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連中三元的來曆

連中三元的來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2:11:19

今天孩子放學後興沖沖地跑過來問我,連中三元是什麼意思,是父母連續給他三塊錢麼,弄得我哭笑不得,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連中三元的意思以及引申出來的相關知識點。

先說答案,三元是指參與科舉考試的人員在鄉試、會試、殿試 三個級别的考試中第一名稱呼,分别為解元、會元、狀元,那麼連中三元就是有人在這三輪考試中都得了第一名,同時獲得了解元、會元、狀元的稱号。這可是響當當的學霸啊,曆史上連中三元的人是屈指可數的,總共有21位,文狀元17人,武狀元4人。其中明朝的黃觀,更是一舉拿下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六個第一,後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來稱贊他創造科舉考試史上的奇迹。

随着近期緊張的中考結束,孩子們也該放松放松了,咱們就一起了解下古代的考試是怎麼樣的,古代的科舉考試始于隋朝,唐朝繼承了科舉考試制度,并進行了完善,在宋代出現了連中三元的說法,再到後來清光緒年間進行了廢除,曆時一千二百多年。唐朝與宋朝初期科舉每年舉行一次,到宋太宗時期改為每一年或二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并一直沿用。科舉考試總共有六輪考試,第一階段為童生試,也叫童試,是科舉考試入門資格考,相當于預選賽。童生試分為三輪,分别為縣試、府試、院試;第二階段為省級及以上的大考,也分三輪,分别為鄉試、會試、殿試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1

一、縣試:科舉第一考

主要在各縣舉行,通常由知縣主持并擔任主考官,考試時間是每年的二月份。考試前一個月,公布具體考試時間,考生需要到縣衙報名,除填寫個人及祖上三代履曆外,還要找到與你一同參加考試的四個人,五個人互相結保,一旦作弊便要五人連坐。考試通常有四場或五場(由各縣令具體确定),主要考的内容有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聖谕廣訓、八股文等,每場考試每隔數日舉行一次,前一場考試通過者才有資格參加下場,且每場考試錄取人數依次減少。考試全部完畢,由知縣對通過考試者進行排名,第一名稱為“縣案首”,隻要沒有其他問題,便不用再參加後面的府試和院試,直接獲得秀才功名,其餘通過者則獲得了接下來參加府試的資格。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2

二、府試:通過便可獲得“童生”的稱号

由各府州舉行的考試,通常由知府主持,考試時間為每年的四月份。考試報名和備考與縣試基本相同。考試當天,考生抵達接受檢查後前往各個考場。與縣試不同的是,府試除了考引(相當于準考證)之外,其他東西一律不得帶入考場,筆、墨、紙、硯全都由考場統一提供,過夜用的棉被也由考場提供。

考試内容以四書五經為主,府試共考帖經、雜文、策論三場,其中前兩場各考一天,第三場連考兩天,第一場考帖經,考生需要按照要求,将書中的内容默寫下來,主要考察考生的記憶力;第二場考雜文,主要包括一些論、表之類的文體,主要考察考生的書法和習作能力;第三場考策論,主要考察考生對法律、時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觀點。

每場考試,交卷前考生都不得出考場,但每天可以休息三次,會有人送來飯食和清水,也可在專人的引導下入廁。要交卷時,考生也隻需要拉動身邊的小鈴,便會有兩人過來糊名,然後将考卷放入匣内,并收走筆墨等物,之後考生便可離開。

每次府試通常隻錄取數十人,分為甲、乙兩等,其中前十名為甲等。同樣的,府試第一名的“府案首”,也是直接獲取秀才功名,而不必參加下一級的院試。

通過了縣試和府試之後,考生便獲得了“童生”的稱号,這即表明考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寫作能力,同時也證明考生獲得了正式參加科舉的資格,可以進一步參加由省一級舉辦的院試。此外,童生還有一些其他特權,例如訴訟時不用跪拜,婚喪典禮時可以和官員同桌而食。

三、院試:通往秀才之路

院試是指由各省學政主持的考試,主要指的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清朝為三年兩考),凡經府試錄取的“童生”皆可參加。主要考八股文與試帖詩,并默寫《聖谕廣訓》百數十字。考試分為正試、複試兩場,為防止作弊,通常由五百裡外較遠的書院山長或幕友來評卷,第一場考試的錄取人數為最終錄取秀才的一倍,第二場考試再篩掉一半考生。通常情況下,秀才錄取名額根據各地經濟文化不同,各縣錄取人數從數人到二、三十人不等,由于名額有限,因而在古代,白發蒼蒼卻仍為童生者比比皆是。

兩場考試後三天發榜,通過的考生便獲得了“生員”稱号。生員俗稱秀才,如此便算脫離了平民階層,擁有了一定特權,例如受免丁糧(免役稅)、上堂不必下跪等。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3

1、歲考。秀才功名并非終身制,還要經受三年一次的學政考試,也被稱為歲考。各省學政三年一任,通常在到任後的第一年組織科考,考試内容相對簡單,主要是八股文章一篇和五言八韻詩一首。

歲考之後,秀才便被劃分了等級,按成績被分為三等,其中成績最好的被稱為“廪生”,由朝廷按月發放糧食,成績更為優異者還有機會被選為貢生,獲得進入國子監讀書的資格;第二等的被稱為“增生”,朝廷雖不再發放糧食,但也可以獲得獎賞,“廪生”和“增生”都有名額限制;三等的被稱為“附生”,指剛剛獲得入學資格的生員。至于沒能入等的,可就要被剝奪生員資格了。

2、科考。考取秀才之後,如果想要接着參加下一級的鄉試,那麼還要經曆一次科考。通常在鄉試前舉行,考試成績會被分為六等,其中第一等、第二等和第三等的前三名獲取參加鄉試資格。後三等非但沒有了考試資格,而且第四等還要接受撻責;五等的要降級;第六等的最慘,還會被剝奪生員資格。通過科考獲得鄉試資格的,大約占生員的百分之十左右。

另外縣試、府試、院試的第一名都被稱為“案首”,如果三次考試都是案首,則被稱為“小三元”

四、鄉試:三年一次的省級大考,錄取率低,通過後獲得舉人稱号

鄉試為三年一次的省級大考,又稱大比、秋闱(wéi),由皇帝欽命的主考官前往各省省城主持,凡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者皆可應試,鄉試共有三場,每場考三天,而且三場考試都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即八月初八日、十一日、十四日進考場,考試後一日出場。

考生們進入考場時要經過嚴格的搜身,然後按次序進入自己的考棚,然後便會鎖門,不再允許出入。考棚又叫“号房”,是貢院之中一間間獨立的小房間,是考生在考試期間答卷、吃飯和住宿的地方,也就是說每場考試的三天之内,考生們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号房内完成,直到考試結束。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4

鄉試的考試内容,以《四書》、《五經》、策問為主,同時也考察考生的寫作和思想問題,主要包括考生對于《四書》、《五經》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同時還會抽取當時的時事政務四五條,要求考生結合經學理論發表議論或見解

考試完成後,通常會在當年九月上旬或中旬放榜,這個榜也被稱為乙榜,又叫乙科,因彼時正值桂花飄香,故而也稱桂榜。凡是成功上榜,便是考中了舉人,俗稱孝廉,其中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據統計,全國鄉試錄取率維持在3~4左右,就錄取率而言,舉人可以說是科舉中最難的一關,因而也有“金舉人、銀進士”之說。中學語文課本裡《範進中舉》中的範進,五十四歲後才考中舉人,結果一高興還給瘋了。舉人雖然如此難考,但考上之後的待遇卻同樣是質的飛躍。舉人除了擁有秀才所擁有的待遇之外,其中經濟層面最實惠的待遇便是免稅權,即舉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糧國稅,如此一來便會有百姓或鄉紳主動将土地投效到舉人名下,從而獲得免稅權,于是舉人一躍便可成為地主。政治層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權,考中舉人之後便等于擁有了做官的權力,雖然隻是候補官員,但運氣好點還是能夠外放個七品知縣,即便運氣差點隻能混個縣丞、主簿等佐貳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經是大為不同,畢竟已經等于成為了統治階層。

五、會試:禮部舉辦的全國性考試,能否成為進士的關鍵一步

會試通常在鄉試後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舉辦,因在春天舉行,故也稱春闱(wéi)又因多為禮部主持,故也稱禮闱(wéi)。

會試同樣分三場舉行,每三日一場,分别在二月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舉行。三場所試為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與鄉試大同小異。

考試完成後,通常會在該年四月份放榜,因時值杏花綻放,因而也稱“杏榜”。會試的整體錄取率約為9%,經過會試,通過者均稱貢生,第一名稱會元

雖然會試之後還有殿試,但到了明清時期,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殿試僅做排名,而一律不黜落。也就是說,隻要考中了貢生,那麼基本已經成為了進士的一員。

六、殿試:皇帝親自對考生的考察,依據排名最終授予不同官職

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殿試隻考策問一道,試題由内閣大臣預拟數道,殿試當場由皇帝圈定。為了防止作弊,在正式殿試之前,還要進行一次複試,在紫禁城的保和殿舉行,算是對貢生資格,即參加殿試資格的一種确認。通過複試的考生,便可參加接下來的正式殿試,通常在會試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舉行,地點同樣在保和殿。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5

考生自黎明抵達皇宮,經過一些禮節後頒發試題,日暮時分交卷,殿試隻進行一天。閱卷時考卷分别交給閱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然後選出考卷最優異的十份進呈皇帝,由皇帝親自确定最終排名。

經過殿試後,錄取之人共分三個等次,其中一甲共三名,分别是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幹人,約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頭名稱“傳胪”;其餘人為三甲,稱“同進士出身”。

總結一下: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6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7

知識點拓展1: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部經典的合稱。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8

四書之名始于宋朝,五經之名始于漢武帝。“四書五經”詳實的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

知識點拓展2:八股文,八股文是古代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明清時“科舉”考試時寫的八股文對内容有諸多限制,觀點必須與“朱聖人”朱熹相同,極大地制約了豐富内容的出現。若有與之不同的觀點則無法通過考試。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部分要求嚴格對仗,書寫難度甚高。

知識拓展點3:金榜題名,“金榜”就是古代揭曉科舉考試殿試成績的排名榜,金榜題名就是指在科舉時代考生考中進士,榮登殿試錄取榜單之上,後來泛指考試中獲得較好的名次。在科舉時代考中進士是非常難的事,唐代的孟郊考中進士後寫出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當時的京城為長安,今西安)”的名句。金榜題名也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人生四大喜事分别為: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9

知識拓展點4:貢生與貢士貢生是從秀才中選拔優秀者到國子監(最高學府,如清華)讀書,有資格從事七品及以下的官職,一般是學官;貢士是通過會試的舉人,隻差殿試給進士的名号,與進士相當,進士參加朝考後授予各類官職,一般最低七品

知識拓展點5:官職品級,剛才文中提到,考取進士之後,最小官級也是七品,那七品是什麼概念呢?古代官分九品,從高往低由一品到九品,這也就是古裝電視劇裡經常說的,我是一品欽差大臣,你個九品芝麻官什麼的,都是說官職大小。每品又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未入流者稱之為吏。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10

話說回來,七品相當于現在的縣長一級

知識拓展點6:書香門第,有些人家的大門上總會題幾個大字“書香門第”。

連中三元的來曆(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11

書香門第舊時指讀書人家庭,泛指有好的家庭背景。書:家庭三代熟讀四書五經。香:家族中有祖廟,自有香火。門:門當,泛指門檻,代表家庭當地有地位。第:代表及第。指家庭中有滿城皆知的名人。

知識拓展點7:白丁,白丁是指平民,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意思是:學識淵博的人可以無拘無束地談笑,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形容陋室不陋,來訪者高風亮節。

附:陋室銘

作者: 劉禹錫

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以上為今天的所有内容,很多知識點也都是孩子各級别考試中的知識點,還請大家點贊收藏,分享給孩子們看看,如果有說的不妥之處,歡迎在評論區探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