輝介紹,“省财政制定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每年會同省衛健委、省婦聯等部門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加快支出進度,确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強化考核機制,把考核結果和資金安排挂鈎。通過加強資金管理,我省母嬰保健财政補助資金的使用績效在不斷的提升。”

針對餘雄委員反映的問題,石建輝解釋,并不是公益一類預算單位都是全額預算單位,還是要根據婦幼保健機構的業務性質分類而定。财政要全額保障的主要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石建輝表示,現在可能整體的保障水平還是比較低,對公共醫療服務這一塊可能會有所忽視,下一步,省财政會同衛生健康部門等一起加強對财務狀況困難的婦幼保健機構開展監測,并研究給予專項補助。

省委編辦副主任陳龍表示,省委編辦堅持抓改革、強基礎、促發展,努力為湖南婦幼工作提供體制機制和機構編制保障服務。

“下一步,我們将在省委、省委編委的正确領導下,按照中央“嚴控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增減平衡”的原則要求,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盤活現有編制資源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深入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創新,持續完善婦幼保健工作體制機制,為婦幼保健事業發展提供機構編制保障。

增機會、調門檻、強基層

我省婦産科、兒科醫生的高級職稱晉升考核,需要有門診工作量和手術工作量評價。這導緻從事個體保健服務的臨床醫生因無手術工作量,無法申報相關學科高級職稱。此外,出生缺陷防治中的核心學科醫學遺傳科沒有職稱序列。

“如何采取措施解決婦幼專技人才職稱評定的難題,切實打通各級婦幼保健機構人才成長的‘堵點’?”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民族華僑外事委員會委員肖莉杏向省人社廳吳開明副廳長提問。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婦幼保健機構專技人員評職稱難的問題。根據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難點和堵點主要是體現在機會少、門檻多、基層弱三個方面。”省人社廳副廳長吳開明表示,為了解決這些難點,疏通堵點,省人社廳着重從增機會、調門檻、強基層三個方面推動解決。

“從2021年開始,省人社廳提高了全省公立醫院中、高級崗位比例,盡量增加優秀醫務專技人員的晉升機會。取消論文、科研項目、獲獎情況等作為申報職稱的必要條件。逐步向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吳開明介紹,“從2020年開始,對包含婦幼保健機構在内的鄉鎮事業單位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實行“三放寬一允許”政策,切實解決基層招人難、留人難問題。”

下一步,我們将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狠抓政策落地,盡快釋放政策效應。積極主動彙報,争取在全國初、中級衛生職稱考試中增設遺傳專業,申請婦幼保健專業單設評價标準。加大宣傳力度,激勵衛生專技人員紮根防病治病一線,服務人民群衆,服務健康湖南戰略。

潇湘晨報記者章楊梓昕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