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穆公真實死因

秦穆公真實死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5 05:39:38

秦穆公真實死因(秦缪公讓良臣殉葬)1

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史記·秦本紀》

公元前621年,執掌秦國38年,創造了無數傳奇的春秋五霸之秦缪公溘然長逝,陪葬人員多達177人,其中還有秦國三位賢良的大臣。這件事被當時及後來的廣大“人民”所诟病,說秦缪公殘暴,死後不考慮國家的未來,秦國未來将不能東進。

秦穆公真實死因(秦缪公讓良臣殉葬)2

秦缪公墓

一、秦人的評價

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史記·秦本紀》

《史記》中沒有記載《黃鳥》的内容,但在《詩經·國風》中有收錄該篇民間詩歌。

黃鳥

3、表達的思想:表達了秦人對殘忍的活人殉葬制的控訴,對于三位賢良大臣的惋惜,對于暴君的憎恨。

疑問:在教育尚未普及的春秋末期,知識更多為貴族階層所掌握,對仗這麼工整的民歌,真的是秦人所為,還是秦國的貴族所為?是代表了秦國民衆的意見,還是代表了秦國貴族的意見呢?

二、君子的評價

君子曰:“秦缪公廣地益國,東服彊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複東征也。” ——《史記·秦本紀》

1、君子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首先對秦缪公一生的功績做了肯定,但話鋒一轉,把秦缪公沒有成為諸侯盟主的原因歸結為:他死了就置百姓于不顧,不但沒有留下好的道德和法度,還拿他的良臣為自己殉葬,奪走百姓所同情的好人和良臣。最後做出預測:秦國未來不可能再東進了。

2、點評

(1)“君子”在先秦時期并不是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而是強調地位的崇高,是對統治者和貴族男性的通稱,與“小人”或“野人”對應。所以君子的評價代表了秦國貴族的意見。

(2)秦缪公沒能夠成為諸侯盟主,有其曆史客觀性,歸因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

(3)君子評價秦缪公時用到一個标準:古代有德行的帝王逝世會遺留下好的道德和法度。這個标準很好,秦缪公一生創造了很多傳奇,在他的治理下,秦國國力飛速上升,但隻是時勢造英雄,沒有形成制度化管理,所以在秦缪公逝世後,秦國也沒能逃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秦國實力快速衰退。

(4)關于“秦國未來不可能再東進”的預言,大家都知道是錯誤的。關于這個預言,我想說的是:欺老不欺小!誠然,文化對未來有很大影響,但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年輕人的未來有無限可能。

疑問:“君子”為什麼會如此評價秦缪公呢?甚至詛咒秦國未來沒有發展呢?

秦穆公真實死因(秦缪公讓良臣殉葬)3

“君子”與“小人”

三、我的判斷:秦缪公的良臣殉葬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鬥争!

1、秦國的人殉制度

秦甯公開始,秦國皇權與相權鬥争激烈,秦甯公死的不明不白,太子秦武公被大臣聯手廢黜,幾年後又被重新擁立。秦武公繼位後,隐忍多年,後将幹政的大臣滅三族。秦武公死前,制定了兩個規則:人殉制度和兄終弟繼制度,以此來限制大臣的權力,同時加強君主的統治。說白了,人殉制度隻是政治鬥争的手段之一。秦國的人殉制度從秦武公開始,陪葬人數為66人,《史記》沒有特别記載陪葬的人員名單。

(1)秦缪公隻是延續了秦武公制定的人殉制度。

(2)秦缪公時期與秦武公時期秦國的國力對比,秦缪公177人也不算多,隻是因為有三位良臣陪葬,而被特别記載。

2、殉葬的大臣的選擇

有一種說法:秦缪公死前就想讓群臣和他一道同赴黃泉,一次與群臣飲酒,趁大家喝得暈頭糊腦時說:“咱們君臣,生時同樂,死後也要同哀呀”。而奄息、仲行、針虎三個大臣當場表态,願随他共死。秦缪公死後果真讓他們三個大臣殉葬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随便跟領導抖機靈!

秦穆公真實死因(秦缪公讓良臣殉葬)4

宴請大臣

但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秦缪公如果真的想讓群臣和他一道同赴黃泉,為什麼不選擇他所倚重的大臣呢?比如百裡奚、蹇叔、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由餘、丕豹等呢?《史記》用了大量的筆墨來記載秦缪公倚重的這些大臣們。其他人的生卒年月不可考,但百裡奚死于公元前621年(具體月份不可考),與秦缪公同年去世。蹇叔死于公元前610年,比秦缪公晚了11年去世。

《秦缪公不拘一格用人才背後隐藏的驚天大秘密!》一文中有講到,秦甯公到秦成公期間,秦國貴族勢力強大,影響君主廢立。以兄終弟及繼承王位的秦缪公深知打壓貴族舊勢力、加強皇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位期間注重引起“外國”人才,扶持新勢力,以此來削弱和對抗秦國的貴族勢力,實現國内政治勢力的平衡,進而鞏固皇權。所以秦缪公不可能讓自己新扶持的貴族勢力來殉葬,隻會選擇秦國舊的貴族勢力來殉葬,以此來削弱秦國舊貴族的勢力,保障政權的平穩過度。

3、為什麼選擇子輿氏三兄弟來殉葬呢?

(1)子輿氏是貴族。

在上古三代(夏商周),姓氏是用來區别貴賤的,貴族有姓氏,平民無姓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2)子輿氏是秦國古老的姓氏,是舊的貴族。

子輿氏出自嬴姓和姚姓。

據《路史》所載,春秋時秦國子車氏之後有車姓。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大夫子輿氏,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改為氏。

漢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柏翳因輔佐舜帝治水有功,帝舜把女兒姚氏賜給他為妻,并賜他女婿嬴姓,嬴姓開始,帝舜,姚重華。

春秋時期,秦穆公嬴任好執政時期屬下有位大臣,史稱其“言義不言利,乃正人心之所本”,官稱為“輿”,其後以官稱為姓氏,就稱子輿氏,或子車氏。

秦穆公真實死因(秦缪公讓良臣殉葬)5

(3)子輿氏在秦國政壇影響力龐大

子輿氏有三位著名的兒子,分别叫奄息、仲行、針虎,皆為輔佐秦謬公的執政大夫,一生追随秦謬公。一門四大夫,其家族在秦國政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政權更疊期間,最怕的就是有實力的大臣的幹涉。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秦缪公為了保障政權的平穩過度,必須要幫未來的繼承者把可能的風險扼殺在萌芽當中。于是借口殉葬,滅了秦國舊貴族子輿氏一門,以此來削弱舊貴族的勢力,與新貴族的勢力達到平衡,實現政權的平穩過度。

總結:秦缪公生前大量任用“外族”賢能人士,是為了扶持新勢力,以此來削弱和對抗舊貴族,鞏固君主的統治;秦缪公死後讓秦國賢良的大臣子輿氏三兄弟殉葬,是為了削弱秦國舊貴族的勢力,以此來保障政權的平穩過度。“秦人”和“君子”對秦缪公的評價,完全是政治對手對秦缪公的攻擊和抹黑。

點評:

1、政治鬥争首先考慮的是“利害”,其次才是“名”。“道德的宣判”往往是勝利者的“正名”或者失敗者的“抹黑”。

2、殘酷的手段背後往往是殘酷的鬥争!

友友們是怎麼看秦缪公讓良臣殉葬的行為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互動!


本号特點:英雄權謀 厚黑曆史 現代商業

歡迎友友們關注、互動及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源動力!

原創聲明:©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僅代表個人觀點,轉載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